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9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紧扣“八 大突破”年度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民生福祉不 断增进,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进步 、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929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627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63.15亿元,增 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1344亿元,增长47%。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69523元,增长60%
1 2019 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9 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紧扣“八 大突破”年度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民生福祉不 断增进,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进步。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39.29 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62.70 亿元,增长 3.6%;第二产业增加值 1363.15 亿元,增 长 8.0%;第三产业增加值 1413.44 亿元,增长 4.7%。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 69523 元,增长 6.0%
地区生产总值 70000 64680 6187 人6000 56623 313929300地包 均地区生产 292304 2788.78 41403 2500 2539.57 36819 32384 2000 8719 区生产总 27179 1829.04 总 21310 1422.1161875 1500值 1201.79 1000 948.50 元 10000 830.88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 构调整为11.6:43.4:45.0;二是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三 驾马车”中的首要因素,消费贡献率为51.0%;三是创新成 效显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5%; 四是绿色发展不断深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 1.2%。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向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 生实名调查登记率100%。高校毕业生期末就业率稳定在98% 以上。举办创业咖啡、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50 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市积极落 实鼓励全民创业新政“28条”,全年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
2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 构调整为 11.6:43.4:45.0;二是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三 驾马车”中的首要因素,消费贡献率为 51.0%;三是创新成 效显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40.5%; 四是绿色发展不断深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 1.2%。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向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6.2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 生实名调查登记率100%。高校毕业生期末就业率稳定在98% 以上。举办创业咖啡、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 50 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市积极落 实鼓励全民创业新政“28 条”,全年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 18618 21310 27179 32384 36819 41403 44757 51617 56623 61871 64680 69523 830.88 948.50 1201.79 1422.16 1618.75 1829.04 1987.19 2303.52 2539.57 2788.78 2923.04 3139.29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亿 元 ) 人 均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元 ) 地区生产总值
27亿元,帮扶自主创业1.78万人,带动就业634万人。全 市新增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13家。 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激发营造干事 创业氛围,大众创业成效显著,小微企业增长迅速,经济发 展活力凸显。全市新增规上企业420家,其中工业144家、 建筑业13家、批零业131家、住餐业13家、房地产30家 服务业89家。小微企业新发展79517户,新增资金总额4661 亿元,新增从业人员131209人。资本在500万以下的企业 2084户,占新发展总数的253%,新增资金360.0亿元,占 新增资金总额的772%。个体工商户59433户,占新发展总 数的747%,新增从业人员96163人,占新增从业人员总数 的73.3%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99%,衣着类上涨1.3%, 居住类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教育文化 和娱乐类上涨29%,医疗保健类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 涨27%;交通和通信类下跌0.2%。食品中,粮食上涨0.8%, 食用油上涨3,2%,鲜菜上涨7.9%,畜肉类上涨284%,水 产品上涨1.3%,蛋类上涨69%,鲜瓜果上涨120%。全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 0.1%
3 2.7 亿元,帮扶自主创业 1.78 万人,带动就业 6.34 万人。全 市新增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 13 家。 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激发营造干事 创业氛围,大众创业成效显著,小微企业增长迅速,经济发 展活力凸显。全市新增规上企业 420 家, 其中工业 144 家、 建筑业 13 家、批零业 131 家、住餐业 13 家、房地产 30 家、 服务业 89 家。小微企业新发展 79517 户,新增资金总额 466.1 亿元,新增从业人员 131209 人。资本在 500 万以下的企业 20084 户,占新发展总数的 25.3%,新增资金 360.0 亿元,占 新增资金总额的 77.2%。个体工商户 59433 户,占新发展总 数的 74.7%,新增从业人员 96163 人,占新增从业人员总数 的 73.3%。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 9.9%,衣着类上涨 1.3%, 居住类上涨 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1.3%,教育文化 和娱乐类上涨 2.9%,医疗保健类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 涨 2.7%;交通和通信类下跌 0.2%。食品中,粮食上涨 0.8%, 食用油上涨 3.2%,鲜菜上涨 7.9%,畜肉类上涨 28.4%,水 产品上涨 1.3%,蛋类上涨 6.9%,鲜瓜果上涨 12.0%。全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升 0.1%
连云港市CPI八大类指数情况 项目名称 2019年同比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食品烟酒 二、衣着 101.3 三、居住 101.6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3 五、交通和通信 99.8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9 七、医疗保健 100.0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6.90 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291.91亿元, 增长1.3%;林业产值12.09亿元,增长4.9%;牧业产值105.90 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195.88亿元,增长4.3%;农林 牧渔服务业产值51.07亿元,增长4.7%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5884 万亩,比上年微增0.18万亩,增长0.02%粮食总产量366.56 万吨,增长0.7%。其中,夏粮总产为143.20万吨,比上年增 加2.08万吨,增长1.5%;秋粮总产为223.36万吨,比上年 增加0.45万吨,增长0.2%。粮食作物亩产为483.06公斤, 比上年增加3.22公斤,增长0.7%。其中,夏粮亩产为391.23
4 连云港市 CPI 八大类指数情况 项目名称 2019 年同比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0 一、食品烟酒 109.9 二、衣着 101.3 三、居住 101.6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3 五、交通和通信 99.8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9 七、医疗保健 100.0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7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56.90 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 3.6%。其中,农业产值 291.91 亿元, 增长 1.3%;林业产值 12.09 亿元,增长 4.9%;牧业产值 105.90 亿元,增长 8.8%;渔业产值 195.88 亿元,增长 4.3%;农林 牧渔服务业产值 51.07 亿元,增长 4.7%。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 758.84 万亩,比上年微增 0.18 万亩,增长 0.02%。粮食总产量 366.56 万吨,增长 0.7%。其中,夏粮总产为 143.20 万吨,比上年增 加 2.08 万吨,增长 1.5%;秋粮总产为 223.36 万吨,比上年 增加 0.45 万吨,增长 0.2%。粮食作物亩产为 483.06 公斤, 比上年增加 3.22 公斤,增长 0.7%。其中,夏粮亩产为 391.23
公斤,比上年增加3.57公斤,增长0.9%;秋粮亩产为568.6 公斤,比上年增加3.76公斤,增长0.7%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特色农产 品稳步増长,农业发展保持平稳,棉花、油料产量增幅均在 2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占比提高到20.9%。新增国家级农 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创历年新高。省 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稻渔综合种养,优质葡萄、 淮山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向好,种养效益和农产品质 量显著提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换挡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75590亿元,增长9.5%,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全市在 统的33个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 为606%六大主导行业完成产值202831亿元,增长97%, 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中高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 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76%。启动建设“中华药港”, 大批医药产业项目加速集聚,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医药技 术大会,恒瑞、豪森、天晴、康缘四大药企跻身中国医药创 新力前五强,恒瑞医药成为国内医药第一股,市值接近4000
5 公斤,比上年增加 3.57 公斤,增长 0.9%;秋粮亩产为 568.6 公斤,比上年增加 3.76 公斤,增长 0.7%。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特色农产 品稳步增长,农业发展保持平稳,棉花、油料产量增幅均在 2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占比提高到 20.9%。新增国家级农 业龙头企业 2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9 家,创历年新高。省 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稻渔综合种养,优质葡萄、 淮山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向好,种养效益和农产品质 量显著提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换挡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755.90 亿元,增长 9.5%,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一位。全市在 统的 33 个行业大类中,20 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 为 60.6%。六大主导行业完成产值 2028.31 亿元,增长 9.7%, 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中高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 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 37.6%。启动建设 “中华药港”, 一大批医药产业项目加速集聚,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医药技 术大会,恒瑞、豪森、天晴、康缘四大药企跻身中国医药创 新力前五强,恒瑞医药成为国内医药第一股,市值接近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