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第2页 §3.概述 钢结构设计方法变迁 ■1957年以前:采用总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计 算法 1957~1974:采用三个系数的极限状态计算 法 ●1974~1988:采用以结构极状态为依据,进 行多系数分析,用单一的系数表示的容许应力 计算法 ·88~至今: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 计法
第2页 §3.1 概 述 钢结构设计方法变迁—— 1957年以前 :采用总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计 算法 1957~1974:采用三个系数的极限状态计算 法 1974~1988:采用以结构极状态为依据,进 行多系数分析,用单一的系数表示的容许应力 计算法 88~至今: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 计法
第3页 §3.概述 1.结构—由不同受力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外部 作用的骨架。 2.结构设计(计算)目的一保证结构的构件以及连接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的要求,使结构建成后能够满足各项预定功能的要求。 (即必须足够可靠、经济合理)
第3页 1.结构——由不同受力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外部 作用的骨架。 2.结构设计(计算)目的——保证结构的构件以及连接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的要求,使结构建成后能够满足各项预定功能的要求。 (即必须足够可靠、经济合理)。 §3.1 概 述
第4页 §3.概述 3.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的功能有: (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 的整体稳定性。 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第4页 3.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的功能有: (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 的整体稳定性。 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3.1 概 述
第5页 §3.概述 4.结构可靠性: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总称。 5.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50年),规定的条件 (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完成 预定功能的概率
第5页 4.结构可靠性: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总称。 5.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50年),规定的条件 (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完成 预定功能的概率。 §3.1 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