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罐车发展方向 大型化发展 罐车新结构 罐体与底架连接结构 罐车的装卸性能 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三、罐车发展方向 ◼ 大型化发展 ◼ 罐车新结构 ◼ 罐体与底架连接结构 ◼ 罐车的装卸性能 ◼ 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1)大型化发展 轻油罐车为例:G50, 容积51m3,载重50t; G60,容积60m3,载重52t; G70,容积69.7m3,载重62t; GQ70,容积78.7m3,载重70t; c0
(1)大型化发展 轻油罐车为例: G50,容积51m3,载重50t; G60,容积60m3,载重52t; G70,容积69.7m3,载重62t; GQ70,容积78.7m3,载重70t;
(2)罐车新结构 锥形斜底罐体结构 锥形斜底罐体结构 该结构将罐体原“直圆柱形筒体”改为两个对称布置 的“维体”组成的斜底罐体,罐体底部呈浅“V”形,两端 高中间低,卸车时介质靠自重沿罐底斜面向中部聚液窝聚 集,从而消除两端积液,提高罐车卸净率。同时,该结构 在相同容积条件下,较“直筒形”结构能有效缩短车辆长 度,降低罐体自重和重心高度,有利于改善罐车动力学性 能,提高材料利用率
(2)罐车新结构 ◼ 锥形斜底罐体结构 锥形斜底罐体结构 该结构将罐体原“直圆柱形筒体”改为两个对称布置 的“锥体”组成的斜底罐体,罐体底部呈浅“V”形,两端 高中间低,卸车时介质靠自重沿罐底斜面向中部聚液窝聚 集,从而消除两端积液,提高罐车卸净率。同时,该结构 在相同容积条件下,较“直筒形”结构能有效缩短车辆长 度,降低罐体自重和重心高度,有利于改善罐车动力学性 能,提高材料利用率
无中梁牵枕结构 铁路罐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有中梁罐车 和无中梁罐车。G17、G60等老型罐车多采 用有中梁结构。罐体放置在底架上,通过罐 带(或压板)及上、下鞍结构将罐体与底架 连接成一体。因此车辆自重大、载重低。 为降低自重,提高载重,采用轻量化设 计理念,充分利用罐车罐体的强度及刚度, 罐体参与纵向力承载,去除罐车两枕梁间的 中梁,同时将两个“无中梁牵枕结构”与罐 体组焊成一体
◼ 无中梁牵枕结构 铁路罐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有中梁罐车 和无中梁罐车。G17、G60等老型罐车多采 用有中梁结构。罐体放置在底架上,通过罐 带(或压板)及上、下鞍结构将罐体与底架 连接成一体。因此车辆自重大、载重低。 为降低自重,提高载重,采用轻量化设 计理念,充分利用罐车罐体的强度及刚度, 罐体参与纵向力承载,去除罐车两枕梁间的 中梁,同时将两个“无中梁牵枕结构”与罐 体组焊成一体
(3)罐体与底架连接结构 罐体采用“组焊式 鞍座结构”,罐体与 底架间通过4个作用在 组焊式鞍座底板上的 压板结构及罐体中部 的上下鞍结构连成一 体。 “压板式”罐体与底架连接结
(3)罐体与底架连接结构 “压板式”罐体与底架连接结 构 罐体采用“组焊式 鞍座结构”,罐体与 底架间通过4个作用在 组焊式鞍座底板上的 压板结构及罐体中部 的上下鞍结构连成一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