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X”。每小题1分, 共10分) ()1.“教学方略”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上位”的层次,也可以是广义的教学方法的概 念。 ()2.“教学方法”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中位”层次,也可称教学技术。 ()3.“教学手段”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下位”层次,也称为教学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愿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 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C)1.不属于技术训练法。 A.基本技术训练 B.高难技术训练 C.交替技术训练 D.“绝招技术”训练 (C)2.情境教学法最适合于。 A、大学学生B、高年级学生C、中低年级学生D、所有年级学生 (C)3.不属于常见的示范面的有:,和 A、镜面示范B、背面示范C、侧面示范D、斜面示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发现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是学生掌握、认识和解 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整、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3.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应根据“辅助学生进行运动学习的功用”来进行划分。 4.教学策略是教师对有效地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 等因素的总体思路、策略或智慧。 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6.依据信息加工控制点将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可分成生成性策略、替代性策略和指导 性策略三类。 7.依据教学要素将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可分为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 和综合型策略。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 “教学方略”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上位”的层次,也可以是广义的教学方法的概 念。 ()2.“教学方法”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中位”层次,也可称教学技术。 ()3. “教学手段”的层次是教学方法的“下位”层次,也称为教学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 前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C) 1. 不属于技术训练法。 A.基本技术训练 B.高难技术训练 C.交替技术训练 D.“绝招技术”训练 (C)2.情境教学法最适合于 。 A、大学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中低年级学生 D、所有年级学生 (C)3.不属于常见的示范面的有:,和 。 A、镜面示范 B、背面示范 C、侧面示范 D、斜面示范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发现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是学生掌握、认识和解 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3.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应根据“辅助学生进行运动学习的功用”来进行划分。 4.教学策略是教师对有效地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 等因素的总体思路、策略或智慧。 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6.依据信息加工控制点将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可分成生成性策略、替代性策略和指导 性策略三类。 7.依据教学要素将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可分为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 和综合型策略。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 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五、筒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体育教师如何设计提问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答:提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认真研究提问的策略, 设计出一系列有趣、又有意义的问题也许是使教学生动活泼的关健。 1)从师生交际出发的提问 (1)回亿信息的提问回亿所学过的知识或形象的提问:在记忆的事物中寻找信息的提问 在2)判晰或发现内涵的提问 比较特定事件的提问:使某一事件同化于另一事件的提问: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的提问: 寻求某一事件的原因的提问:区分事实与见解的提问:要求作出说明的提问:要求演绎或归 纳的提问:使之分析或联系的提问:使之分类的提问:寻求结论的提问 (3)激发创造性的提问 打开思路、引发想象的提问:要求作出评价或判断的提问:要求解决问题的提问。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提问 (1)使学生明确课题的提问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题不是教师单方面给予的,而是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愿,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注意。一般来讲,这种提问是散发型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 可进行适当的评价,促进有弹性的思维活动。逐步地增加提问的深度,在反复问答过程中逼 近所要解决的问趣的核心。 (2)促进学生参与的提问 教学活动中,教师演示、参观、视听觉活动时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的参与度底。 教学效果就回受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集中注意,需要时时给予刺激。比如在演义过 程中省去一个步骤,问是否可行?录象中的某一个场面有何含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给予暗示的提问 在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研究中遇到认识障碍而停止不前时,教师用提问的形式做暗 示,要比直接讲授更有助于开动脑筋。 (4)给予评价的提问 上课开始时,教师的提问大多有诊断学习前提是否具备的意义,同时也有向学生提出桃 战,启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有形成性评价的提问,教师的口头提问是随时
1.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 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体育教师如何设计提问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答:提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认真研究提问的策略, 设计出一系列有趣、又有意义的问题也许是使教学生动活泼的关键。 1)从师生交际出发的提问 (1)回忆信息的提问 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或形象的提问:在记忆的事物中寻找信息的提问; 在 2)判断或发现内涵的提问 比较特定事件的提问;使某一事件同化于另一事件的提问;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的提问; 寻求某一事件的原因的提问;区分事实与见解的提问;要求作出说明的提问;要求演绎或归 纳的提问;使之分析或联系的提问;使之分类的提问;寻求结论的提问。 (3)激发创造性的提问 打开思路、引发想象的提问;要求作出评价或判断的提问;要求解决问题的提问。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提问 (1)使学生明确课题的提问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题不是教师单方面给予的,而是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注意。一般来讲,这种提问是散发型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 可进行适当的评价,促进有弹性的思维活动。逐步地增加提问的深度,在反复问答过程中逼 近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核心。 (2)促进学生参与的提问 教学活动中,教师演示、参观、视听觉活动时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的参与度底, 教学效果就回受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集中注意,需要时时给予刺激。比如在演义过 程中省去一个步骤,问是否可行?录象中的某一个场面有何含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给予暗示的提问 在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研究中遇到认识障碍而停止不前时,教师用提问的形式做暗 示,要比直接讲授更有助于开动脑筋。 (4)给予评价的提问 上课开始时,教师的提问大多有诊断学习前提是否具备的意义,同时也有向学生提出挑 战,启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有形成性评价的提问,教师的口头提问是随时
可用的评价方式。 2、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体有教师怎样运用学法指导策略指导学生学习? 答:学法指导的策略 1)基本的学法指导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2)交待操作方法和步骤 (3)解决“思路障碍” (4)树立信心,大胆创新 2)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1)启发动机的教学策略 (2)信息收集的教学策略 (3)引出新的想法的教学策略 (4)培养批判精神的教学策略 (5)发表结论的教学策略 3)提高学生主体学习质量的策略 (1)参与对话的阶段 (2)质疑的阶段 (3)对立、分化的阶段 (4)深入提问的阶段 1.体有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答:(1)教学方法除了运用不当的情况外,一般来说都应是合理的、科学的,都是教 师所掌握的教学技术:而教学行为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还是错误的。 (2)教学法是教师群体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师 个体的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教学方法由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组成,所有教学方法都有教学行为组成,但 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教学方法。 2.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1)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 (2)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可用的评价方式。 2、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体育教师怎样运用学法指导策略指导学生学习? 答:学法指导的策略 1)基本的学法指导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2)交待操作方法和步骤 (3)解决“思路障碍” (4)树立信心,大胆创新 2)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1)启发动机的教学策略 (2)信息收集的教学策略 (3)引出新的想法的教学策略 (4)培养批判精神的教学策略 (5)发表结论的教学策略 3)提高学生主体学习质量的策略 (1)参与对话的阶段 (2)质疑的阶段 (3)对立、分化的阶段 (4)深入提问的阶段 1.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答:(1)教学方法除了运用不当的情况外,一般来说都应是合理的、科学的,都是教 师所掌握的教学技术;而教学行为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还是错误的。 (2)教学法是教师群体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师 个体的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教学方法由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组成,所有教学方法都有教学行为组成,但 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教学方法。 2. 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 (2)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在活动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 (4)活动后,要讲学习和比赛等进行有机的捏合 3.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1)要依据体有课的目的与任务米选择教学法 (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5)根据各种体有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法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对体有教学的影响。 答:1.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教学信息数字化:教学媒体交互化:教材编制软件化: 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操作简便化:教学对象大众化:教学传播网络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 学管理与评估自动化)。 2.教学思维观念与方式的变革现代教有技术与现代(体有)教学论的结合与互动,不 仅最大的凸现了思维的一般品质,如广阔性、独立性、探索性、有序性、实践性等特征。 3.教学价值观念的变革:现代教有技术就是创新的产物,它是认得创造、综合力以及 想象力的对象化物,它反过来又促进者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从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出人的 价值。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不断修改与强化着人的价值观,体现到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等观念的形成并普遍成为教学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8分) 思考以下案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可行并进行分析。 案例1: 某年,在W省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女教师上小学五年纪的课,课中有个游戏,老师 给同学们的头上都带上动物的头饰,自然教师也戴了个小兔子的头饰,然后突然改变音调(与 刚才教学时的口气大相径庭)嗲声嗲气地说:“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好吗?”,同学看到女 教师如此这般,不知是受到感染,还是童气大发,也嗲声嗲气地回答道:“好-啊-” 分析: 这个教法错误是用错了对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已不属学生,用这样充
(3)在活动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 (4)活动后,要讲学习和比赛等进行有机的捏合 3.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1)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法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六、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答:1.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教学信息数字化;教学媒体交互化;教材编制软件化; 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操作简便化;教学对象大众化;教学传播网络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 学管理与评估自动化)。 2.教学思维观念与方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体育)教学论的结合与互动,不 仅最大的凸现了思维的一般品质,如广阔性、独立性、探索性、有序性、实践性等特征。 3.教学价值观念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创新的产物,它是认得创造、综合力以及 想象力的对象化物,它反过来又促进着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从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出人的 价值。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不断修改与强化着人的价值观,体现到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等观念的形成并普遍成为教学中的人(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8 分) 思考以下案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可行并进行分析。 案例 1: 某年,在 HN 省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女教师上小学五年纪的课,课中有个游戏,老师 给同学们的头上都带上动物的头饰,自然教师也戴了个小兔子的头饰,然后突然改变音调(与 刚才教学时的口气大相径庭)嗲声嗲气地说:“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好吗-?”,同学看到女 教师如此这般,不知是受到感染,还是童气大发,也嗲声嗲气地回答道:“好-啊-” 分析: 这个教法错误是用错了对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已不属学生,用这样充
满童稚的牧学方法应该是不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例外教学也使 人感到很幼稚。 案例2: 某年,在S省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上初一年级的短跑课,准备活动后,教师要 教学生蹲踞式起跑。 教学从讲解开始,教师讲道: “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大家好好听。听到‘各就位' 的口令后两脚依次踏于起跑器上,后腿膝跪地,两臂伸直约与肩同宽,两手四指并拢,与拇 指分开成人字形,虎口朝下手指接触地面。中心前移,肩与臂基本垂直地面。此时,头颈成 松与躯干约成一直线,静止不动听预备的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地抬臂,使股骨转子 高于肩轴,两点延长线与地面夹角约在1525度之间,重心前移使肩的投影点超过手支点5 公分,并缓慢地作一次深吸气,然后静止听鸣枪信号,这时应注意的是两脚掌应紧贴起跑器 抵足板:当听到鸣枪信号,前腿用力迅速蹬制直,后腿积极蹬离起跑器并马上向前摆出,注 意小腿防止后撩,同时两臂迅速前后大幅度地摆动,当蹬离前起跑器的一解间时,后蹬腿充 分伸直,后蹬角约35-30度之间,前摆的大腿与地面夹角约60-65度之间,大小腿夹角约小 于90度。头与躯干略成一条直线,眼看地面,前摆的臂手与头同高,后摆的上臂与前摆的 臂约成直线。” 同学刚开始很认真地听,但是在教师繁缛又晦涩的讲解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眼中的光芒 体有教师看到这样的的情景,心中生急,忍不住突然大碱了一声:“你们听懂了吗?”,同学 们吓了一跳,马上大声地回答道:“听懂了”。 分析: 这个教法的错误是用错了方法,学生学习蹲琚式起跑这个不复杂的动作,完全没有必要 进行这么细致甚至是繁缛的讲解,这时,讲解远不如一个示范来的生动明白,教师可以先做 一些各种姿势的快速起动练习,在学生感到乐趣并对快速起动有了一些体验和掌握了基本要 领后,再导入蹲踞式起跑。教学前先先做个正确示范,然后做个常见错误动作示范,随后, 让学生练习,教师在练习中重点地纠正一下错误动作即可。 案例3: 某年,在S别市区的一所名校的公开课上,一位女体育教师上初一年纪女生的排球课 教学内容是学习下手发球。教师在进行了下手发球的讲解后,就让学生分两队站在排球场的 两个端线上让学生进行发球练习,并在每次发球后都让发球过网的学生举手,但举手的总是 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初一的女生当面对成人的排球网,用正规比赛用的排球,在正规的比赛
满童稚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不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征,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例外教学也使 人感到很幼稚。 案例 2: 某年,在 GS 省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上初一年级的短跑课,准备活动后,教师要 教学生蹲踞式起跑。 教学从讲解开始,教师讲道: “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大家好好听。听到‘各就位’ 的口令后两脚依次踏于起跑器上,后腿膝跪地,两臂伸直约与肩同宽,两手四指并拢,与拇 指分开成人字形,虎口朝下手指接触地面。中心前移,肩与臂基本垂直地面。此时,头颈放 松与躯干约成一直线,静止不动听预备的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地抬臂,使股骨转子 高于肩轴,两点延长线与地面夹角约在 15-25 度之间,重心前移使肩的投影点超过手支点 5 公分,并缓慢地作一次深吸气,然后静止听鸣枪信号,这时应注意的是两脚掌应紧贴起跑器 抵足板;当听到鸣枪信号,前腿用力迅速蹬制直,后腿积极蹬离起跑器并马上向前摆出,注 意小腿防止后撩,同时两臂迅速前后大幅度地摆动,当蹬离前起跑器的一瞬间时,后蹬腿充 分伸直,后蹬角约 35-30 度之间,前摆的大腿与地面夹角约 60-65 度之间,大小腿夹角约小 于 90 度。头与躯干略成一条直线,眼看地面,前摆的臂手与头同高,后摆的上臂与前摆的 臂约成直线。” 同学刚开始很认真地听,但是在教师繁缛又晦涩的讲解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眼中的光芒, 体育教师看到这样的的情景,心中生急,忍不住突然大喊了一声:“你们听懂了吗?”,同学 们吓了一跳,马上大声地回答道:“听懂了”。 分析: 这个教法的错误是用错了方法,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这个不复杂的动作,完全没有必要 进行这么细致甚至是繁缛的讲解,这时,讲解远不如一个示范来的生动明白,教师可以先做 一些各种姿势的快速起动练习,在学生感到乐趣并对快速起动有了一些体验和掌握了基本要 领后,再导入蹲踞式起跑。教学前先先做个正确示范,然后做个常见错误动作示范,随后, 让学生练习,教师在练习中重点地纠正一下错误动作即可。 案例 3: 某年,在 SH 市区的一所名校的公开课上,一位女体育教师上初一年纪女生的排球课, 教学内容是学习下手发球。教师在进行了下手发球的讲解后,就让学生分两队站在排球场的 两个端线上让学生进行发球练习,并在每次发球后都让发球过网的学生举手,但举手的总是 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初一的女生当面对成人的排球网,用正规比赛用的排球,在正规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