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导学案 主备人:李艳举审核人:马占龙 授课时间: 导学目的: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导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导学难点:1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2、多角度分析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导法:讲读法,问答法 导学时数:两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16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老师导入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反革命搭建了舞台,小说为英 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巳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 义》时,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 史天空,深入认识曹操的形象 、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三国演义》描写了上百次战争有虚有实 有详有略,堪称“军事文学”之王
《曹操献刀》导学案 主备人:李艳举 审核人:马占龙 授课时间: 导学目的: 1、 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 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 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4、 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导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导学难点:1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2、多角度分析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导法:讲读法,问答法 导学时数:两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 16 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 老师导入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 、“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反革命搭建了舞台,小说为英 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巳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 义》时,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 史天空,深入认识曹操的形象。 二、 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三国演义》描写了上百次战争有虚有实、 有详有略,堪称“军事文学”之王
(一)1.作者是 名,号 小说家。《三国 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小说。 2.小说的思想倾向是。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有所诋 毁,把 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刘备,字,人称, 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 一特点的情节是 。此外他还具有 等性格特点。 4.关羽,字 ,被曹操封为 _,使一把,骑」 马 是他的主要特点, 等情节表现 其勇, 表现其“义” 5.张飞,字 使用的兵器是,被吕布称为 6.周瑜,字 ,东吴 (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 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 7.曹操,字 小字 自封汉相,是 形象,为人 ,惯用 ,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 8.“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他的字是 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9.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那次战役是 10.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绝 绝 绝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1桃园三结义 2怒鞭督邮: 3千里走单骑 4过五关斩六将: 5跃马过檀溪 6.草船借箭: 7群英会: 8巧授连环计
(一)1. 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三国 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 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 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 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 4. 关羽,字_____、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_ _____马,___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 其勇,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5. 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6. 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 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 7. 曹操,字_________,小字____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____形象,为人_ ______,惯用___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称赞的是_______,他的字是_______ _,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基础的那次战役是___________。 10. 被称“三绝”的分别是:_____绝________,____绝________,___绝_____ ____。 (二)、 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 ⒉怒鞭督邮:_________________ ⒊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 ⒋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 ⒌跃马过檀溪:_____________ ⒍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 ⒎群英会:_________________ ⒏巧授连环计:________________
9.三气周瑜: 10.割须弃袍 11七擒孟获 12木牛流马 13辕门射戟: 14智料华容道: 15单骑救主 16.义释严颜: 17智取瓦口隘 18拔箭啖睛 19.舌战群儒: 20.挂印封金 21.火烧连营七百里 所诋毁 (三)、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人物: ,性格特点: 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人物: ,性格特点 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 ,性格特点 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人物: 性格特点 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人物: ,性格特点: 6.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 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 ,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字词学习 学生板书自查结果
⒐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 ⒑割须弃袍:__________________ ⒒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 ⒓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___ ⒔辕门射戟:_______________ ⒕智料华容道:________________ ⒖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 ⒗义释严颜:__________________ ⒘智取瓦口隘:_____________ ⒙拔箭啖睛:__________________ ⒚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 ⒛挂印封金:__________________ 21.火烧连营七百里:________ 所诋毁。 (三)、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人物: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 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过程 (一)字词学习 学生板书自查结果
骁骑散讫马羸急掣宝刀操惶遽县令熟视曹操屏退左 右 (二)梳理情节 学生速读,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概括故事梗概 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 曹操奇谋借宝刀 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 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三)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1)借刀:一兔费资源站:http:/ (2)献刀 (3)路遇陈宫 (4)错杀伯奢 2、总结 本文中曹操形 象
骁骑 散讫 马羸 急掣宝刀 操惶遽 县令熟视曹操 屏退左 右 (二) 梳理情节 学生速读,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1、概括故事梗概 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 曹操奇谋借宝刀 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 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三)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1) 借刀: -免费资源站:http:// (2) 献刀 (3) 路遇陈宫 (4) 错杀伯奢 2、 总结 本文中曹操形 象: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 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四、探究讨论 根据本章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 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 第二课时 拓展阅读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 辩证评价 多元分析曹操形象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学生分成三小组自主探究 硏读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二回《曹孟 德大战吕布》 硏读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横槊赋诗》、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 研读第五十八回《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八回 《传遗命奸雄数终》 1、三组学生分别展演组内研讨成果 2、小组辩论:曹操的“奸雄”与“英雄”形象。(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3、引导关注《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阅读“课前提示”中“作者到……实质
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 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四、探究讨论 根据本章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 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 第二课时 拓展阅读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 辩证评价 一、 多元分析曹操形象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学生分成三小组自主探究 研读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二回《曹孟 德大战吕布》 研读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横槊赋诗》、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 台》 研读第五十八回《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八回 《传遗命奸雄数终》 1、三组学生分别展演组内研讨成果 2、小组辩论:曹操的“奸雄”与“英雄”形象。(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3、引导关注《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① 阅读“课前提示”中“作者到……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