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06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1) 试题 2013年1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你认为正 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向郑伯推荐烛之武的是( )。 A.佚之狐 B.子犯 C.杞子 D.逢孙 2.《战国策》的最终编排、整理者为( )。 A.孔子 B.荀子 C.刘向 D.左丘明 3.先秦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4.语言灵活多变,汪洋恣肆,有很强的独创性和丰富性的是( )。 A.《论语》 B.《礼记》 C.《庄子》 D.《荀子》 5.下列属诸子散文的是()。 A.《尚书》 B.《战国策》 C.《论语》 D.《史记》 1056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你认为正 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 1分,共 0分} 1.向郑伯推荐烛之武的是(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 1)试题 2013 年1 A. 之狐 B. C. D. 逢孙 2. «战国策》的最终编排、整理者为( A. B. C. D. 3. 秦散 作是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苟子》 4. 活多 洋海 创性 )。 A. «论语» B. C. «庄子» D. «苟子》 5. )。 A. «尚书» B. «战国策》 c. «论语» D. «史记》 1056
6.“曾子易箦”一文中,“童子隅坐而执烛”一句所涉及的词类活用的现象是( )。 A.名词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7.“吾得正而毙焉”一句中,“正”的解释为( )。 A.正面 B.正礼 C.端正 D.正在 8.《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嵇康认为君子的行动准则是()。 A.去朝廷做官 B.到乡野隐居 C.根据个人的天性 D.依据现实来随机应变 9.《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阮籍 B.山涛 C.嵇康 D.向秀 10.《闲情赋》的作者是()。 A.刘义庆 B.嵇康 C.陶渊明 D.曹操 11.《世说新语·广陵散绝》中的“中散”指的是( )。 A.官名 B.人名 C.地名 D.谥号 12.《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中贯穿始终的写作手法是( )。 A.烘托 B.象征 C.对比 D.反村 13.《钴鉧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黑形容的对象是( )。 A.钴每潭 B.小丘 C.小丘之土 D.小丘之石 14.“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有()。 A.二位 B.四位 C.六位 D.七位 1057
6. "曾子易费"于文中,"童子隅坐而执烛"一句所涉及的词类活用的现象是( )。 A. 词作动词B. C. 法D. 动用 7. "吾得正而毙焉"一句中,"正"的解释为( )。 A. 面B. C. 正D.正在 8. «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稽康认为君子的行动准则是( )。 A.去朝廷做官 C. 据个人 性D.依据现实 机应 9.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 籍B. C. 康D. 10. «闲情赋》的作者是( )。 A.刘义庆 稽康 C. 明D. 11. «世说新语·广陵散绝》中的"中散"指的是( )。 A. 名B. C. 各D. 12. «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中贯穿始终的写作手法是( )。 A. 托B. C. 比D. 13. «钻姆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景形容的对象是( )。 A. 潭B.小丘 C. 小丘 土D.小丘 14.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有( )。 A. 位B. C. 位D. 1057
15.“文忠”是欧阳修的()。 A.字 B.名 C.号 D.谥号 16.下列作品中为演讲稿的是( A.《学问之趣味》 B.《苍蝇》 C.《想北平》 D.《杨柳》 17.引用刑天的传说和陶渊明诗句来说明人民的斗争精神的作品是( )。 A.《老伴》 B.《苍蝇》 C.《南京》 D.《春末闲谈》 18.《苍蝇》的作者是( )。 A.鲁迅 B.丰子恺 C.舒庆春 D.周作人 19.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引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诗句所描写的是( )。 A,明故宫 B.鸡鸣寺 C.雨花台 D.中山陵 20.作者写作《老人》时的心情可以概括为()。 A.兴奋 B.寂寞 C.悲哀 D.愤怒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 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2分, 共10分) 1.“曾子易箦”中,曾子临终时在旁的人有( )。 A.童子 B.弟子 C.儿子 D.季孙 E.曾妻 2.“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和( )。 A.《大学》 B.《中庸》 C.《檀弓》 D.《易经》 E.《尚书》 1058
15. "文忠"是欧阳修的( )。 A.字 C. 号D. 16. 品 中 )。 A. «学问之趣味» B. «苍蝇》 c. «想北平» n «杨柳》 17. 用刑 争精 ). A. «老伴» a «苍蝇》 c. «南京» D. «春末闲谈》 18. «苍蝇》的作者是( )。 A. 迅B. 子皑 C. 春D. 作人 19. 中 引 风残 汉家 所描 )。 A.明故宫 C. 台D.中 山 20. 者写 )。 A. 奋B. C. 哀D.愤怒 |得分|评卷人| I I Il 二、多项选择{本题所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 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 2分, 1. "曾子易簧"中,曾子临终时在旁的人有( A.童子 C. E. 2.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和( A. «大学》 c. «檀弓》 E. «尚书》 1058 B. D. B. «中庸》 D. «易经》
3.《送李愿归盘谷序》中,作者着力写了三种人,他们是( )。 A.官场中人 B.隐士 C.趋炎附势之人 D.皇帝 E.市井百姓 4.以下是鲁迅的杂文的作品是( )。 A.《热风》 B.《彷徨》 C.《坟》 D.《华盖集》 E.《野草》 5.《老人》一文中,关于第一个老人的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老仆 B.哑巴 C.每天点香 D.容易发脾气 E.有武艺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与分析(共30分) 1.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 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 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2分,共10分) 既: 鄙: 陪: 为: 厌: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3)烛之武退秦师的关键是什么?(5分) 1059
3. «送李愿归盘谷序》中,作者着力写了三种人,他们是( )。 A. 官场 人B. C. 趋炎 人D. E. 4. 下是鲁 杂文 )。 A. «热风» B. «彷徨》 c. «坟» n «华盖集》 E. «野草》 5. «老人》一文中,关于第一个老人的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 A.老仆 .哑巴 C. 每天点香D. 发脾 E. 有武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阅读与分析{共 0分} 见秦 若亡 而有益于君 烦执 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 晋何庆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一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 2分,共 0分) 为: (2) 线句 。(5 (3) 武退秦 关键是什 (5 1059
2.我心中似乎极其混乱,我想我的混乱是不合理的。我的脚正踏到十七年前所躺卧的泥 堤上,一颗心跳跃着,勉强按捺也不能约束自己。可是,过去的,有谁人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 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 默,得忍受。再过十七年,安知道我不再到这小城中来?世界虽极广大,人可总像近于一种宿 命,给限制着在一定范围内,经验到他的过去相熟的事情。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黑暗河面起了缥缈快乐的橹歌。河中心一只 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甚么。我明白我不应当翻 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感惆怅? 但我这次回来为的是甚么?自己询问自己,我笑了。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 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 —《老伴》 (1)文中,作者说“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在具体指 的是什么?(5分) (2)文中的橹歌曾多次出现,它象征了什么?(5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40分) 自03年起,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馆长楮树青日 前在微博上表示,有读者曾投诉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不尊重,馆长说:“我 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如果您是一位读者,看着较遢的流浪汉或农民 工和您坐一张桌子看书,您是否会介意地回避? 1060
2. 似乎极其混乱 是不合理 脚正 前所躺 堤上,一颗心跳跃着,勉强按捺也不能约束自己。可是,过去的,有谁人能拦住不让它过去,又 有谁能制止不许它再来?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 默,得忍受。再过十七年,安知道我不再到这小城中来?世界虽极广大,人可总像近于一种宿 命,给限制着在一定范围内,经验到他的过去相熟的事情。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黑暗河面起了镖勤快乐的槽歌。河中心一只 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甚么。我明白我不应当翻 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感惆怅? 但我这次回来为的是甚么?自己询问自己,我笑了。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 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 一一《老伴》 (1)文中,作者说"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在具体指 的是什么? (5 (2) 槽歌 (5 |得分|评卷人| I I I 四、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0字, 0分} 3年起,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馆长椅树青日 前在微博上表示,有读者曾投诉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不尊重,馆长说"我 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如果您是一位读者,看着较遭遇的流浪汉或农民 工和您坐一张桌子看书,您是否会介意地回避?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