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序
1 《贝多芬传》序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序”这种文体,初步掌握 “序”的内容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贝多芬传》或贝多芬的 有关经历,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确立自己 的人生理想。 3理解并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2 ◼ 教学目的 ◼ 1.引导学生了解“序”这种文体,初步掌握 “序”的内容。 ◼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贝多芬传》或贝多芬的 有关经历,感悟贝多芬的伟大人格,确立自己 的人生理想。 ◼ 3.理解并把握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m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后再解读课文 2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 感 教学手法 合作—以求资源共享 自主——提前了解人物,主动思维 探究——研读课文
3 ◼ 教学重点 ◼ 1.了解贝多芬后再解读课文。 ◼ 2.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的审美情 感。 ◼ 教学手法 ◼ 合作——以求资源共享。 ◼ 自主——提前了解人物,主动思维。 ◼ 探究——研读课文
作家与作品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 夫》等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啰罗兰1944年年底寂寞地辞世,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幸运的 是,在他告别人世之前看到了巴黎的解放。 在纳粹魔焰最烈的时候,他能登高一呼,号召欧洲知识分子,走上街头, 保卫文 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当时他被看做是知识界的精神领 袖,欧洲 知识界的“良心”。纳粹占领法国时,他隐居巴黎乡下,写了两部书。 部是 回忆录和日记片段》 部非常别致的回忆录;另一部是关于贝多芬 YAPEE在谈罗曼·罗兰时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又说他是俄罗斯式 的法国作 家
4 作家与作品 ◼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 夫》等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944年年底寂寞地辞世,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幸运的 是,在他告别人世之前看到了巴黎的解放。 在纳粹魔焰最烈的时候,他能登高一呼,号召欧洲知识分子,走上街头, 保卫文 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当时他被看做是知识界的精神领 袖,欧洲 知识界的“良心”。纳粹占领法国时,他隐居巴黎乡下,写了两部书。 一部是《 回忆录和日记片段》——一部非常别致的回忆录;另一部是关于贝多芬 的。 YAPEE在谈罗曼•罗兰时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又说他是俄罗斯式 的法国作 家
后一句是很有见地的话。我想到罗曼·罗兰,也是喜欢拿他和19世 纪俄国 些著名作家进行比较。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实在 有许多共同的特 征。不过,我更倾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看到人, 尊重人,捍卫 人类的文化,关键时能够挺身而出,不是埋头书斋——这和中国 现代的一些有人 文色彩的作家是有些不同的,如沈从文等。当然时势不同,国情 不一,文化背景 也相差太大,这样比较也确实是差强人意。说到他的文学创作, 看过的实在不多 《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是大学时读的。现在印象都模糊了。但 书前那句“江 声浩荡…..和书中克利斯朵夫对那孩子的讲话,却像刀刻一样刻 在脑子里。这 套大书读起来真是辛苦!大段大段的议论,一成不变的场景,乏 味的情节,只是 作者的激情,主人翁的意志引导读者朝下读
5 ◼ 后一句是很有见地的话。我想到罗曼•罗兰,也是喜欢拿他和19世 纪俄国一 些著名作家进行比较。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实在 有许多共同的特 征。不过,我更倾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看到人, 尊重人,捍卫 人类的文化,关键时能够挺身而出,不是埋头书斋——这和中国 现代的一些有人 文色彩的作家是有些不同的,如沈从文等。当然时势不同,国情 不一,文化背景 也相差太大,这样比较也确实是差强人意。说到他的文学创作, 看过的实在不多 。《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是大学时读的。现在印象都模糊了。但 书前那句“江 声浩荡……”和书中克利斯朵夫对那孩子的讲话,却像刀刻一样刻 在脑子里。这 套大书读起来真是辛苦!大段大段的议论,一成不变的场景,乏 味的情节,只是 作者的激情,主人翁的意志引导读者朝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