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及命名
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及命名
1、生物界的分类 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大约有150万,其中微生物 超过10万种,而且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在生物进化历史过程中演化形 成生物种类和种群的多样性。 生物分类就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 历史,揭示各类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关系,编 制分类系统,还原生物的自然历史位置。 高等动植分类 化石资料、形态学、比较胚胎学 较正确反映其系统发育
1、生物界的分类 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大约有150万,其中微生物 超过10万种,而且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在生物进化历史过程中演化形 成生物种类和种群的多样性。 生物分类就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 历史,揭示各类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关系,编 制分类系统,还原生物的自然历史位置。 高等动植分类 化石资料、形态学、比较胚胎学 较正确反映其系统发育
微生物分类的难题: 绝大部分微生物个体小、形态简单、易受环境 影响而变异、缺少有性繁殖、缺乏化石资料。 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 a)根据表型(phenetic)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群归类,这种 表型分类重在应用,不涉及生物进化或不以反映生 物亲缘关系为目标; b)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水平来分群归类,其目标 是探寻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物系 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微生物分类的难题: 绝大部分微生物个体小、形态简单、易受环境 影响而变异、缺少有性繁殖、缺乏化石资料。 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 a)根据表型(phenetic)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群归类,这种 表型分类重在应用,不涉及生物进化或不以反映生 物亲缘关系为目标; b)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水平来分群归类,其目标 是探寻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物系 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 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 最后又有了三原界(或三总界) 系统。 ★传统的、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 1969年魏塔克(R.H.Whittaker) 在《Science》上提出的五界学说, 它以纵向显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 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 的三大进化过程。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系统、四 界系统、五界系统甚至六界系统, 最后又有了三原界(或三总界) 系统。 ★传统的、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 1969年魏塔克(R.H.Whittaker) 在《Science》上提出的五界学说, 它以纵向显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 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 的三大进化过程。 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利用16S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三域学说的建立
利用16S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三域学说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