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得到,获得,与“失 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心得,收获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未得与项羽相见 能够 4吾得兄事之 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 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得无:莫非,岂不是 推导提示:“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 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 “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 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20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 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未得与项羽相见 4吾得兄事之 5所识穷乏者我欤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10此言得之 得到,获得,与“失” 相对 心得,收获 能够 应该 通“德”感恩 得无:莫非,岂不是 得意 具备 融洽 对、合适 推导提示:“得”本义为“ 得到 ”。“ 得到 ”就有“ 获”,也说明“ 能做到 ”“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 “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 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
△ 度长絜大,比权量 度我至牵单 推测,佔计 3度义而后 持度” 庹于,尺码 5生之有时而之亡度 限度,法度 6衡下车滑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太度 度量 9群臣椋,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推导提示:“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 出“计 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 表达为 21
21 1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度义而后动 4乃曰“吾忘持度”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8常有大度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10崔九堂前几度闻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 度了去了 量,计算 推测,估计 考虑 尺寸,尺码 限度,法度 制度,法度 通“渡”渡过,越过 度量 常态 量词、次、回、个 谱曲 过 度引,指度人离俗 出生死 推导提示:“ 度 ”本义为“ 量长短”,引申 出“计 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 表达为 “推测,揣度”;由“ 标准 ”则引申出“尺 度”,进 度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 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的,错误的 推导提示:“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 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 为否定副词
22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而墨子非之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觉今是而昨非 不,没有 责怪,反对 不是 除非,除了 非常:意外的变故 不对的,错误的 推导提示:“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 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 为否定副词。 非
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 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5王辞而不复 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免除赋税徭役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遮盖,盖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通“覆” 推导提示:“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 “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 (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 又
23 1昭王南征而不复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王辞而不复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返回,回来 恢复 再,又 重复 回答 报复 免除赋税徭役 通“覆”,遮盖,盖上 复算,追究 推导提示:“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 “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 (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 又”。 复
△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 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覆盖 8通家尚负责 亏欠,拖受, 推导提示:“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 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青上 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凭借 代“败”甫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 “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八八5产产产产产产5m
24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秦贪,负其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 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通家尚负责 背东西,以背载物 担负,使……承担 依仗,凭借 对不起,辜负 违背,背弃 失败 覆盖 亏欠,拖受, 推导提示:“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 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 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 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 “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