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河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问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3至8页,第三 部分第8页。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6小题,19分) 1.下表中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3分) 序号例字 内容 累1 积累 劳累 果实累累 廓然无累 ABC 宿 宿舍 星宿住了一宿 风餐露宿 解jie 解放 押解 浑身解数不求甚解 a D 间接间谍亲密无间挑拨离间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序号 内容 拮剧 心旷神怡 概叹 相形见拙 B斟酌 题纲挈领 辍泣 默守成规 C恻隐 豁然开朗 萌发 吹毛求疵 妇儒皆知 急燥 穿流不息 3.结合语境,判断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为贬义一项是()(3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春》朱自清)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鲁迅)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高尔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3分)
2012 年天河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 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问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第一部分 l 至 3 页,第二部分 3 至 8 页,第三 部分第 8 页。全卷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6 小题,19 分) 1.下表中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字读音完全一样 ....的一组是( )(3 分) 序号 例字 内容 A 累 lěi 积累. 劳累. 果实累累.. 廓然无累. B 宿 sù 宿.舍 星宿. 住了一宿. 风餐露宿. C 解 jiě 解.放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D 间 jià n 间.接 间.谍 亲密无间. 挑拨离间.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 分) 序号 内容 A 拮剧 心旷神怡 概叹 相形见拙 B 斟酌 题纲挈领 辍泣 默守成规 C 恻隐 豁然开朗 萌发 吹毛求疵 D 颓唐 妇儒皆知 急燥 穿流不息 3.结合语境,判断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为贬义..一项是( )(3 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春》朱自清)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鲁迅)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高尔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 ....的精神。(《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3 分)[来源:Z+x x+k.Com]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然而生命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② 无论我们很渺小,但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③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 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 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天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 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 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 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 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三里 (1)有一位游客想到陈家祠参观,请你根据广州地 一州车站 铁路线图,告诉他从广州火车站如何搭乘地铁到陈家 越秀公园 纪念 祠。(2分) 陈家祠门口 园而态 (2)概括以下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长寿路 海珠厂场 分) 黄沙 芳村 凰村寸 陈家祠,原名陈氏书院,其建筑精美绝伦。它在 江南西 建筑上以“七绝”著称,令人叹为观止。这“七绝”分 土 沙园宝岗大道 别为: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铁铸、彩绘。坑口 江泰路 几乎全部的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d西 东晓南 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这七绝的高超技艺。陈家祠是岭 南沙 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 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下列古诗文中蕴含学习道理的一项是()(3分)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根据理解,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然而生命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② 无论我们很渺小,但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③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 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 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天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 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 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 “火 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 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 分) (1)有一位游客想到陈家祠参观,请你根据广州地 铁路线图,告诉他从广州火车站如何搭乘地铁到陈家 祠。(2 分) (2)概括以下材料的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陈家祠,原名陈氏书院,其建筑精美绝伦。它在 建筑上以“七绝”著称,令人叹为观止。这“七绝”分 别为: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铁铸、彩绘。 几乎全部的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 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这七绝的高超技艺。陈家祠是岭 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下列古诗文中蕴含学习道理的一项是( )(3 分)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根据理解,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 分)
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运用了比喻的诗句 ②用典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请写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 典故的两个诗句 ③千嶂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①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来形容教 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历代文人墨客,最喜写景状物、借景抒情。梅花和菊花,往往是他们吟诗作赋的美 妙对象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对梅花的吟唱 ,悠然见南山。”是 陶渊明对菊花的一片深情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① 李 白 的 《 渡 荆 门 送 别 》 中 运 用 了 比 喻 的 诗 句 是: , 。 ②用典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请写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 典故的两个诗句: , 。 ③千嶂里, 。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 分) ①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形容教 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历代文人墨客,最喜写景状物、借景抒情。梅花和菊花,往往是他们吟诗作赋的美 妙对象。 “ ,只有香如故。”是陆游对梅花的吟唱;“ ,悠然见南山。” 是 陶渊明对菊花的一片深情。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 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 三、(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 B.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以丛草为林 C.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有同学在学习本文时,提炼出一个观点:贤者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其“取义”之 心的人。并且从孟子的文章中找出下面四句话作为论据,请选出最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C.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2.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并答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一下“恐”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苏轼的作品向来以“乐观旷达”著称,请你找出本词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抄写下来。(2分) 四、(9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6分) 享受文言之美 ①古代文学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戏剧、小说等,无不一例外都列入文言 文中。 ②品味 之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除它附依的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等文字形式和精彩纷呈的各种流派的书法艺术外,更有丰富博大的内涵,魅力无穷。 篇文章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形式和意境的特殊组合,汉字形式外现悦目,意境精核内藴悦心, 形式和内蕴和谐共存统一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古文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品味汉字浮 现的形式和内涵的境界,也就是她深层次蕴涵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先民精神和历史信息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 B.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以丛草为.林 C.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有同学在学习本文时,提炼出一个观点:贤者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其“取义”之 心的人。并且从孟子的文章中找出下面四句话作为论据,请选出最不恰当的一项。( ) (3 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C.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2.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并答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联系上下文,品味一下“恐”字的表达效果。(4 分) (2)苏轼的作品向来以“乐观旷达”著称,请你找出本词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抄写下来。(2 分) 四、(9 小题,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4 题(6 分) 享受文言之美 ①古代文学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戏剧、小说等,无不一例外都列入文言 文中。 ②品味_________之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除它附依的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等文字形式和精彩纷呈的各种流派的书法艺术外,更有丰富博大的内涵,魅力无穷。一 篇文章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形式和意境的特殊组合,汉字形式外现悦目,意境精核内蕴悦心, 形式和内蕴和谐共存统一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古文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品味汉字浮 现的形式和内涵的境界,也就是她深层次蕴涵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先民精神和历史信息
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儿,语文一定会充满无限乐趣。 ③品读之美。每一个文学家、诗人都是用语言雕刻艺术作品的大师。汉语自 生以来就是有声调的,声调的平仄抑扬又和意义表达、情感抒发关系紧密,而文言文在强调 音乐性方面又更加突出,以此形成了传统咏叹歌唱学习创作之风,学习文言文可以饱口耳之 福,这让文言文的学习显得风味延绵,情趣盎然。音乐性不仅是文言文生来具有的特点,而 且对于表达情感、感染读者和流传学习都有明显的审美和实用作用,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当 前的文艺创作,在某些港台歌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在文言文体中,诗、词、歌、赋都是用 来吟唱的,而歌唱吟咏之声又比阅读更能引发情感共鸣,许多小朋友用诵读方式学习《三字 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唐诗、宋词等,这些莫不是充满了音乐性的典范,有趣,琅 琅上口,极易读背。 ④品学 之美。古典文学的魅力,除了文学自身的审美魅力之外,还有古人穿 越时空的鲜活的大智慧。文言文是古人思想和智慧在特殊时代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则 更是长期以来经过风雨沧桑、时代变迁历史筛选遗留下来的精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 工程,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优秀中的优秀,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智慧,是那个时代甚至是整个 人类时代智慧宝塔顶端的钻石。我们苦苦思考好久,不能参悟明了,但是阅读古人的经典往 往有豁然开朗之感,心中的愉悦是一种通透和收获的欢快,不仅普通人如此,苟子也曾说过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感悟,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共鸣 此乃古文学习之一乐 ⑤品汲』之美。古文肇始之初就形成了“诗言志”的优良传统,而随着文学体式 的发展、成熟,越来越重视意境的含蓄和章法的严整,而这并不损害固然情感的抒发。学习 古文,除了要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要以古人之情来滋养、丰富今人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 丰满、精神世界丰盈。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杂记,还是书法、绘画,在传统的文化载体 中无不深蕴作者的情感,或发现宇宙之大,或发觉自然之真,或表现社会之善,或抒发人性 之美。“明镜不烦屡照,清流何惮惠风”,文字中尽露作者对谢家兄弟高风的深悟;“我看青 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也如是”,里面有李白对大自然的亲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尽显杜甫对穷苦人的无声大爱。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情感,而当这一情愫拨动 丰富心中的某一根心弦的时候,我们怎不为之感动,只有不断被感动的心灵才是丰盈的心灵。 ⑥古文是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水之源、木之本,这是古人毕生追求的 对人生、社会、爱情、自然等的思想结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 本文节选自http://www.taoli.jyb.cn有删 13.为②⑤段的第一句填写上准确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②品味文字之美 B.③品读音乐之美。 C.④品学经典之美 D.⑤品汲情感之美
挖掘其中的文化味儿,语文一定会充满无限乐趣。 ③品读_________之美。每一个文学家、诗人都是用语言雕刻艺术作品的大师。汉语自 生以来就是有声调的,声调的平仄抑扬又和意义表达、情感抒发关系紧密,而文言文在强调 音乐性方面又更加突出,以此形成了传统咏叹歌唱学习创作之风,学习文言文可以饱口耳之 福,这让文言文的学习显得风味延绵,情趣盎然。音乐性不仅是文言文生来具有的特点,而 且对于表达情感、感染读者和流传学习都有明显的审美和实用作用,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当 前的文艺创作,在某些港台歌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在文言文体中,诗、词、歌、赋都是用 来吟唱的,而歌唱吟咏之声又比阅读更能引发情感共鸣,许多小朋友用诵读方式学习《三字 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唐诗、宋词等,这些莫不是充满了音乐性的典范,有趣,琅 琅上口,极易读背。 ④品学_________之美。古典文学的魅力,除了文学自身的审美魅力之外,还有古人穿 越时空的鲜活的大智慧。文言文是古人思想和智慧在特殊时代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则 更是长期以来经过风雨沧桑、时代变迁历史筛选遗留下来的精品,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 工程,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优秀中的优秀,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智慧,是那个时代甚至是整个 人类时代智慧宝塔顶端的钻石。我们苦苦思考好久,不能参悟明了,但是阅读古人的经典往 往有豁然开朗之感,心中的愉悦是一种通透和收获的欢快,不仅普通人如此,荀子也曾说过 “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同样的情感,同样的感悟,跨越时空的对话和共鸣, 此乃古文学习之一乐。 ⑤品汲________之美。古文肇始之初就形成了“诗言志”的优良传统,而随着文学体式 的发展、成熟,越来越重视意境的含蓄和章法的严整,而这并不损害固然情感的抒发。学习 古文,除了要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要以古人之情来滋养、丰富今人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 丰满、精神世界丰盈。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杂记,还是书法、绘画,在传统的文化载体 中无不深蕴作者的情感,或发现宇宙之大,或发觉自然之真,或表现社会之善,或抒发人性 之美。“明镜不烦屡照,清流何惮惠风”,文字中尽露作者对谢家兄弟高风的深悟;“我看青 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也如是”,里面有李白对大自然的亲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尽显杜甫对穷苦人的无声大爱。不同的时代,相同的情感,而当这一情愫拨动、 丰富心中的某一根心弦的时候,我们怎不为之感动,只有不断被感动的心灵才是丰盈的心灵。 ⑥古文是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水之源、木之本,这是古人毕生追求的 对人生、社会、爱情、自然等的思想结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 ——本文节选自 http://www.taoli.jyb.cn,有删 改。 13.为②-⑤段的第一句填写上准确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②品味文字之美。 B.③品读音乐之美。 C.④品学经典之美。 D.⑤品汲情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