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专题汇编 滕州市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二者不可得兼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 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人物言或行 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 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 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参考答案10①祸患灾难;②同“避”,躲避 11.(2分)C 1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 的事。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一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 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1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 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 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烟台卷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育 2007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专题汇编 滕州市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 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 二者不可得兼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 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3 分) 人物 言或行 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 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 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 分) 参考答案 10①祸患灾难; ②同“避”,躲避 11.(2 分)C 12.(4 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 的事。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 1 分,言或行 2 分,共 3 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 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14.(3 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 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 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烟台卷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 达到了 的程度;二是 ,达到了 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 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参考答案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 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安徽省池州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育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 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 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 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 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 分) 参考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 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安徽省池州市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 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 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5.(3分)(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各 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②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芜湖市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使 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 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压山破,军中
育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 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 写的?(4 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5.(3 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 占 1 分) 16.(4 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 17.(4 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 2 分。意思对即可) 18.(4 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 2 分。意思对即可) 芜湖市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 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 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
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 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梂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扦(han):保卫。③泫(xud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梂 同“救”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 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17、(2分)(1)通“避”,躲避。(1分)(2)眼泪。(1分) 18、(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 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2分) 19、(4分)①国亡不能據,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②见 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 20、(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21、(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 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北京市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不迷复得路
育 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 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 同“救”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19、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 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20、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 分) 21、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 分) 参考答案 17、(2 分)(1)通“避”,躲避。(1 分) (2)眼泪。(1 分) 18、(4 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 严重的事。(2 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 分) 19、(4 分)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 分) ②见 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 分) 20、(1 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21、(4 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 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 分) 北京市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 10-13 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不迷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良田无论 B.绝境问津 C.问讯间隔 D.交通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2)欣然规往 要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参考答案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2)计划;打算 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 (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 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 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参考答案7、A
育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 分) 答: 参考答案 10 答案:D 11 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 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 (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 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 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 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 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 分) 参考答案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