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1mol葡萄糖在有氧氧化和糖酵解时生成的ATP数量之比是 A.23:1 B.19:1 C.16:1 D.14:1 E.12:1 2.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 A.脑和心肌 B.心肌和骨骼肌 C.平滑肌和消化腺 D.心肌和平滑肌 E.肾和肾上腺 3.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三磷酸腺苷 E.磷酸肌酸 4.蛋白质的营养学热价为 A.15.26kJ/g B.16.7kJ/g C.17.15k/g D.17.99kJ/g E.23.43kJ/g 5.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 A.红细胞 B.脑 C.骨骼肌 D.平滑肌 E.脂肪组织 *6.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 A.0.6 B.0.7 C.0.8 D.0.85 E.1.0 *7.人在长期饥饿情况下,其呼吸商接近于 A.0.6 B.0.7 C.0.8 D.0.85 E.1.0 *8.人在摄取混合食物时,其呼吸商通常为 A.0.6 B.0.7 c.0.8 D.0.85 E.1.0 *9.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时,其呼吸商将 A.变小,可不足0.6 B.由1变为0.85 C.由1变为0.7 D.不变,仍为1 E.变大,可超过1 10.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时,需测定受试者的 A.耗氧量和CO2产生量 B.食物的热价和氧热价 C.食物的热价和呼吸商 D.食物的氧热价和非蛋白呼吸商 E.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 160
160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1 mol 葡萄糖在有氧氧化和糖酵解时生成的 ATP 数量之比是 A. 23:1 B. 19:1 C. 16:1 D. 14:1 E. 12:1 2.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 A. 脑和心肌 B. 心肌和骨骼肌 C.平滑肌和消化腺 D. 心肌和平滑肌 E. 肾和肾上腺 3. 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三磷酸腺苷 E. 磷酸肌酸 4. 蛋白质的营养学热价为 A. 15.26 kJ/g B. 16.7 kJ/g C. 17.15 kJ/g D. 17.99 kJ/g E. 23.43 kJ/g 5. 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 A. 红细胞 B. 脑 C. 骨骼肌 D. 平滑肌 E. 脂肪组织 *6. 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7. 人在长期饥饿情况下,其呼吸商接近于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8. 人在摄取混合食物时,其呼吸商通常为 A. 0.6 B. 0.7 C. 0.8 D. 0.85 E. 1.0 *9. 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时,其呼吸商将 A. 变小,可不足 0.6 B. 由 l 变为 0.85 C. 由 1 变为 0.7 D. 不变,仍为 1 E. 变大,可超过 l 10. 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时,需测定受试者的 A. 耗氧量和 CO2 产生量 B. 食物的热价和氧热价 C. 食物的热价和呼吸商 D. 食物的氧热价和非蛋白呼吸商 E. 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
11.临床上常用简便的能量代谢测定法,通常只测定 A.食物的营养学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单位时间内耗氧量 E.单位时间内CO2产生量 12.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 A.环境温度增高 B.环境温度降低 C.进食活动 D.肌肉活动 E.精神活动 13.在体内,主要用于供能的营养物质是 A.糖与脂肪 B.糖与蛋白质 C.脂肪与蛋白质 D.脂肪与核酸 E.糖、脂肪与蛋白质 14.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 A.糖类 B.甘油三酯 C.胆固醇 D.蛋白质 E.混合性食物 15.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主要用以判断下列哪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 A.甲状腺 B.肾上腺 C.脑 D.心 E.肝 16.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病理性饥饿 C.阿狄森病 D.肾病综合征 E.垂体性肥胖症 17.下列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 A.肝 B.胰腺 C.肾 D.十二指肠 E.直肠 18.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 B.无精神紧张 C.无肌肉活动 D.测定前至少禁食12h E.室温保持在2025℃ 19.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A.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B.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C.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 D.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 E.体温调整中枢的功能状态 20.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体温高约 A.0.2℃ B.0.3℃ C.0.4℃ D.0.5℃ E.0.6℃ 21.体温节律性变化的周期 A.为12h B.稍长于12h C.稍短于24h 161
161 11. 临床上常用简便的能量代谢测定法,通常只测定 A. 食物的营养学热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非蛋白呼吸商 D.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 E. 单位时间内 CO2 产生量 12. 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 A. 环境温度增高 B. 环境温度降低 C. 进食活动 D. 肌肉活动 E. 精神活动 13. 在体内,主要用于供能的营养物质是 A. 糖与脂肪 B. 糖与蛋白质 C. 脂肪与蛋白质 D. 脂肪与核酸 E. 糖、脂肪与蛋白质 14. 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 A. 糖类 B. 甘油三酯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E. 混合性食物 15. 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主要用以判断下列哪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 A. 甲状腺 B.肾上腺 C. 脑 D. 心 E. 肝 16. 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病理性饥饿 C. 阿狄森病 D. 肾病综合征 E. 垂体性肥胖症 17. 下列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 A. 肝 B. 胰腺 C. 肾 D. 十二指肠 E. 直肠 18.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 B. 无精神紧张 C. 无肌肉活动 D. 测定前至少禁食 12 h E. 室温保持在 20~25℃ 19. 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A. 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B. 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 C. 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 D.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 E. 体温调整中枢的功能状态 20. 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体温高约 A. 0.2℃ B. 0.3℃ C. 0.4℃ D. 0.5℃ E. 0.6℃ 21. 体温节律性变化的周期 A. 为 12 h B. 稍长于 12 h C. 稍短于 24 h
D.为24h E.稍长于24h 22.通常认为,控制生物节律的主要中枢结构是 A.视上核 B.视交叉上核 C.视前核 D.下丘脑前核 E.灰白结节 23.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 A.月经期第1天 B.整个卵泡期 C.排卵前期1周 D.排卵日 E.整个黄体期 24.调节人体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甲状旁腺激素 E.生长素 25.在环境温度约23℃时,体表体温最低的部位是 A.额部 B.躯干部 C.手部 D.小腿部 E.足部 26.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脑组织 B.心 C.肝 D.骨骼肌 E.皮肤 27.不能发生战栗产热的是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壮年 D.妇女 E.老人 28.室温在30℃以下时,人体24h的不感蒸发量约为 A.400 ml B.600 ml C.800 ml D.1000ml E.1200ml 29.机体的所有组织中,代谢产热功能最强的是 A.褐色脂肪组织 B.脑 C.骨骼肌 D.腺体 E.心肌 *30.下列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B.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31.人体散热效率最高的体表部位是 A.头面部 B.躯千 C.四肢 D.手掌 E.足跖 32.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 A.额部和腋窝 B.躯干和四肢 C.腋窝和外阴部 D.手背和足背 E.手掌和足跖 33.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162
162 D. 为 24h E. 稍长于 24h 22. 通常认为,控制生物节律的主要中枢结构是 A. 视上核 B. 视交叉上核 C. 视前核 D. 下丘脑前核 E. 灰白结节 23.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 A. 月经期第 l 天 B. 整个卵泡期 C. 排卵前期 1 周 D. 排卵日 E. 整个黄体期 24. 调节人体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甲状旁腺激素 E. 生长素 25. 在环境温度约 23℃时,体表体温最低的部位是 A. 额部 B. 躯干部 C. 手部 D. 小腿部 E. 足部 26. 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A. 脑组织 B. 心 C. 肝 D. 骨骼肌 E. 皮肤 27. 不能..发生战栗产热的是 A. 新生儿 B. 儿童 C. 青壮年 D. 妇女 E. 老人 28. 室温在 30℃以下时,人体 24 h 的不感蒸发量约为 A. 400 ml B. 600 ml C. 800 ml D. 1 000 ml E. 1 200 ml 29. 机体的所有组织中,代谢产热功能最强的是 A. 褐色脂肪组织 B. 脑 C. 骨骼肌 D. 腺体 E. 心肌 *30. 下列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B. 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D.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31. 人体散热效率最高的体表部位是 A. 头面部 B. 躯干 C. 四肢 D. 手掌 E. 足跖 32.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 A. 额部和腋窝 B. 躯干和四肢 C. 腋窝和外阴部 D. 手背和足背 E. 手掌和足跖 33. 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A.额部和腋窝 B.躯干和四肢 C.腋窝和外阴部 D.手背和足背 E.手掌和足跖 34.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35.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腺苷 E.多巴胺 36.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腺苷 E.多巴胺 37.可抑制汗腺分泌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苯妥英钠 C.六烃季铵 D.十烃季铵 E.纳洛酮 38.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 A.皮肤血流量 B.血液温度 C.心输出量 D.血流速度 E.逆流交换效率 39.体温调节中枢内具有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侧角 B.脑干网状结构 C.中脑中央灰质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下丘脑后部 40.可调节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的是 A.醛固酮 B.抗利尿激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心房钠尿素 E.甲状旁腺激素 41.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超重? A.10-12.9 B.13~19.9 C.20-24.9 D.25-29.9 E.30以上 42.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肥胖? A.10-12.9 B.13~19.9 C.20-24.9 D.25-29.9 E.30以上 43.体重指数的正常值是 A.10-12.9 B.1319.9 C.20~24.9 D.25-29.9 E.30以上 (二)B型题 A.ATP B.ADP C.cAMP D.cGMP E.CP 44.体内重要的储能并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163
163 A. 额部和腋窝 B. 躯干和四肢 C. 腋窝和外阴部 D. 手背和足背 E. 手掌和足跖 34. 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中脑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35.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 腺苷 E. 多巴胺 36. 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 腺苷 E. 多巴胺 37. 可抑制汗腺分泌的药物是 A. 阿托品 B. 苯妥英钠 C. 六烃季铵 D. 十烃季铵 E. 纳洛酮 38. 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 A. 皮肤血流量 B. 血液温度 C. 心输出量 D. 血流速度 E. 逆流交换效率 39. 体温调节中枢内具有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 脊髓灰质侧角 B. 脑干网状结构 C. 中脑中央灰质 D.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 下丘脑后部 40. 可调节汗腺导管对 Na+ 重吸收的是 A. 醛固酮 B. 抗利尿激素 C. 血管活性肠肽 D. 心房钠尿素 E. 甲状旁腺激素 41. 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超重? A. 10~12.9 B. 13~19.9 C. 20~24.9 D. 25~29.9 E. 30 以上 42. 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肥胖? A. 10~12.9 B. 13~19.9 C. 20~24.9 D. 25~29.9 E. 30 以上 43. 体重指数的正常值是 A. 10~12.9 B. 13~19.9 C. 20~24.9 D. 25~29.9 E. 30 以上 (二) B 型题 A. ATP B. ADP C. cAMP D. cGMP E. CP 44. 体内重要的储能并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45.体内重要的储能但不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肝糖原 D.肌糖原 E.血糖 46.体内储存量最多的能量物质是 47.一般不作为能量物质的是 A.蛋白质 B.甘油三酯 C.葡萄糖 D.胆固醇 E.戊糖 48.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49.呼吸商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身高 B.体重 C.体表面积 D.心输出量 E.年龄 50.与基础代谢率呈正比的是 51.与基础代谢率几乎呈反比的是 A.口腔 B.鼓膜 C.食管 D.腋窝 E.直肠 52.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可反映下丘脑的温度? 53.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 54.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高的是 55.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低的是 A.骨骼肌 B.肝 C.胰腺 D.脾 E.皮肤 56.人体代谢最旺盛的组织器官是 57.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58.具有巨大产热潜力的组织器官是 59.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组织器官是 A.皮质醇 B.醛固酮 C.甲状腺激素 D.乙酰胆碱 E.去甲肾上腺素 60.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慢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是 61.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是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发汗 E.不感蒸发 62.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63.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A.呕吐 B.腹泻C.尿多 D.发汗 E.不显汗 64.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易被遗漏计入的体液丢失部分是 A.交感胆碱能纤维 B.副交感胆碱能纤维 C.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 164
164 45. 体内重要的储能但不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肝糖原 D. 肌糖原 E. 血糖 46. 体内储存量最多的能量物质是 47. 一般不作为能量物质的是 A. 蛋白质 B. 甘油三酯 C. 葡萄糖 D. 胆固醇 E. 戊糖 48. 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49. 呼吸商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 身高 B. 体重 C. 体表面积 D. 心输出量 E. 年龄 50. 与基础代谢率呈正比的是 51. 与基础代谢率几乎呈反比的是 A. 口腔 B. 鼓膜 C. 食管 D. 腋窝 E. 直肠 52. 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可反映下丘脑的温度? 53. 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 54. 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高的是 55. 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低的是 A. 骨骼肌 B. 肝 C. 胰腺 D. 脾 E. 皮肤 56. 人体代谢最旺盛的组织器官是 57.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 58. 具有巨大产热潜力的组织器官是 59. 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组织器官是 A. 皮质醇 B. 醛固酮 C. 甲状腺激素 D. 乙酰胆碱 E. 去甲肾上腺素 60. 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慢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是 61. 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是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发汗 E. 不感蒸发 62.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63. 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A. 呕吐 B. 腹泻 C. 尿多 D. 发汗 E. 不显汗 64.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易被遗漏计入的体液丢失部分是 A. 交感胆碱能纤维 B. 副交感胆碱能纤维 C. 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