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道德经》第一次提出了天的起源的问题, 认为最根本的是“先天而生”的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自然”与“人生”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辩: “致虚”、“守静”、“归根”、“复命” 主张以虚心宁静的态度,来随顺天地万物 的自然变化
《道德经》第一次提出了天的起源的问题, 认为最根本的是“先天而生”的道 “自然”与“人生”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辩: “致虚”、“守静”、“归根”、“复命” 主张以虚心宁静的态度,来随顺天地万物 的自然变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庄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与人的心性统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孟子 庄子 天与人的心性统一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汉儒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天人感应 天赋予人以吉凶祸福 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天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 天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
中医天人观的思想基础 汉儒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天人感应 天赋予人以吉凶祸福 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天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 天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游充通大淫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天人合一 医学内涵 天文学内涵 小宇宙(人体) 生命过程 类比 大宇宙(天地) 自然过程
医学内涵 天人合一 天文学内涵 小宇宙(人体) 生命过程 大宇宙(天地) 自然过程 类比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上游充通大淫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人天同构 人天同类人天同象 人天同数 天圆地方 头圆逆卡生命相通而车感的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线 自然节律是与天文、 月月 共同律则 的内康功能 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 雷电 音月 例:借助对天动地静的病节律 四时 四赋 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機制像未动的胃、大肠公肠 五音 五朋 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腳不 冬夏 寒热 藏;火象地静的心、于旺春、心主夏、肺主 肺、啡为藏, 阴阳 夫甚 主藏而怀羰、 肾主冬( 四季) 肝晨,心主日中,肺 人的存在与自然 主日入,肾主夜半(昼 存在的统一性 夜)
人天同构 人天同类 人天同象 人天同数 天圆地方 头圆足方 日月 双目 雷电 音声 四时 四肢 五音 五脏 冬夏 寒热 阴阳 夫妻 · · · · · · 人的存在与自然 存在的统一性 由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藏 的内藏功能 例: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 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 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而不 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 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 天地与生命 相通而互感的 共同律则 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 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人体自然节律是与天文、 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 病理节律 例: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 秋、肾主冬 (四季) 肝主晨,心主日中,肺 主日入,肾主夜半 (昼 夜)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