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 彻落实“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总 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基调,统筹做好招 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 工作,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 取得全面进步 、综合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47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 产业完成增加值32.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增 加值240.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8.02 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9:51.1:42。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495元,比上年增长 16.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755美元。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3.52亿元, 同比增长2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2亿元,同比 增长16.3%,其中税收收入为26.5亿元,增长19.9%,占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税种:增 值税(25%含菅改增)、营业税、企业所得税(40%)、个人所
1 2014 年金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 彻落实“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总 体要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和主基调,统筹做好招 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 工作,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 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471.48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3.1%。其中,第 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32.56 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完成增 加值 240.9 亿元,增长 13.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198.02 亿元,增长 13.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 6.9:51.1:42。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4495 元,比上年增长 16.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 13755 美元。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 123.52 亿元, 同比增长 2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0.12 亿元,同比 增长 16.3%,其中税收收入为 26.5 亿元,增长 19.9%,占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 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税种:增 值税(25%含营改增)、营业税、企业所得税(40%)、个人所
得税(40%),分别完成4.87亿元,6.31亿元、2.89亿元和 1.46亿元,同比增长24.8%、21.8%、27%和21.8 经济活力继续增强。全市新增民营企业1195家,同比 增长25.3%,新增个体工商户3526户,同比增长19.1%,民 菅企业新增注册资本65.38亿元,同比增长39.1%,个体工 商户新增注册资本7.57亿元,同比增长57.4%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稳增。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6 亿元,同比增长8.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56亿元,可比 价增长4.6‰。全市小麦单产360.2公斤,较上年增加5.4公 斤,实现“十一连增”,水稻单产644公斤,全市稻麦周年 单产达1004.2公斤,较上年提高4.1公斤,粮食生产连续 两年实现亩产“吨粮”目标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2014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万吨 27.55 2.6 #夏粮产量 万吨 秋粮产量 万吨 -3.0 油料产量 万吨 0.83 肉类产量 0.2 #禽肉产量 万吨 3.22 3.2 水产品产量 万吨 4.17 7.5 禽蛋产量 1.0 茶叶产量 万吨 0.21 1.1 水果产量 万吨 0.87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
2 得税(40%),分别完成 4.87 亿元,6.31 亿元、2.89 亿元和 1.46 亿元,同比增长 24.8%、21.8%、27%和 21.8%。 经济活力继续增强。全市新增民营企业 1195 家,同比 增长 25.3%,新增个体工商户 3526 户,同比增长 19.1%,民 营企业新增注册资本 65.38 亿元,同比增长 39.1%,个体工 商户新增注册资本 7.57 亿元,同比增长 57.4%。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稳增。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2.16 亿元,同比增长 8.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32.56 亿元,可比 价增长 4.6%。全市小麦单产 360.2 公斤,较上年增加 5.4 公 斤,实现“十一连增”,水稻单产 644 公斤,全市稻麦周年 单产达 1004.2 公斤,较上年提高 4.1 公斤,粮食生产连续 两年实现亩产“吨粮”目标。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14 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7.55 -2.6 #夏粮产量 万吨 8.17 -1.6 秋粮产量 万吨 19.38 -3.0 油料产量 万吨 0.83 -3.5 肉类产量 万吨 5.65 0.2 #禽肉产量 万吨 3.22 3.2 水产品产量 万吨 4.17 7.5 禽蛋产量 万吨 1.05 1.0 茶叶产量 万吨 0.21 -1.1 水果产量 万吨 0.87 0.7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
1.05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45 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社46家,其中国家级4家。家庭农 场达540家,其中创成市级示范30家。新增常州市级农业 龙头企业9家,总数达17家。金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成为 常州市首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填补了常州地区空白,后 渎特种水产养殖场成为全省第六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终 结了我市河蟹借道出口的历史。品牌建设力度加大,金坛雀 舌、茅山青锋、金坛大米成为农业部“名特优新”农产品 金坛雀舌“百乌朝凤”获农业部包装创意优秀奖。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喜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801.48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7.9 亿元,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6%,全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6.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 长16.8%。全年工业用电量4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 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全市四大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共 完成产值780.24亿元,同比增长22.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 重为97.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化工及新 材料和光伏新能源业,分别实现产值226.66亿元,299.11 亿元、13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16.7%和35.5%, 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120.71亿元,同比下降1.2%
3 1.05 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 2 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645 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社 46 家,其中国家级 4 家。家庭农 场达 540 家,其中创成市级示范 30 家。新增常州市级农业 龙头企业 9 家,总数达 17 家。金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成为 常州市首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填补了常州地区空白,后 渎特种水产养殖场成为全省第六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终 结了我市河蟹借道出口的历史。品牌建设力度加大,金坛雀 舌、茅山青锋、金坛大米成为农业部“名特优新”农产品, 金坛雀舌“百鸟朝凤”获农业部包装创意优秀奖。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喜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801.48 亿元,同比增长 21.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367.9 亿元,同比增长 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46%,全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6.9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 长 16.8%。全年工业用电量 45.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6%。 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全市四大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共 完成产值 780.24 亿元,同比增长 22.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 重为 97.3%,同比提高 0.5 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化工及新 材料和光伏新能源业,分别实现产值 226.66 亿元,299.11 亿元、133.7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0.5%、16.7%和 35.5%, 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 120.71 亿元,同比下降 1.2%
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 入802.65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利税93.69亿元,利 润6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30.9%,规模以上工业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26.5%。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66.96 亿元,同比增长29.2%,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2395.77 万平方米和95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和41.2%。新 增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7项、二级资质8项、三级资质4项 专业承包一级资质6项、二级资质9项、三级资质23项 劳务企业5项;一体化一级资质3项、二级资质1项、三级 资质2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99亿 元,同比增长25.5%,其中 、三产分别完成投资1.83 亿元、188.32亿元和78.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23.7% 和29.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7:70:29.3。高新技术产 业全年完成投资63.03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5%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在建亿元项目109个,比上年 增加35个,完成投资159.11亿元,同比增长28.2%。年产 30万辆乘用车、总投资85亿元的众泰汽车整车项目全面开 工建设,港华燃气储气库、苏格达斯铝合金、亿晶光电100MW
4 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 入 802.65 亿元,同比增长 19.8%,实现利税 93.69 亿元,利 润 63.7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0%和 30.9%,规模以上工业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 26.5%。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266.96 亿元,同比增长 29.2%,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 2395.77 万平方米和 953.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3.4%和 41.2%。新 增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7 项、二级资质 8 项、三级资质 4 项; 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6 项、二级资质 9 项、三级资质 23 项; 劳务企业 5 项;一体化一级资质 3 项、二级资质 1 项、三级 资质 2 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68.99 亿 元,同比增长 25.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投资 1.83 亿元、188.32 亿元和 78.8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5.6%、23.7% 和 29.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 0.7:70:29.3。高新技术产 业全年完成投资 63.03 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 33.5%。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在建亿元项目 109 个,比上年 增加 35 个,完成投资 159.11 亿元,同比增长 28.2%。年产 30 万辆乘用车、总投资 85 亿元的众泰汽车整车项目全面开 工建设,港华燃气储气库、苏格达斯铝合金、亿晶光电 100MW
渔光一体光伏电站、顺丰铝业等项目推进顺利,埃马克高端 机床、晨风高档服装制造、隆英特钢、南方光纤等项目竣工 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6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176.84 亿元,同比增长11.5%;乡村实现零售总额20.77亿元,同 比增长12.2%。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8.88 亿元,同比增长12.3%;零售业150.37亿元,增长12%;住 宿业0.96亿元,增长0.9%;餐饮业17.4亿元,增长10.3% 传统消费居于主导。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销售 额中,吃、穿类传统商品销售额47.47亿元,同比增长7.3%, 占销售总额的31.6%;汽车类为我市消费品市场消费热点, 销售额为10.71亿元,增长22.1‰;金银珠宝类消费呈现回 落态势,实现零售额1.42亿元,同比下降17.9%。 六、开放型经济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组织上海经贸活动周金坛专题 活动、金坛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 动,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家,增资6家,累计新增协 议注册外资1.36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亿美元
5 渔光一体光伏电站、顺丰铝业等项目推进顺利,埃马克高端 机床、晨风高档服装制造、隆英特钢、南方光纤等项目竣工 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6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176.84 亿元,同比增长 11.5%;乡村实现零售总额 20.77 亿元,同 比增长 12.2%。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28.88 亿元,同比增长 12.3%;零售业 150.37 亿元,增长 12%;住 宿业 0.96 亿元,增长 0.9%;餐饮业 17.4 亿元,增长 10.3%。 传统消费居于主导。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销售 额中,吃、穿类传统商品销售额 47.47 亿元,同比增长 7.3%, 占销售总额的 31.6%;汽车类为我市消费品市场消费热点, 销售额为 10.71 亿元,增长 22.1%;金银珠宝类消费呈现回 落态势,实现零售额 1.42 亿元,同比下降 17.9%。 六、开放型经济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组织上海经贸活动周金坛专题 活动、金坛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 动,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15 家,增资 6 家,累计新增协 议注册外资 1.36 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 1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