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 与 民族心理 张同道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 与 民族心理 张同道
一般角何种艺本样式都以待定 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 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 美心理的凝聚 那么,新诗是否完成了审 特殊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 呢? 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一般 特殊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 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 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 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 美心理的凝聚 那么,新诗是否完成了审 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 呢? 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中国诗歌的基本规律:体制起自民间, 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转 然而,新诗是个诞坐不是本 折体演进,而是文学革命的结果。先 它不是古典诗歌的自然延伸,而天 是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 不 足 种诗歌形式。 对中国古典诗歌 ●●● 照 新诗不是由民间到文士,而是由知识分 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
对 照 中国诗歌的基本规律:体制起自民间, 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诞生不是本 体演进,而是文学革命的结果。 它不是古典诗歌的自然延伸,而 是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一 种诗歌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 新诗不是由民间到文士,而是由知识分 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 转 折 先 天 不 足 ? 然而,新诗是个例外
特点 代表人物 创生期 胡适第一个尝试者 源头一外国诗 自由体 郭沫若开阔新气象 白话诗 刘半农、刘大白 句意理解 另一种选择 “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 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78) “并非欧化得一统天下”(P,78)
创 生 期 “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 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P.78) 胡适第一个尝试者 代表人物 源头—外国诗 自由体 白话诗 “并非欧化得一统天下” (P.78) 特点 刘半农、刘大白 句意理解 另一种选择 郭沫若开阔新气象
围绕着诗歌体制问题 20年代一关于格律诗 四次 大规 陆志苇/闻一多、徐志摩 模的 30年代关于大众化 理论 (三-3、4、5、6、7 讨论 李季阮章竞/戴望舒、艾青 与创 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 作实 (三-8、9、10、11) 验 穆旦等/冯至、卞之琳 50年代关于新格律诗体
四次 大规 模的 理论 讨论 与创 作实 验 (一-7) 围绕着 诗歌体制 问题 20年代 –关于格律诗 (二) 50年代-关于新格律诗体 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 (三-8、9、10、11) 30年代-关于大众化 (三-3、4、5、6、7) 陆志苇 / 闻一多、徐志摩 李季阮章竞 / 戴望舒、艾青 穆旦等 / 冯至、卞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