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2013年1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A.《火光在前》 B.《开不败的花朵》 C.《保卫延安》 D.《铜墙铁壁》 2.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剑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 A.傣族的《召树屯》 B.纳西族的《创世纪》 C.苗族的《苗族古歌》 D.白族的《开天辟地》 3.《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 A.曹荆华 B.梁倩 C.钟雨 D.柳泉 1551
试卷代号 4 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2013 年1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 A.«火光在前» &«开不败的花朵》 c.«保卫延安» D.« 墙铁 2. 南方 英雄史诗 )。 A.傣族的《召树屯» B. 创世纪 c.苗族的《苗族古歌» D. 3. «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 A. 华B. c.钟雨 .柳泉 1551
4.在《高山下的花环》众多的英雄形象中,因两发臭弹而牺牲的英雄是(, A.梁三喜 B.赵蒙生 C.靳开来 D.薛凯华 5.《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A.领莲 B.毓如 C.卓云 D.米兰 6.“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A.《山那边人家》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创业史》 7.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戴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 A.《夜之交流》 B.《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 C.《父亲》 D.《抗日人家》 8.新中国第一位以表现石油建设和石油工人著称的“石油诗人”是( A.李季 B.阮章竞 C.傅仇 D.梁上泉 9.《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性品的女主人公是( )。 A.黎桂桂 B.胡玉音 C.秦书田 D.谷燕山 1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A.《苏七块》 B.《酒婆》 C.《认牙》 D.《神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 得分。 11.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 A.王愿坚 B.巴金 C.陆柱国 D.杨朔 1552
4. 花环 英雄 两发臭 雄是 )。 A. 梁三喜B.赵蒙生 5. «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C. 来B )。 A. 莲B. C. D. 6. "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 ) A.« 边人家 B.« 三里 C.« D.« 7. 第一篇反映高蠢暴动 )。 A.«夜之交流》 B.« 尔什维克 C.« 父亲 D.« 8. 表现 人著称 诗人 )。 A. 季B. 章竞 C. 仇D.梁上泉 9.« 芙蓉 中 因 动而 为罪 品 的女主 公是 )。 A.黎桂桂 c.秦书回 10. 刻意表现 )。 A.« 苏七 R« C.« n«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 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 得分。 11. 50 记叙 要有 英雄 上甘 三千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 A. 坚B. 1552 C. 陆柱 D. 杨朔
12.《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 。 A.邓拓 B.吴南星 C.吴晗 D.廖沫沙 13.预示着当代文学新走向的“三只报春的燕子”是( )。 A.《曙光》 B.《班主任》 C.《伤痕》 D.《哥德巴赫猜想》 14.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A.陈凯歌的《黄土地》 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 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D.郑洞天的《邻居》 15.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 )。 A.《爸爸爸》 B.《诺日朗》 C.《女女女》 D.《归去来》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 ”,1949年7月 在北京召开。 17. 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 18.《 》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 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19.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 的散文诗 《草木篇》而锨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20.“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浜》、《 》、《智取威虎 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21.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 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22.《 》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23.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 》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24.1985年, 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25.方方的《风景》和 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 山之作。 1553
12.« 三家 )。 A. x/3拓 C. 晗D.廖沫 13. 代文学新走 )。 A.«曙光» R« 主任 C.« 伤痕 ~«哥德巴赫猜想》 14. 1985 年崛 第五代导 )。 A. B. 张军 C. D. 洞天 15. 韩少 文学 主要 )。 A.« 爸爸 R« C.« 女女 ~«归去来》 三、填空题{每空 2分,共 0分} 要求 z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6. 文学 术工 代表 ", 9年 7月 在北京召开。 17. 合花 几经 在1958 第3 延河 杂志 18.« »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 图享乐的自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19. 1957 星 星 在成都创 第 一期 就 发 表 散文诗 《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20. "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抄家泯》、« »、《智取威虎 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抄家泯》。 21. 1957 列 为审 一一 发表 第一 诗作 22.« »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23. 最能 高 晓 )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24. 1985 根文学 立场 25. 方方 于1987 写实小 山之作。 1553
26. 于1979年发表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27.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影响下,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一批以“文化化”为特征的 系列作品,主要有 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28.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粱》、 的 《白鹿原》等。 29.“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 的《花园街五号》等。 30.在关于“ ”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1.《傅雷家书》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内心苦闷? 32.《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 五、分析题(3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人,举例具体恰当, 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呵,母亲》是诗人舒婷为悼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在泯灭情感的时代,诗人从梦境写 到现实,从童年写到今天,完成了整个构思过程,也完成了对母亲回忆和怀念的过程。试结合 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首诗在思想意识、精神取向和情感抒写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34.方方的小说《风景》写的是武汉底层社会一个贫民家庭在几十年间的遭遇:父亲是个 码头工人,性情粗暴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 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来不久就天折了之外,其余九个被他们放任自流 的像野生植物般地养大成人。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天折的小儿子。 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附:《阿,母亲》(原诗)·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1554
26. 于1979 发表 乔厂长 改革文 朝之 27. 在20 纪80 年代 文化热 响 下 在小 创作 一批 化化 系列作品,主要有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28. 在90 《白鹿原》等。 29. «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队的《花园街五号》等。 30. "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四、简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要求 z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1. «傅雷家书》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内心苦闷? 32.« 鹿原 事结构和 有 哪 五、分析题 0分} 要求 z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人,举例具体恰当, 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 0字。 33.« 是诗人舒婷 亲而写 灭情 境写 到现实,从童年写到今天,完成了整个构思过程,也完成了对母亲回忆和怀念的过程。试结合 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首诗在思想意识、精神取向和情感抒写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34. 汉底层社 家庭 间 的 码头工人,性情粗暴且为人凶悍,母亲则十分风骚粗俗,他们在大半生中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 活,所得只有十个儿女,除了最小的一个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之外,其余丸个被他们放任自流 的像野生植物般地养大成人。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 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附:«呵,母亲»<原诗〉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1554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阿,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555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洗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剌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眼?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