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一《庄子秋水 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辯牛马” 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 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 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 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 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 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 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导入新课 • 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 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 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 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 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 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 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 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 鹏之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 『庄子』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用 法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观和人 生观 3、把握文章想象丰富、用寓言说理的特 4、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
1、掌握课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用 法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观和人 生观 3、把握文章想象丰富、用寓言说理的特 色 4、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 学习目标
口重点 口」、“理解本文以髙言旼事设喻来说明道理 的方法 口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 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口3.培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能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口4、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 由和应区分“小大之辨”的观点,最后理解 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 想;
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 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 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培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能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 4、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 由和应区分“小大之辨”的观点,最后理解 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 想;
庄子(约前369-前6) 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 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 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在 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 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 子 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 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 , 时期 人,著 名的 ,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 为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 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 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 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 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周 战国 宋国蒙 道家学派 “老庄” 清静无为 思想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