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二、带的应力分析 当v 一定时,Fc、σc一定,并作用于带的全长 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q ——单位长度上的质量 kN/m 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结论: Fc= q v 2 σ1 >σ2 A F1 σ1 = A F2 σ2 = 从 主 带绕过 σ1 ↓ → σ2 σ2 ↑→ σ1 A q v A Fc c 2 σ = = 为避免σc过大,则 v ≤25~30m/s
结论: 二、带的应力分析 当v 一定时,Fc、σc一定,并作用于带的全长 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q ——单位长度上的质量 kN/m 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结论: Fc= q v 2 σ1 >σ2 A F1 σ1 = A F2 σ2 = 从 主 带绕过 σ1 ↓ → σ2 σ2 ↑→ σ1 A q v A Fc c 2 σ = = 为避免σc过大,则 v ≤25~30m/s
弯曲应力之发生在带与带轮的 圆弧接触部分,且σb1>σb2 3.弯曲应力 dd —— 中性层 dd —— 基准直径(计算直径) (槽轮基准宽度bd处带轮的直径) d a b d Eh E 2 σ = ε= α α a α d a d L h h d Δ = + = 2 - 2 ( ) d h a L L d h dd a 2 2 = = = ε Δ 结论:
弯曲应力之发生在带与带轮的 圆弧接触部分,且σb1>σb2 3.弯曲应力 dd —— 中性层 dd —— 基准直径(计算直径) (槽轮基准宽度bd处带轮的直径) d a b d Eh E 2 σ = ε= α α a α d a d L h h d Δ = + = 2 - 2 ( ) d h a L L d h dd a 2 2 = = = ε Δ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