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远期2035年总人口22.5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0万人。 2.1.6用地规模 2.1.6.1城乡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2025年城乡用地总规模为3503:07hm2。 规划远期2035年城乡用地总规模为454908hm2。经开区规划城乡用地见表21-1 表21-1阳泉经开区规划城乡用地表 总计 北区 用地代码 占南区 占北区 类别名称 用地面占城乡 积(m|用地比积m)地比例|积(m)地比例 (%) 建设用地49081568349571916595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443361554433960556210375651:88 其[城市建设用地(H4272455342327628546395174981 H其中村庄建设用地(H4)1616202 11977 2.00 41.39 中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8891.13304055552,9 特殊用地(H4) 0.82 0.01 0.82 0.01 采矿用地(H5) 25.850.32 25.85 1.29 非建设用地 34484843.122567634281880.854404 水域(E1) 29750.372621044 3.54 0.18 其 农林用地(E2) 26156232711738312898877.3143.87 其他非建设用地(E9)803.111004803.111339 城乡用地 7997.56100.005997.55100.00200001100.00 2.1.6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460.52hm 规划远期203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27245hm 经开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见表21-2 表21-2阳泉经开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表 总计 南区 北区 占城市建 占南区 占北区 用地代码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设用地比用地面积市建设用用地面积城市建 (m)|例(s)|(hm)地比例 (hm2)|设用地 比例(%) R 居住用地 68732 09675692062 1163 17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31 规划远期 2035 年总人口 22.56 万人,其中城市人口 22.0 万人。 2.1.6 用地规模 2.1.6.1 城乡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 2025 年城乡用地总规模为 3503.07 hm2。 规划远期 2035 年城乡用地总规模为 4549.08 hm2。经开区规划城乡用地见表 2.1-1。 表 2.1-1 阳泉经开区规划城乡用地表 用 地 代 码 类别名称 总计 南区 北区 用地面 积(hm2) 占城乡 用地比 例(%) 用地面 积(hm2) 占南区 城乡用 地比例 (%) 用地面 积(hm2) 占北区 城乡用 地比例 (%) H 建设用地 4549.08 56.88 3429.92 57.19 1119.16 55.96 其 中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4433.61 55.44 3396.05 56.62 1037.56 51.88 其 中 城市建设用地(H11) 4272.45 53.42 3276.28 54.63 996.17 49.81 村庄建设用地(H14) 161.16 2.02 119.77 2.00 41.39 2.07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 88.79 1.11 33.04 0.55 55.75 2.79 特殊用地(H4) 0.82 0.01 0.82 0.01 — — 采矿用地(H5) 25.85 0.32 — — 25.85 1.29 E 非建设用地 3448.48 43.12 2567.63 42.81 880.85 44.04 其 中 水域(E1) 29.75 0.37 26.21 0.44 3.54 0.18 农林用地(E2) 2615.62 32.71 1738.31 28.98 877.31 43.87 其他非建设用地(E9) 803.11 10.04 803.11 13.39 — — 城乡用地 7997.56 100.00 5997.55 100.00 2000.01 100.00 2.1.6.2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 2025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3460.52 hm2。 规划远期 2035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4272.45 hm2。 经开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见表 2.1-2。 表 2.1-2 阳泉经开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总计 南区 北区 用地面积 (hm2) 占城市建 设用地比 例(%) 用地面积 (hm2) 占南区城 市建设用 地比例 (%) 用地面积 (hm2) 占北区 城市建 设用地 比例(%) R 居住用地 687.32 16.09 675.69 20.62 11.63 1.17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计 北区 占南区城 占北区 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占城市建用地面积市建设用用地面积城市建 hm)/设用地比(hm)|地比例|(hm)设用地 (%) 比例(%) R2二类居住用地687.32 1609 675.69 20.62 1163 1.17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 88.78 225.96 施用地 6.76 62.8 6.31 A1行政办公用地 25.51 0.60 23.30 0.71 2.21 A2文化设施用地18:90 1547 0.47 A3教育科研用地|18098 40.754.30 40.23 体育用地 32.15 0.75 28.02 4.13 0.41 A5医疗卫生用地 15.94 0.37 1100 0.34 4.94 0.50 「社会福利设施用 1281 4.93 7.88 0.79 A7文物古迹用地 2.49 0.06 2.49 0.08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738 6.49 22173 55.65 商业用地 18546 4.34143.14 4.37 42.32 4.25 B2商务设施用地 83.52 195 74.20 2.26 9.32 0.94 B3/公共设施营业网 点用地 0.13 4.00 工业用地 1248592922902.9827.56|345.61 类工业用地127.55 9249 2.82 35.05 M2二类工业用地10091023626985421.32 310.55 31.17 M3三类工业用地111.94 2.62 11194 3.42 物流仓储用地 116.70 2.73 64.41 1.97 52.29 5.25 类物流仓储用 wWI 107.10 2.51 54.81 1.67 52.29 5.25 W3 类物流仓储用 960 0.22 9.60 0.29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77320546884 21.01 1892719 s1城市道路用地8396619656573 182.93 1836 S|s2|城市轨道交通用 2.66 0.06 2.66 0.08 S3交通枢纽用地 21.00 21.00 0.64 S4|交通站场用地 4.41 0.34 807 0.25 6.34 0.64 公共设施用地 83.50 195 65.39 2.00 18.11 1.82 Uu供应设施用地 49 1.50 11.53 1.16 U2|环境设施用地 6.03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总计 南区 北区 用地面积 (hm2) 占城市建 设用地比 例(%) 用地面积 (hm2) 占南区城 市建设用 地比例 (%) 用地面积 (hm2) 占北区 城市建 设用地 比例(%) R2 二类居住用地 687.32 16.09 675.69 20.62 11.63 1.17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 施用地 288.78 6.76 225.96 6.90 62.82 6.31 A1 行政办公用地 25.51 0.60 23.30 0.71 2.21 0.22 A2 文化设施用地 18.90 0.44 15.47 0.47 3.43 0.34 A3 教育科研用地 180.98 4.24 140.75 4.30 40.23 4.04 A4 体育用地 32.15 0.75 28.02 0.86 4.13 0.41 A5 医疗卫生用地 15.94 0.37 11.00 0.34 4.94 0.50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 地 12.81 0.30 4.93 0.15 7.88 0.79 A7 文物古迹用地 2.49 0.06 2.49 0.08 — —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277.38 6.49 221.73 6.77 55.65 5.59 B1 商业用地 185.46 4.34 143.14 4.37 42.32 4.25 B2 商务设施用地 83.52 1.95 74.20 2.26 9.32 0.94 B3 公共设施营业网 点用地 8.39 0.20 4.39 0.13 4.00 0.40 M 工业用地 1248.59 29.22 902.98 27.56 345.61 34.69 M1 一类工业用地 127.55 2.99 92.49 2.82 35.05 3.52 M2 二类工业用地 1009.10 23.62 698.54 21.32 310.55 31.17 M3 三类工业用地 111.94 2.62 111.94 3.42 — — W 物流仓储用地 116.70 2.73 64.41 1.97 52.29 5.25 W1 一类物流仓储用 地 107.10 2.51 54.81 1.67 52.29 5.25 W3 三类物流仓储用 地 9.60 0.22 9.60 0.29 — —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877.73 20.54 688.46 21.01 189.27 19.00 S1 城市道路用地 839.66 19.65 656.73 20.04 182.93 18.36 S2 城市轨道交通用 地 2.66 0.06 2.66 0.08 — — S3 交通枢纽用地 21.00 0.49 21.00 0.64 — — S4 交通站场用地 14.41 0.34 8.07 0.25 6.34 0.64 U 公共设施用地 83.50 1.95 65.39 2.00 18.11 1.82 U1 供应设施用地 60.73 1.42 49.20 1.50 11.53 1.16 U2 环境设施用地 14.98 0.35 8.95 0.27 6.03 0.61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计 北区 占南区城 占北区 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占城市建用地面积市建设用用地面积城市建 hm)/设用地比(hm)|地比例|(hm)设用地 U3安全设施用地 0.11 0.13 0.55 U9其他公用设施用 3.00 0.0 3.00 0.09 绿地与广场用地 565.47 13.24 431.66 13.18 133811343 170.23 146.68 23.55 防护绿地 394.88 284.62 110.25 1.07 广场用地 0.36 0.01 0.36 0.01 混合用地 12699 97 12699 12.75 城市建设用地 4272.4510000327628100.00996.17100.00 22规划主要内容 221空间布局规划 221.1空间结构 基于“大阳泉”的角度,重构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原有规划南北割裂的局面,打通 产城联系通道,构建“一主三副三片,双轴一带一廊”大阳泉空间结构。一主:城市综 合服务中心,即阳泉市新城服务中心。三副:老城服务中心、南区服务中心、北区服务 中心。三片:城市综合功能区、南区产业功能区、北区产业功能区。双轴:新城大道产 城服务轴、漾泉大道城市活力轴。一带:桃河生态景观带。一廊:产业联系廊道。“大 阳泉”空间结构基础上,在经开区南北两区分别形成“十字”轴线,带动两个片区发展 建设,南区以漾泉大道和义白路为发展轴线,北区以239国道改线和北区主1路为发展 轴线。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结构见图22-1。 221.2功能布局 在“一主两副三片,双轴一带一廊”大阳泉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规划,形 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北区、南区)、新材料产业区(南1区 南2区、南3区化工)、现代服务区、西部生活区、生态产业区、发展备用区10个功 能区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分区规划图见图22-2。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33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总计 南区 北区 用地面积 (hm2) 占城市建 设用地比 例(%) 用地面积 (hm2) 占南区城 市建设用 地比例 (%) 用地面积 (hm2) 占北区 城市建 设用地 比例(%) U3 安全设施用地 4.80 0.11 4.25 0.13 0.55 0.06 U9 其他公用设施用 地 3.00 0.07 3.00 0.09 — —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565.47 13.24 431.66 13.18 133.81 13.43 G1 公园绿地 170.23 3.98 146.68 4.48 23.55 2.36 G2 防护绿地 394.88 9.24 284.62 8.69 110.25 11.07 G3 广场用地 0.36 0.01 0.36 0.01 — — 混合用地 126.99 2.97 — — 126.99 12.75 H11 城市建设用地 4272.45 100.00 3276.28 100.00 996.17 100.00 2.2 规划主要内容 2.2.1 空间布局规划 2.2.1.1 空间结构 基于“大阳泉”的角度,重构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原有规划南北割裂的局面,打通 产城联系通道,构建“一主三副三片,双轴一带一廊”大阳泉空间结构。一主:城市综 合服务中心,即阳泉市新城服务中心。三副:老城服务中心、南区服务中心、北区服务 中心。三片:城市综合功能区、南区产业功能区、北区产业功能区。双轴:新城大道产 城服务轴、漾泉大道城市活力轴。一带:桃河生态景观带。一廊:产业联系廊道。“大 阳泉”空间结构基础上,在经开区南北两区分别形成“十字”轴线,带动两个片区发展 建设,南区以漾泉大道和义白路为发展轴线,北区以 239 国道改线和北区主 1 路为发展 轴线。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结构见图 2.2-1。 2.2.1.2 功能布局 在“一主两副三片,双轴一带一廊”大阳泉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规划,形 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北区、南区)、新材料产业区(南 1 区、 南 2 区、南 3 区-化工)、现代服务区、西部生活区、生态产业区、发展备用区 10 个功 能区。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分区规划图见图 2.2-2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222产业发展规划 2221产业体系构建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结合整体战略目标,对现状基础及优势产业通过做优存量、实 现1到100的升级做强;加强对新兴业态的培育、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抢占,通 过创新驱动、实现0到1的培育做大;注重产城融合,积极培育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业, 构建“1+2+1”产业体系。 2222产业空间布局 科学合理布局专业化产业板块,协同布局生产性服务功能板块。三大现代工业集中 布局、集中打造,形成专业化园区:新一代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园、新材料产业园; 三大核心服务产业与专业园区协同布局,将科研创新、商务办公、物流等点式分布于工 业园内;科创文旅产业近期于信息产业园内孵化,远期结合发展与规模需求,于北区混 合用地内壮大;生活性服务业与城市协同布局:兼顾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部分用地制定 近中远期过渡方案。总体上,按照“化零为整、高效集约,分工协作、聚集融合,近远 结合、分期实施”的总体布局原则,阳泉经开区产业布局将形成4个专业产业园区、2 个特色产业发展园区、1产城融合综合服务片区的格局。 4个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区、北区)、 新材料产业园(南1区、南2区、南3区-化工)、现代物涴(南区、北区):2个特色 产业发展园区,包括生态产业区(作为科创文旅等重点机会型项目的落地空间)、远景 发展产业园区(未来产业落地空间):1个产城融合综合服务片区 南区依托百度云计算,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园:依托华越创力、方华机械等企业,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区);依托轻质铝型材、中庸陶粒沙、华岭耐火材料等企业 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南1区、南2区、南3区-化工);同时,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发 展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北区依托正在建设的起步区苇泊工业区,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北区)和现代物流 园区(北区),利用北部生态本底和地形地貌条件打造生态产业区,鼓励发展科创旅游、 文化娱乐、休闲康养等产业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用地规划见图22-3 22.3.2发展重点 l、新一代信息技术 (1)建议阳泉经开区在数据存储基础上,尽快延伸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基础数据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34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2.2.2 产业发展规划 2.2.2.1 产业体系构建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结合整体战略目标,对现状基础及优势产业通过做优存量、实 现 1 到 100 的升级做强;加强对新兴业态的培育、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抢占,通 过创新驱动、实现 0 到 1 的培育做大;注重产城融合,积极培育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业, 构建“1+2+1”产业体系。 2.2.2.2 产业空间布局 科学合理布局专业化产业板块,协同布局生产性服务功能板块。三大现代工业集中 布局、集中打造,形成专业化园区:新一代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园、新材料产业园; 三大核心服务产业与专业园区协同布局,将科研创新、商务办公、物流等点式分布于工 业园内;科创文旅产业近期于信息产业园内孵化,远期结合发展与规模需求,于北区混 合用地内壮大;生活性服务业与城市协同布局;兼顾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部分用地制定 近中远期过渡方案。总体上,按照“化零为整、高效集约,分工协作、聚集融合,近远 结合、分期实施”的总体布局原则,阳泉经开区产业布局将形成 4 个专业产业园区、2 个特色产业发展园区、1 产城融合综合服务片区的格局。 4 个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区、北区)、 新材料产业园(南 1 区、南 2 区、南 3 区-化工)、现代物流(南区、北区);2 个特色 产业发展园区,包括生态产业区(作为科创文旅等重点机会型项目的落地空间)、远景 发展产业园区(未来产业落地空间);1 个产城融合综合服务片区。 南区依托百度云计算,打造新一代信息产业园;依托华越创力、方华机械等企业,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南区);依托轻质铝型材、中庸陶粒沙、华岭耐火材料等企业, 打造新材料产业园(南 1 区、南 2 区、南 3 区-化工);同时,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发 展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北区依托正在建设的起步区苇泊工业区,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园(北区)和现代物流 园区(北区),利用北部生态本底和地形地貌条件打造生态产业区,鼓励发展科创旅游、 文化娱乐、休闲康养等产业。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用地规划见图 2.2-3。 2.2.3.2 发展重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 (1)建议阳泉经开区在数据存储基础上,尽快延伸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基础数据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产业;近期可聚焦数据采集与运维、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 (2)围绕具体行业应用,以5G时代人工智能应用为特点,建立线下场景示范基地、 测试基地,近期建议以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矿井、智慧城市、智慧旅游为重点,以示范 基地为带动,夯实行业数据服务产业,同时带动硬件生产制造 (3)在硬件生产制造布局方面,建议瞄准5G技术应用,吸引基础设施、行业应用、 智能终端相关企业 (4)依托百度云项目,发挥其长尾效应。在信息产业领域,百度不仅是经开区既 有基础企业,还是未来行业超级龙头企业,建议经开区仍将百度作为主要招商对象深入 对接,百度投资三叉戟的战略投资方向,特别是AI领域,可作为阳泉经开区主要的招 商目标与招商方向。 (5)以“线下场景模拟测试基地+线上行业数据服务+部分硬件产生产制造”为突 破,配套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孵化、科技金融,搭建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2、装备制造业 (1)重点发展煤炭机械与通用机械,并与新一代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山西特 色装备制造高地。聚焦煤炭高效开采,发展综采“四机一架”、煤机维修、数字矿井三 个重点环节的产品和服务。以阳煤集团华越机械为龙头,提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 创新能力,发展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做大做强以“四机一架”为核心的大型自动化 煤炭机械设备。依托华越杋械、华越创力等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煤炭机械裝备,不断提 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以液压支架、掘进杋、采煤机、刮板机 和皮带机“四机一架”为核心的大型自动化煤炭机械设备,着力解决集掘进、开采、提 升、运输为一体的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矿业救生舱和、新型智能放顶煤液压支架制 造技术。延伸煤机装备制造下游应用与服务的产业链,以现有煤机装备产业基础和龙头 企业为依托,增强企业服务增值能力。依托阳泉高校,积极引进培养煤机设备的高技术 人才,发展煤机维修配套服务,构建煤机设备全产业链条。 (2)重点聚焦煤炭机械领域,抓住契机进行装备技改与智慧矿井建设。煤炭行业 重组整合及科创板,是孕育煤机装备发展与质改的重大机会,建议以阳煤集团为龙头, 抓住煤机整合契机,争取大项目落地。以阳泉以及周边地区煤矿数字化改造为依托,重 点培育数字矿井产业。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综合自动化实现对煤机 设备的集中控制,推进煤矿生产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效益。 (3)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碳氢等新能源装备产业。把握新能源电动汽车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35 产业;近期可聚焦数据采集与运维、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 (2)围绕具体行业应用,以 5G 时代人工智能应用为特点,建立线下场景示范基地、 测试基地,近期建议以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矿井、智慧城市、智慧旅游为重点,以示范 基地为带动,夯实行业数据服务产业,同时带动硬件生产制造。 (3)在硬件生产制造布局方面,建议瞄准 5G 技术应用,吸引基础设施、行业应用、 智能终端相关企业。 (4)依托百度云项目,发挥其长尾效应。在信息产业领域,百度不仅是经开区既 有基础企业,还是未来行业超级龙头企业,建议经开区仍将百度作为主要招商对象深入 对接,百度投资三叉戟的战略投资方向,特别是 AI 领域,可作为阳泉经开区主要的招 商目标与招商方向。 (5)以“线下场景模拟测试基地+线上行业数据服务+部分硬件产生产制造”为突 破,配套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孵化、科技金融,搭建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2、装备制造业 (1)重点发展煤炭机械与通用机械,并与新一代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山西特 色装备制造高地。聚焦煤炭高效开采,发展综采“四机一架”、煤机维修、数字矿井三 个重点环节的产品和服务。以阳煤集团华越机械为龙头,提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 创新能力,发展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做大做强以“四机一架”为核心的大型自动化 煤炭机械设备。依托华越机械、华越创力等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煤炭机械装备,不断提 升煤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以液压支架、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 和皮带机“四机一架”为核心的大型自动化煤炭机械设备,着力解决集掘进、开采、提 升、运输为一体的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矿业救生舱和、新型智能放顶煤液压支架制 造技术。延伸煤机装备制造下游应用与服务的产业链,以现有煤机装备产业基础和龙头 企业为依托,增强企业服务增值能力。依托阳泉高校,积极引进培养煤机设备的高技术 人才,发展煤机维修配套服务,构建煤机设备全产业链条。 (2)重点聚焦煤炭机械领域,抓住契机进行装备技改与智慧矿井建设。煤炭行业 重组整合及科创板,是孕育煤机装备发展与质改的重大机会,建议以阳煤集团为龙头, 抓住煤机整合契机,争取大项目落地。以阳泉以及周边地区煤矿数字化改造为依托,重 点培育数字矿井产业。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综合自动化实现对煤机 设备的集中控制,推进煤矿生产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效益。 (3)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碳氢等新能源装备产业。把握新能源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