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初2011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题 2011年3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王,后 登帝位,自(x0)“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 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蜚()声中外,世界文 化遗产大足石刻、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 cuican)迷人的山城夜景 闻名遐迩。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川流不息黯然失色唉声叹气按部就班 B.兴高采烈走投无路不计其数世外桃园 C.励精图治锐不可当直截了当委曲求全 D.金榜题名箪瓢屡空文过饰非杳无音信 3.请选出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走马的桃花,垫江的牡丹,绚烂美艳,拉开了这个季节最华丽的序幕,令人叹 为观止 B.校园里有池塘五六亩,周围杨柳依依,乔木灌木参差错落,还有亭榭舟桥,具 体而微 C.他终于决定一改往日的心浮气躁,决定锲而不舍地完成那被荒废了好久的学业 D.直辖至今,重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 直让人头晕目眩 4.选出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3分) A.《最后一课》一一德国一—都德 B.《社戏》——鲁迅一一闰土 C.《济南的冬天 舒庆春——《骆驼祥子》 D.《春》一一何其芳——《温州的踪迹》 5.下列文段中有四处病句,请按提示进行修改:(4分) “开通了腾讯微博,欢迎多交流。”2月25日,继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剧院院 长沈铁梅入驻腾讯微博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也开通了腾讯微博。①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初 2011 级第六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2011 年 3 月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 1. 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公元 1189 年,宋光宗在此先封王,后 登帝位,自____(xǔ)“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 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蜚.( )声中外,世界文 化遗产大足石刻、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__________(cuìcàn)迷人的山城夜景 闻名遐迩。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川流不息 黯然失色 唉声叹气 按部就班 B.兴高采烈 走投无路 不计其数 世外桃园 C.励精图治 锐不可当 直截了当 委曲求全 D.金榜题名 箪瓢屡空 文过饰非 杳无音信 3. 请选出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3 分 ) A.走马的桃花,垫江的牡丹,绚烂美艳,拉开了这个季节最华丽的序幕,令人叹. 为观止 ...。 B.校园里有池塘五六亩,周围杨柳依依,乔木灌木参差错落,还有亭榭舟桥,具. 体而微 ...。 C.他终于决定一改往日的心浮气躁,决定锲而不舍 ....地完成那被荒废了好久的学业。 D.直辖至今,重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 直让人头晕目眩 ....。 4. 选出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 )(3 分) A.《最后一课》——德国——都德 B.《社戏》——鲁迅——闰土 C.《济南的冬天》——舒庆春——《骆驼祥子》 D.《春》——何其芳——《温州的踪迹》 5. 下列文段中有四处病句,请按提示进行修改:(4 分) “开通了腾讯微博,欢迎多交流。”2 月 25 日,继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剧院院 长沈铁梅入驻腾讯微博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也开通了腾讯微博。①
这样能更广泛的听取关注民意,②与网友“近距离”。③开博不到一周引来上万网 民吹棒,④平均每天增加听众2000余人左右。网友留言纷纷表示支持,大赞校长观 念新、意识潮 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对调 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③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④处词语赘余,应将 删去 6.仿造下面句子,再写一组句子。(3分) 人人需要祝福,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人人需要快乐,如果 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 综合性学习: 2011年2月22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让在利比亚的三万多中 国滞留人员尽快撤离危险之地,他们的安全让国内的亲属们心急如焚,也让无数国人为 之牵挂 2月23日至3月6日,中国全力调集海陆空三方面的交通工具撤离在利比亚人员 投入力度之大遭遇困难之多都是空前的。自愿回国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利比亚。这一行 动引起国际舆论界一片沸腾 让我们一起参与以下活动并完成7—9题 7.阅读探究下面三则材料,把外媒核心观点概括在横线上: 材料一: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网站刊文称,中国此次撤离行动,比美国的“含蓄及 谨慎”更像一个“超级大国”。不仅是中国亲民、人道形象的再次体现,也同时反映出 中国的利益范围和牵挂都已达到了世界大国的级别,更体现出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关系 和外交斡旋能力 材料二:《日本新华侨报》3月4日刊出评论说,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家救援行动 海陆空并用”与“高效率”,堪称国际“撤侨史”上的壮举。国际舆论感叹中国的不 仅仅是撤离规模和行动速度,而是其中展现的非凡“中国实力”,是一种其它国家所不 可比拟的、令人称奇的“国家能力” 材料三:阿联酋主要报纸《国家报》称,中国从利比亚撤离中方人员以及在联合国 安理会就利比亚局势的表态等,都充分说明中国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越 来越起到正面而积极的作用。 外媒核心观点 (3分) 8.你们社区这次就有从利比亚撤离回来的务工人员,他们为在历经患难后能与家人重 逢感到非常欣喜,邻里亲朋纷纷前来道贺,街道办公室也准备举办一次活动欢迎他
这样能更广泛的听取关注民意,②与网友“近距离”。 ③开博不到一周引来上万网 民吹捧,④平均每天增加听众 2000 余人左右。网友留言纷纷表示支持,大赞校长观 念新、意识潮。 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 __与___________对调 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 ③处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④处词语赘余,应将___________删去 6. 仿造下面句子,再写一组句子。(3 分) 人人需要祝福,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人人需要快乐,如果 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2011 年 2 月 22 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让在利比亚的三万多中 国滞留人员尽快撤离危险之地,他们的安全让国内的亲属们心急如焚,也让无数国人为 之牵挂。 2 月 23 日至 3 月 6 日,中国全力调集海陆空三方面的交通工具撤离在利比亚人员, 投入力度之大遭遇困难之多都是空前的。自愿回国人员已全部安全撤离利比亚。这一行 动引起国际舆论界一片沸腾。 让我们一起参与以下活动并完成 7—9 题: 7. 阅读探究下面三则材料,把外媒核心观点概括在横线上: 材料一: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网站刊文称,中国此次撤离行动,比美国的“含蓄及 谨慎”更像一个“超级大国”。不仅是中国亲民、人道形象的再次体现,也同时反映出 中国的利益范围和牵挂都已达到了世界大国的级别,更体现出中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关系 和外交斡旋能力。 材料二:《日本新华侨报》3 月 4 日刊出评论说,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家救援行动, “海陆空并用”与“高效率”,堪称国际“撤侨史”上的壮举。国际舆论感叹中国的不 仅仅是撤离规模和行动速度,而是其中展现的非凡“中国实力”,是一种其它国家所不 可比拟的、令人称奇的“国家能力”。 材料三:阿联酋主要报纸《国家报》称,中国从利比亚撤离中方人员以及在联合国 安理会就利比亚局势的表态等,都充分说明中国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越 来越起到正面而积极的作用。 外媒核心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分) 8. 你们社区这次就有从利比亚撤离回来的务工人员,他们为在历经患难后能与家人重 逢感到非常欣喜,邻里亲朋纷纷前来道贺,街道办公室也准备举办一次活动欢迎他
们的归来,请你参与下列设计: (1)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名称:(1分) (2)他们准备给回国人员献上一束鲜花,并附上一张卡片,请你在这张卡片上写 句话表达大家对他们的问候。(2分) 9.“感动中国人物评委团”将把2011年度感动人物团体奖颁给在利比亚大撒离中的 海陆空全体指战员。请你写一份颁奖辞:(40-60字)(3分) 10.古诗文默写(11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3)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 望重新被朝廷起用句子是 (⑦)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他深深自责,发出这样 的自问自省 (8)莘莘学子,心在高处。那梦想犹如秋水伊人般遥远,在与成功一次又一次的擦 肩而过时你可能寝食难安,饱尝彻夜难眠之苦。这时不妨念念《关雎》里的句 子自嘲一番吧:“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11-15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们的归来,请你参与下列设计: (1) 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名称:(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他们准备给回国人员献上一束鲜花,并附上一张卡片,请你在这张卡片上写一 句话表达大家对他们的问候。(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 “感动中国人物评委团”将把 2011 年度感动人物团体奖颁给在利比亚大撤离中的 海陆空全体指战员。请你写一份颁奖辞:(40—60 字)(3 分) 10. 古诗文默写(11 分)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造化钟神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 望 重 新 被 朝 廷 起 用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他深深自责,发出这样 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莘莘学子,心在高处。那梦想犹如秋水伊人般遥远,在与成功一次又一次的擦 肩而过时你可能寝食难安,饱尝彻夜难眠之苦。这时不妨念念《关雎》里的句 子自嘲一番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 11—15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心乐之( (2)蒙络摇缀( (3)斗折蛇行( (4)乃记之而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心情?。(2分) 15.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 50字左右的简介。(3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20分) 放牛 李汉荣 (1)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 (2)记得这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把它叫“老黑”。父亲 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 里去放牛吧。 (3)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的山呀。我有些害怕。说, 我怎么认得路呢? (4)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5)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6)现在想起来仍觉得有些害怕,把一个六岁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 亲竞那样放心。那时并不知道父亲这样做的心情。现在我想:一定是贫困艰难的生存把
乃记之而去。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1) 心乐.之( ) (2) 蒙.络摇缀( ) (3) 斗折蛇.行( ) (4) 乃记之而去.(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4. “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心情?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 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 50 字左右的简介。(3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6—20 题。(20 分) 放 牛 李汉荣 ⑴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 ⑵记得这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把它叫“老黑”。父亲 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 里去放牛吧。 ⑶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的山呀。我有些害怕。说, 我怎么认得路呢? ⑷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⑸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⑹现在想起来仍觉得有些害怕,把一个六岁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 亲竟那样放心。那时并不知道父亲这样做的心情。现在我想:一定是贫困艰难的生存把
他的心打磨得过于粗糙,生活给他的爱太少,他也没有多余的爱给别人,他已不大知道 心疼自己的孩子。我当时不懂得这简单的道理 (7)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 (8)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我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 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 就停下来等我 (9)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0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 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 ①D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 生怕吓着了我 ①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他面前,我 更是小小的。它大约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 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3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 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040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0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 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0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 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 佩服牛的本领。 门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爬在地上,看着快要 落山的夕阳,我哭出了声。A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 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 ⑩8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在心里又喊了一声:我的老黑,我童年的老伙伴。 ③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 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整个天空都在 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B生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髙髙的星空 里。不时有一粒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 下几颗 ω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 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21)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22)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在山上摔死的。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人们都 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23)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那个大石阶, 它已比当年踏平了许多,石阶上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由无数头 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
他的心打磨得过于粗糙,生活给他的爱太少,他也没有多余的爱给别人,他已不大知道 心疼自己的孩子。我当时不懂得这简单的道理。 ⑺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 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我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 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 就停下来等我。 ⑼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⑽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 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 ⑾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 生怕吓着了我。 ⑿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他面前,我 更是小小的。它大约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 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⒀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 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⒁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⒂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 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⒃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 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 佩服牛的本领。 ⒄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爬在地上,看着快要 落山的夕阳,我哭出了声。A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 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 ⒅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在心里又喊了一声:我的老黑,我童年的老伙伴。 ⒆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 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 。整个天空都在 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B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高高的星空 里。 不时有一粒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 下几颗。 ⒇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 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21)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22)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在山上摔死的。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人们都 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23)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那个大石阶, 它已比当年踏平了许多,石阶上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由无数头 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