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 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 告别,辞别 ‖推导提示:“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 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 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 借口”,落下“口实 种则因为“言之成 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 ‖(如“楚辞”)
15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动以朝廷为辞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7大礼不辞小让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10近者奉辞伐罪 言词,言语 文词,文学 藉口 推辞 告别,辞别 古代的一种文体 讲究,计较 辞令,应酬的言辞 辞谢, 婉言道歉 命令 辞 推导提示:“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 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 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 “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 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 (如“楚辞”)
从 犬是早从傘禁斯王婵,臨′ 否,为论像榜学习 5从此道至吾军 由,自 5走从军阿姨死 宏 箕从如云 随从的人 s算死,貸印为予群从所得2g次于最亲的亲属, 推导提示:“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 “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 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 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16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4樊哙从良坐 5从此道至吾军 6弟走从军阿姨死 7其从如云 8欲不可从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跟随,随从 听从,顺从 向---学习 依傍 由,自 参与 随从的人 放纵 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堂房亲属 通“纵”,东西为横,南北 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 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从事,官名 办事 从容,舒缓,不急迫 从 推导提示:“ 从 ” 的本义是“ 跟随 ” ,引申出 “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 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 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殆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推导提示:“殆”本义是“危险”,它与 “精神 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 之间 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17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近于,几乎 大概,恐怕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推导提示:“ 殆 ”本义是“ 危险 ” ,它与 “ 精神 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 之间 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殆
△ 当 1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 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 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承担 推导提示: ”原义是“面对、对着”。“阻 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 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 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 适当”等义。 18
18 1木兰当户织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3有大石当中流 4北邀当国者相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8犯法当死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对着,面对 抵,相抵 阻挡,抵挡 执掌,主持 承担 应当,应该 恰当,适合,合宜 判处,判罪 阻,拦 占据、把守 值,在,正在 必然,必定、一定 推导提示:“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 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 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 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 适当”等义。 当
△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 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 用是 “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 写作 “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 正 9
19 1怀其璧,从径道亡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于是废先王之道 5伐无道,诛暴秦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臣之所好者,道也 8道不同,不相为谋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10故园谁道有书来 11道之以政 12道义: 路,道路 取道 道理,规律 主张,思想,学说 道义 说,谈论 道理、规律 意向 走路、赶路 料想 通导、引导 道德和正义 推导提示:“ 道 ” 本义是 “ 大路 ” 。路的作 用是 “ 引导 ”人到某地 ,故有 “ 引导 ”之义(后 写作 “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 “正 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 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 要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