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390 座位号■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1) 试题 2013年1月 题 %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18分)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 讲的是造字法; 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 方面来考察。 3.通假字是 ;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 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1471
试卷代号 2 3 座位号CD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 1)试题 2013 年1 |题号|一|二|三|四 l总分|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且一、填空题(1 I I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 讲的是用字法。 ;假借字是 4. 古代汉 5. 动用 1471
得分 评卷人 二、解释字词(34分】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2分)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7.赦之,以劝事君者。 8.薛谭乃谢求反。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分) 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奥薪。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1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2分)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1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9.子墨子九距之。 20.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谩之计也。 21.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1472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二、解释字词 4分}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 6. 有畏 7. 8. 求反 9. 10. 1.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 12. 水暴 弗知 13. 14. 谤者 15. 跳乎 16. 而王 御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 2 17. 庄公黯生 惊姜 18. 正而 之辩 19. 子九 20. 元纤 冯谩之 1. 而不 1472
得分 评卷人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26分)】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4分)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样。 2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2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6.晋侯饮赵盾酒。 27.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12分) 2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9.古之人不余欺也。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1.微斯人,吾谁与归? 32。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得 分 评卷人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2分) 33.邹忌脩八尺有余,身体肤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 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我与徐公孰美?”客 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人 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73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说明旬中的语法问题 6分} (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4分) 22. 弗与 23. 人不难 免其 戮之不祥 24. 25. 则天不能 26. 侯饮赵盾酒 27. 从左 肘之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12分〉 28. 是继 29. 之人 30. 敌是 1. 斯人 吾谁 32. 御也 |得分|评卷人| I I J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33. 尺有 城北 曰产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 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 曰产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z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人 朝见威王,日 f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延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玉。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73
试卷代号:239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1月 一、填空题(18分) 1.每项1分,共6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每项1分,共3分。 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 3.每项1分,共2分。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4.每项1分,共3分。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每项2分,共4分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 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二、解释字词(34分】 (一)每字2分,说明句中意义1分,今义1分,共12分。 6.景:影子;景色。 7.劝:鼓励:劝告。 8.谢:道款;谢谢。 9.臭:气味;不好的气味。 10.谤:议论过失;诽谤。 11.勤:劳动:勤劳。 (二)每字2分,说明句中义1分,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分,共10分。 1474
/ 2013 年1 试卷代号 2 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 1.每项 1分,共 6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 项1 共3 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彰。 3. 项1 共2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4.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 项2 共4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 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二、解释字词 4分} (一)每字 2分,说明句中意义 1分,今义 1分,共 2分。 6. 7. 鼓励 劝告 8. 9. 10. 1. 劳动 勤劳 (二)每宇 2分,说明句中义 1分,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分,共 0分。 1474
12.益:涨水。本义。 13.末:尖端。引申义。 14.监:监视。引申义。 15.干:栏杆。假借义。 16.保:安定。引申义。 (三)每字2分,指出通假字1分,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分,共12分。 17.寤:倒着。 18.辩:变化。 19.距:抵挡。 20.介:微小。 21.党:偶然。 常:曾经。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26分) (一)每词2分,指出词类活用1分;说明意义1分,共14分。 22.生,使民生二心。 23.难;把…当作困难的事。免;使其君免于灾祸。 24.贱;认为…低贱。 25.贫;使…贫。 26.饮,使…饮酒。 27.肘:用肘撞。 (二)每词2分,指出前置宾语1分,说明属于那种类型1分,共12分。 28.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475
12. 13. 14. 监视 15. 假借 16. 〈三〉每字 2分,指出通假字 1分,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分,共 2分。 17. 18. 变化 19. 20. 1. z曾经。 三、说明旬中的语法问题 6分) (一)每词 2分,指出词类活用 1分;说明意义 1分,共 4分。 22. 生二 23. . . 24. 25. 26. . . . . 饮酒 27. (二〉每词 2分,指出前置宾语 1分,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1分,共 2分。 28. 不谷 之好 前置宾 29. 语前 30. 指前置 1. 代词 语前 32. 否定 词宾 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