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秦准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握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克 难奋进、砥砺前行,聚焦招商突破,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经 济发展稳中向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文旅产业快速 发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综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0.70亿元,同比 增长3.0%,占GDP比重7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16亿 元,同比增长82%,占GDP比重930%。 财政 全区财政总收入1946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10003亿元,同比増长11.2%。公共财政预 算支出7827亿元,同比下降78%,八大项支出73.58亿元, 同比下降3.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7亿元,同比增 长30.8%。 工业 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32亿元,同比增长 7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7599亿元,同比增长226% 重工业产值6633亿元,同比下降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利税总额10.81亿元,同比下降29,7%,利润总额7.02
- 1 - 2019 年秦淮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握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克 难奋进、砥砺前行,聚焦招商突破,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经 济发展稳中向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文旅产业快速 发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综合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158.8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7.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 80.70 亿元,同比 增长 3.0%,占 GDP 比重 7.0%;第三产业增加值 1078.16 亿 元,同比增长 8.2%,占 GDP 比重 93.0%。 财政 全区财政总收入 194.69 亿元,同比增长 9.1%,其中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 100.03 亿元,同比增长 11.2%。公共财政预 算支出 78.27 亿元,同比下降 7.8%,八大项支出 73.58 亿元, 同比下降 3.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1.17 亿元,同比增 长 30.8%。 工业 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42.32 亿元,同比增长 7.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 75.99 亿元,同比增长 22.6%; 重工业产值 66.33 亿元,同比下降 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利税总额 10.81 亿元,同比下降 29.7%,利润总额 7.02
亿元,同比下降463%。 建筑业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46家,其中一级资质25家, 级资质49家,三级及其他资质7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 产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19.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 198个,其中房地产项目35个、固定资产项目163个。完成 工业投资123亿元,同比下降42.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12699亿元,同比增长96% 贸易业 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4.28亿元,同比增 长60%。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41.04亿元,同比下 降1.8%;限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8.93亿元,同比增长63.4%。 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増长17.2%;粮油、食 品类增长8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1%;中西药品类 増长26.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9%。 对外经济 全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30058万美元,地方外贸进出口 额669.94亿元,服务贸易48340万美元。 教育 全区现有幼儿园91所,小学39所(含特殊教育学校2 所、民办小学3所),初中12所(含民办初中2所),高中 6所,职业学校1所,区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开放大学
- 2 - 亿元,同比下降 46.3%。 建筑业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 146 家,其中一级资质 25 家, 二级资质 49 家,三级及其他资质 72 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 产值 151.2 亿元,同比增长 19.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 198 个,其中房地产项目 35 个、固定资产项目 163 个。完成 工业投资 1.23 亿元,同比下降 42.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126.99 亿元,同比增长 9.6%。 贸易业 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4.28 亿元,同比增 长 6.0%。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541.04 亿元,同比下 降1.8%;限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8.93亿元,同比增长63.4%。 限额以上主要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增长 17.2%;粮油、食 品类增长 8.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4.1%;中西药品类 增长 26.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 4.9%。 对外经济 全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 30058 万美元,地方外贸进出口 额 669.94 亿元,服务贸易 48340 万美元。 教育 全区现有幼儿园 91 所,小学 39 所(含特殊教育学校 2 所、民办小学 3 所),初中 12 所(含民办初中 2 所),高中 6 所,职业学校 1 所,区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开放大学
各1所。 学前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向保障房片区集聚,一幼分 园佳营幼儿园正式招生办学;全区新创建1所省优质幼儿园, 省优占比在全市名列前茅;新增民办惠民园1所,新增民办 惠民学位270个。 1所小学成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3所小 学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2所小学成为“南 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校”;2所小学、3所幼儿园成为 “南京市随班就读实验学校”,1所初中、3所小学成为“南 京市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弹性离校”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 覆盖,受益学生多达11000余人,六所试点学校全部实现试 点服务升级,并全部获评“南京市弹性离校先进单位”;区 少年宫荣获“江苏省校外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一中初中男排、三中文昌女排双获世界冠军;南师附中 行知分校校园建设、教学管理面貌焕然一新,广获社会美誉 郑外、秦外两大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化抱团发展促优质 教育资源放大开启新篇章;市区共建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 实现高起点办学,年度招生分数线跻身全市前10名,各项 活动精彩纷呈,获省市各级比赛荣誉,迅速收获好口碑。中 高考成绩持续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为82.6%,绝大多数孩 子可以进入高校深造;中考高分段保持领先,钟英中学李闻 笛同学获得南京市中考第一名。 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8人保送本科,获世界、国家 省级技能大赛奖牌50余块,7个项目获自主创业引导资金
- 3 - 各 1 所。 学前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向保障房片区集聚,一幼分 园佳营幼儿园正式招生办学;全区新创建 1 所省优质幼儿园, 省优占比在全市名列前茅;新增民办惠民园 1 所,新增民办 惠民学位 270 个。 1 所小学成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3 所小 学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2 所小学成为“南 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校”;2 所小学、3 所幼儿园成为 “南京市随班就读实验学校”,1 所初中、3 所小学成为“南 京市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弹性离校”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 覆盖,受益学生多达 11000 余人,六所试点学校全部实现试 点服务升级,并全部获评“南京市弹性离校先进单位”;区 少年宫荣获“江苏省校外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一中初中男排、三中文昌女排双获世界冠军;南师附中 行知分校校园建设、教学管理面貌焕然一新,广获社会美誉; 郑外、秦外两大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化抱团发展促优质 教育资源放大开启新篇章;市区共建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 实现高起点办学,年度招生分数线跻身全市前 10 名,各项 活动精彩纷呈,获省市各级比赛荣誉,迅速收获好口碑。中 高考成绩持续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为 82.6%,绝大多数孩 子可以进入高校深造;中考高分段保持领先,钟英中学李闻 笛同学获得南京市中考第一名。 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8 人保送本科,获世界、国家、 省级技能大赛奖牌 50 余块,7 个项目获自主创业引导资金
在省职业学校综合评比中获一等奖第一名,为打造江苏省领 航学校再添筹码。 科技和人才 2019年通过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4家,孵化和引进企 业20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1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速 146%;新増科技顶尖专家4名(其中A类1名),新增创新 型企业家3名;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19人,区级高层次人 才60人;新増科创载体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7家; 11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年度省级绩效考核,优秀2家、良好7 家,优秀及良好家数均位列全市第二;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 162家,新增孵化器毕业企业18家;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 额6592亿元;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获得2019 南京创新周优秀组织奖,创新周绩效满分;先后6次组团出 访生根国家,实现2个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挂牌,建立 孵化器、加速器、海外联络站和创新中心6家,出访累计签 约50项,已组织207场对接活动和会谈,接待57批次生根 国家政府、机构、企业代表团回访。 旅游 秦淮区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城景一体、主客共享的全 域旅游发展道路,成为城市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样板。 2019年9月,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区完成旅游 总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3%,景区景点经营收入2.55 亿元,同比增长22%,接待游客6702.7万人次,同比增长 2180%。“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案例在全国150个
- 4 - 在省职业学校综合评比中获一等奖第一名,为打造江苏省领 航学校再添筹码。 科技和人才 2019 年通过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 4 家,孵化和引进企 业 201 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 12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速 14.6%;新增科技顶尖专家 4 名(其中 A 类 1 名),新增创新 型企业家 3 名;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 19 人,区级高层次人 才 60 人;新增科创载体国家级 1 家、省级 5 家、市级 7 家; 11 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年度省级绩效考核,优秀 2 家、良好 7 家,优秀及良好家数均位列全市第二;新增孵化器在孵企业 162 家,新增孵化器毕业企业 18 家;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 额 65.92 亿元;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家;获得 2019 南京创新周优秀组织奖,创新周绩效满分;先后 6 次组团出 访生根国家,实现 2 个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挂牌,建立 孵化器、加速器、海外联络站和创新中心 6 家,出访累计签 约 50 项,已组织 207 场对接活动和会谈,接待 57 批次生根 国家政府、机构、企业代表团回访。 旅游 秦淮区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城景一体、主客共享的全 域旅游发展道路,成为城市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样板。 2019 年 9 月,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区完成旅游 总收入 672 亿元,同比增长 13%,景区景点经营收入 2.55 亿元,同比增长 22%,接待游客 6702.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1.8%。“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案例在全国 150 个
推荐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 例”之首,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优秀案例。2019年超过10 批入镜旅行商踩线团到我区实地踩线,累计人数超过200人。 文化 全区组织举办了第33届秦淮灯会亮灯仪式,成功举办 匠心匠艺”、“第二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跟我一起来传 承”、“光影里的秦淮”、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振兴传 统节日等系列活动;第12届“和谐大戏园”系列活动、第33 届“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第25届“都市文化 节”系列活动,全区开展“文化惠民直通车”品牌文化活动和各 类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达到2360场次,惠及群众达18万人次。 我区50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通过验收,综合文化服 务中心建成率已达100%,实现全覆盖创建目标。全年通过 56家“转角·遇见”文化休闲空间建设,新增人均拥有公共文 化设施面积为31782平方米。区图书馆全年开展各类阅读活 动达144场次,惠及群众5111人次,“游见秦淮”系列活动, 在南京市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取一等奖。 12个街道共开展“书香秦淮”为主题全民阅读活动1415场次, 参与群众达63461人次。“秦淮灯会:立足传统巧创新活态 传承促发展”被中宣部学习平台转发;完成全区市级文保、 般不可移动文物消险修缮工程14处。24个非遗项目入选市 四批项目,市级项目增加到36项,在全市排名第一;13个 项目入选区五批项目,全区非遗项目由80项增加至93项; 新增9所特色校园。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被推荐为省文化和
- 5 - 推荐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19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 例”之首,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优秀案例。2019 年超过 10 批入镜旅行商踩线团到我区实地踩线,累计人数超过 200 人。 文化 全区组织举办了第 33 届秦淮灯会亮灯仪式,成功举办 “匠心匠艺”、“第二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跟我一起来传 承”、“光影里的秦淮”、向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振兴传 统节日等系列活动;第 12 届“和谐大戏园”系列活动、第 33 届“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第 25 届“都市文化 节”系列活动,全区开展“文化惠民直通车”品牌文化活动和各 类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达到 2360 场次,惠及群众达 18 万人次。 我区 50 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通过验收,综合文化服 务中心建成率已达 100%,实现全覆盖创建目标。全年通过 56 家“转角•遇见”文化休闲空间建设,新增人均拥有公共文 化设施面积为 31782 平方米。区图书馆全年开展各类阅读活 动达 144 场次,惠及群众 5111 人次,“游见秦淮”系列活动, 在南京市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取一等奖。 12 个街道共开展“书香秦淮”为主题全民阅读活动 1415 场次, 参与群众达 63461 人次。“秦淮灯会:立足传统巧创新 活态 传承促发展”被中宣部学习平台转发;完成全区市级文保、一 般不可移动文物消险修缮工程 14 处。24 个非遗项目入选市 四批项目,市级项目增加到 36 项,在全市排名第一;13 个 项目入选区五批项目,全区非遗项目由 80 项增加至 93 项; 新增 9 所特色校园。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被推荐为省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