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至2008学年第二学期《印刷工程概论》教案课程编码:1422002B34/2总学时/周学时:2008年2月25日第1周至第17周开课时间:授课年级、专业、班级:印刷工程2007级印刷工程 071、印刷工程0 72 班使用教材:《印刷工程导论》授课教师:蒋文燕轻工学院开课学院:1
1 2007 至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 《印刷工程概论》 教 案 课程编码: 1422002B 总学时/周学时: 34/2 开课时间: 2008 年 2 月 25 日第 1 周至第 17 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印刷工程 2007 级 印刷工程 071、印刷工程 0 72 班 使用教材: 《印刷工程导论》 授课教师: 蒋文燕 开课学院: 轻工学院
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刷工程的整个工艺过程;了解不同的印刷方法;理解印刷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印刷专业的术语等。通过参观见习,使学生对整个的印刷过程形成宏观的、系统的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本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印刷工程的整个工艺过程:了解不同的印刷方法:理解印刷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印刷专业的术语等。本课程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课堂讨论、参观见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成绩评定权重如下:平时占20%,实验报告10%,期末占70%。教学参考资料1、顾萍,《印刷概论》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2、冯瑞乾,《印刷概论》第一版,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3、万晓霞,《印刷概论》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4、刘真,郭春霞《印刷概论》第一版,印刷工业出版社,1996年4月对教案的分析总结本教案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建设需要,讲授内容联系实际,通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在时间分配上尚有少量出入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原因是首次教学,经验不足。2
2 本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刷工程的整个工艺过程;了解不同的印刷方法; 理解印刷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印刷专业的术语等。通过参观见习,使学生对整个 的印刷过程形成宏观的、系统的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印刷工程的整个工艺过程;了解不同的印刷方法;理解印刷工程的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印刷专业的术语等。 本课程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课堂讨论、参观见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成绩评定权重如下:平时占 20%,实验报告 10%,期末占 70%。 教学参考资料 1、顾萍,《印刷概论》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4 年 9 月 2、冯瑞乾,《印刷概论》第一版,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3、万晓霞,《印刷概论》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年 11 月 4、刘真,郭春霞《印刷概论》第一版,印刷工业出版社,1996 年 4 月 对教案的分析总结 本教案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建设需要,讲授内容联系实际, 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在时间分配上尚有少量出入, 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原因是首次教学,经验不足
第一讲3$1-1印刷发展史81-2印刷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了解目前国内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浙江省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印刷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教学方式及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课外作业1、发明印刷术的条件有那些?2、了解下列名词的含义:阴文、阳文、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3、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4、毕升于何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5、谷腾堡于何时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术?主要有哪些内容?6、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教学后记今天是《印刷概论》第一堂课,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第一节课讲解了书上的“印刷发展史”,第二节课的内容是我自己添加的课外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浙江省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以及印刷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一道作业是让学生根据今天的上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学生反应也比较好。3
3 第一讲 §1-1 印刷发展史 §1-2 印刷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了解目前国内印 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浙江省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印刷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 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 传播;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我国印刷行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 教学方式及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 课外作业 1、发明印刷术的条件有那些? 2、了解下列名词的含义:阴文、阳文、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3、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4、毕升于何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5、谷腾堡于何时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术?主要有哪些内容? 6、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教学后记 今天是《印刷概论》第一堂课,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第一节课讲 解了书上的“印刷发展史”,第二节课的内容是我自己添加的课外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目前国内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浙江省印刷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特征、以及印刷技术的 总体发展方向,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后一道作业是让学生根据今天的上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此学生反应也比较好
第二讲s1-2 印刷综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印刷的定义;理解印刷的作用及特点;掌握印刷的五大组成要素及作用;了解印刷技术、印版的分类方法;了解印刷机械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印刷工艺过程。教学内容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大要素:印版、印刷的分类;常规印刷工艺流程。教学重点印刷的定义:原稿的类型;印版的分类:常规印刷工艺流程教学难点印刷的定义:常规印刷工艺流程。教学方式及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课外作业1、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印刷、原稿、反射原稿、透射原稿、纸张开本、线条原稿、连续调原稿、凸版、平版、凹版、孔版、图文部分、空白部分、承印物2、传统印刷有几大要素构成?各经素在印刷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纸张和油墨的组成分别有哪些?4、传统印刷工艺分为哪几大步骤,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5、印刷工业有何特点?6、如何判断印刷品是采用凸版、平版、凹版还是孔版印刷工艺的?7、什么是特种印刷?包括哪些种类?8、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印刷、什么是间接印刷?9、印刷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哪几道工序?教学后记: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专业术语较多,又未经历实习环节,学生感性认识较差,除了反复强调、学习以外,可通过收集实物样品、制作视频、图片素材来解决。4
4 第二讲 §1-2 印刷综述 2 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印刷的定义;理解印刷的作用及特点;掌握印刷的五大组成要素及作用;了解印刷 技术、印版的分类方法;了解印刷机械的分类及特点;了解印刷工艺过程。 教学内容 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大要素;印版、印刷的分类;常规印刷工艺流程。 教学重点 印刷的定义;原稿的类型;印版的分类;常规印刷工艺流程 教学难点 印刷的定义;常规印刷工艺流程。 教学方式及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 课外作业 1、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 印刷、原稿、反射原稿、透射原稿、纸张开 本、线条原稿、连续调原稿、凸 版、平版、凹版、孔版、图文部分、空白部分、承印物 2、传统印刷有几大要素构成?各经素在印刷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纸张和油墨的组成分别有哪些? 4、传统印刷工艺分为哪几大步骤,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 5、印刷工业有何特点? 6、如何判断印刷品是采用凸版、平版、凹版还是孔版印刷工艺的? 7、什么是特种印刷?包括哪些种类? 8、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印刷、什么是间接印刷? 9、印刷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哪几道工序? 教学后记: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专业术语较多,又未经历实习环节,学生感性认识较差,除了 反复强调、学习以外,可通过收集实物样品、制作视频、图片素材来解决
第三讲82-1文字信息处理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印刷的字体和规格;理解书刊和报纸的版面结构及版式设计要求;了解排版的三大重要历程:活字排版、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的工艺及特点:掌握计算机排版中文字信息的输入方法、输出方式、输出设备及特点。教学内容印刷的字体和大小规格:书籍的构成:书刊版面结构:冷排与热排的概念:计算机排版的输入方法、汉字的输出方式;文字信息的主要输出设备及特点。教学重点点数制、号数制与级数制的区别与应用;激光照排机的功能与特点。教学难点计算机排版的工艺流程,教学方式及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课外作业1、什么是文字信息处理?2、印刷文字的大小如何表示?3、照相排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4、计算机排版中文字信息的输入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5、计算机排版有哪三种输出方式?6、计算机排版有哪些输出设备?功能有什么不同?教学后记:本章主要介绍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内容,包括排版规则等,表面上内容都是新的,实际上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可适当通过Word来介绍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感性知识。5
5 第三讲 §2-1 文字信息处理 2 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印刷的字体和规格;理解书刊和报纸的版面结构及版式设计要求;了解排版的三大 重要历程:活字排版、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的工艺及特点;掌握计算机排版中文字信息的 输入方法、输出方式、输出设备及特点。 教学内容 印刷的字体和大小规格;书籍的构成;书刊版面结构;冷排与热排的概念;计算机排版 的输入方法、汉字的输出方式;文字信息的主要输出设备及特点。 教学重点 点数制、号数制与级数制的区别与应用;激光照排机的功能与特点。 教学难点 计算机排版的工艺流程。 教学方式及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教学为辅 课外作业 1、什么是文字信息处理? 2、印刷文字的大小如何表示? 3、照相排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4、计算机排版中文字信息的输入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 5、计算机排版有哪三种输出方式? 6、计算机排版有哪些输出设备?功能有什么不同? 教学后记: 本章主要介绍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内容,包括排版规则等,表面上内容都是新的,实际上 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可适当通过 Word 来介绍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感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