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 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说明如果不能廉洁奉公,即便暂时避开了有 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8.小说主人公陈大明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6分) 9.小说以“手铐”为题,很有创意,试结合小说内容从不同角度作出探究。(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寻诏与选者皆改除,得刑部主事。宗皋劝帝惇崇宽 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行部乘马,不御肩舆。 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二十三年十 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密云最要 害,宜宿重兵。蚊及兰等三屯发发氏人以五貝赴蜜云有贅则总兵宸自癔赴援屐庸地要兵履遇繁必待部奏不能 及妻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 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 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起故官,巡抚大同,与宣府巡抚李仁易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 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 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谂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 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 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 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C.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D.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狱,指接受皇帝的命令对犯罪的九卿、郡守等二千石高官进行拘捕关押的监狱 B.行部,长官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部”的意思是地区,是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防军队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6 悸。 D.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说明如果不能廉洁奉公,即便暂时避开了有 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8.小说主人公陈大明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6 分) 9.小说以“手铐”为题,很有创意,试结合小说内容从不同角度作出探究。(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寻诏与选者皆改除,得刑部主事。宗皋劝帝惇崇宽 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行部..乘马,不御肩舆。 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二十三年十 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密云最要 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 及事 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 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 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起故官,巡抚大同,与宣府巡抚李仁易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 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 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 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 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 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B.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C.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D.乞敕马兰等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 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诏狱,指接受皇帝的命令对犯罪的九卿、郡守等二千石高官进行拘捕关押的监狱。 B.行部,长官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部”的意思是地区,是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防军队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D.改元,古代新皇帝即位不再用旧君纪年之数,改用新的年号,而把即位的当年作为元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宗皋犯颜直谏,触怒皇帝。郭宗皋曾经劝勉皇帝为政要宽厚,不要一味以严格为治国方式,皇帝大 怒,对他杖打四十。 B.郭宗皋为国为民,遭到怀疑。郭宗皋请求朝廷拨发钱款用于军防,皇帝怀疑他冒领占用,罢免他的官 职让他原地待命听候调查 C.郭宗皋因为战事,坐罪罚俸。俺答军两次发动进攻,第一次明军与俺答军激战伤亡相当,第二次两位 高级将领战死,因此郭宗皋两次坐罪受罚。 D.郭宗皋辞官归家,获得关爱。郭宗皋因他人的弹劾以及自己年老请求离职,皇帝应允,他离职后朝廷 每年都供给俸粮和役夫,并派使者到他家慰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2)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③彭郎: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D.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 15.“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 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
7 D.改元,古代新皇帝即位不再用旧君纪年之数,改用新的年号,而把即位的当年作为元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郭宗皋犯颜直谏,触怒皇帝。郭宗皋曾经劝勉皇帝为政要宽厚,不要一味以严格为治国方式,皇帝大 怒,对他杖打四十。 B.郭宗皋为国为民,遭到怀疑。郭宗皋请求朝廷拨发钱款用于军防,皇帝怀疑他冒领占用,罢免他的官 职让他原地待命听候调查。 C.郭宗皋因为战事,坐罪罚俸。俺答军两次发动进攻,第一次明军与俺答军激战伤亡相当,第二次两位 高级将领战死,因此郭宗皋两次坐罪受罚。 D.郭宗皋辞官归家,获得关爱。郭宗皋因他人的弹劾以及自己年老请求离职,皇帝应允,他离职后朝廷 每年都供给俸粮和役夫,并派使者到他家慰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2)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5 题。 李思训②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②前年嫁彭郎③。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③彭郎: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 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D.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 15.“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 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