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机密*考试结束前 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一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1dn)诀别(je) 淋漓尽致(lin)畏罪潜逃(qidn) B.涉湃(pai)累赘(zhui) 悲天悯人(min)忍俊不禁(jn) 歼灭(qian)镌刻(juan)不辍劳作(chu)惟妙惟肖(xido) D.崩溃(bong)驰骋( cheng)风雪载途(zdi)家喻户晓(yu)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 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诀别”的“诀”应读“jue” B.正确: C.有误,“歼灭”的“歼”应读“jian” D.有误,“崩溃”的“崩”应读“beng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 B.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 C.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 D.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 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 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谷】A.有误,“消声匿迹”的“消”应改为“销”; BCD.正确。 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五四运动距今100多年了,在这10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诗词大会》竞赛过程扣人心弦,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D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 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 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形容各种颜 色的花,句中只有梨花
云南省曲靖市 2019 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机密*考试结束前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 一 7 题,其中 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烂漫.(làn) 诀.别(jǘé) 淋.漓尽致(lín) 畏罪潜.逃(qián) B.澎湃.(pài) 累赘.(zhuì) 悲天悯.人(mǐn) 忍俊不禁.(jīn) C.歼.灭(qiān) 镌.刻(juān) 不辍.劳作(chuò) 惟妙惟肖.(xiào) D.崩.溃(bōng) 驰骋.(chěng) 风雪载.途(zài) 家喻.户晓(yù)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 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诀别”的“诀”应读“jué”; B.正确; C.有误,“歼灭”的“歼”应读“jiān”; D.有误,“崩溃”的“崩”应读“bēng;”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萌发 帷幕 消声匿迹 震耳欲聋 B.烦躁 坍塌 锋芒毕露 微不足道 C.喧器 狼藉 坦荡如砥 无动于衷 D.云霄 安详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 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 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消声匿迹”的“消”应改为“销”; BCD.正确。 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五四运动距今 100 多年了,在这 100 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中国诗词大会》竞赛过程扣人心弦,选手对答如流 ....,嘉宾妙语连珠。 D.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 ....的花海中,春风徐除,玉枝轻摇,花 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 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形容各种颜 色的花,句中只有梨花。 故选: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 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 本题考査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没有语病 C.有语病,“……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句式杂揉 故选:C。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 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 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B.②③①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②①③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把握。 解谷】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列举毛主席的诗句,阐述“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 点。所以③为首句。①紧承③具体举《十六字令三首》的例子,为第二句。⑤具体阐释了① 所列举的三首词的特点,为第三句。②句对上面内容小结,引出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 魂”,分别为四五句。排序为:③①⑤②④ 故选:C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孩子”,“垂髫”指“老人”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 指消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 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 BCD.正确。 故选:A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 ,君子好逑。(《关雎》)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B.扫黑除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长远的政治意义。 C.《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D.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提供了无限可能。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没有语病; C.有语病,“……的原因是……”与“是……造成的”句式杂揉。 故选:C。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 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 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按照逻辑顺序来排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把握。 【解答】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列举毛主席的诗句,阐述“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 点。所以③为首句。①紧承③具体举《十六字令三首》的例子,为第二句。⑤具体阐释了① 所列举的三首词的特点,为第三句。②句对上面内容小结,引出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 魂”,分别为四五句。排序为:③①⑤②④ 故选:C。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中“黄发”指“孩子”,“垂髫”指“老人”。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 指消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 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 BCD.正确。 故选:A。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 ,君子好逑。(《关雎》)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晏殊在《浇溪沙》一词中,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引出春光失去的惋惜,流露出作者无限惆怅的句 子: ,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 (5)雨丝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 喜小儿亡赖”的雨中嬉戏……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连续两句(课内外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妤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 结合语境填充 【解谷】答案: )窈窕淑女(注意“窕”的书写) (2)悠然见南山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注意“阴”的书写)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5)小题,共10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 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 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 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 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 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答出 其中二点输2分) (1)认识“爨”字 “爨”,读音“cud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 学的现代写法。“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请你将爨字规范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 2)走近“爨 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 专题讲座,现 邀请函 请你以学校名 义,写一份邀 请函。(2分) (3)传播文化 为了将曲靖的 期待您的到来! 文化遗产推向 珠江源学校(签章)全国,走向世 2019年6月30日界,让更多人 了解爨文化 请你拟写一则 含有 爨”字的广告词。(2分) 名著阅 读(4分) 图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 , 。 (5)雨丝丝,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期盼;雨缕缕,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欣喜;雨绦绦,那是“最 喜 小 儿 亡 赖 ” 的 雨 中 嬉 戏 … … 请 写 出 古 诗 词 中 含 “ 雨 ” 字 的 连 续 两 句 ( 课 内 外 均 可): ,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 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窈窕淑女(注意“窕”的书写) (2)悠然见南山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书写)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注意“阴”的书写)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 8 题含(1)~(5)小题,共 10 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 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 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 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 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 产日”,《每年 6 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答出 其中二点输 2 分), (1)认识“爨”字 “爨”,读音“cuà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 学的现代写法。“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请你将爨字规范 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 笔画数、(2 分) (2)走近“爨”学 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 6 月 30 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 专题讲座,现 请你以学校名 义,写一份邀 请函。(2 分) (3)传播文化 为了将曲靖的 文化遗产推向 全国,走向世 界,让更多人 了解爨文化, 请你拟写一则 含 有 “爨”字的广告词。(2 分) 名著阅 读(4 分) 邀请函 : 期待您的到来! 珠江源学校(签章) 2019 年 6 月 30 日 图一 图二
(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 图二出自课文 (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査汉字的书写与笔画数,第二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 第三题考查广告语的拟写,第四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和仿写的能力。 【解答】(1)根据题干对“爨”字的介绍,用正楷或行楷将其规范书写至指定的位置,书写 时数出笔画数即可 (2)本题要求写的是邀请函,格式题干已给出,按题干所给的信息,拟写正文即可。拟写时 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与内容,表达得体 (3)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定广告 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比如运用对偶的方式,拟写为:饮爨 乡水,书爨体字。 (4)①观察图片一,其中有两个孙悟空在打斗,可想到情节“真假美猴王”;图片二是一个 神怪:无头,以乳为眼,以脐为口,让我们想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②观察被仿写句,就是选择某一名著,写出名著的作者以及自己最想游览名著中的某一处景 点。比如:我最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 答案 (1)“爨”30画 (2)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王馆长: 我校定于2019年6月30日下午X点X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走近爨文化”活 动,特邀请您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专题讲座 期待您的到来! 珠江源学校(签章) 2019年6月30日 (3)【示例】①饮爨乡水,书爨体字。②同饮珠源水,共抒爨乡情 (4)①图一:真假美猴王图二:《阿长与<山海经>》 ②示例1: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2: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草园。(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本大题含9~24题,共40分)
(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 图二出自课文:《 》 (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汉字的书写与笔画数,第二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 第三题考查广告语的拟写,第四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和仿写的能力。 【解答】(1)根据题干对“爨”字的介绍,用正楷或行楷将其规范书写至指定的位置,书写 时数出笔画数即可。 (2)本题要求写的是邀请函,格式题干已给出,按题干所给的信息,拟写正文即可。拟写时 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与内容,表达得体。 (3)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定广告 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比如运用对偶的方式,拟写为:饮爨 乡水,书爨体字。 (4)①观察图片一,其中有两个孙悟空在打斗,可想到情节“真假美猴王”;图片二是一个 神怪:无头,以乳为眼,以脐为口,让我们想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②观察被仿写句,就是选择某一名著,写出名著的作者以及自己最想游览名著中的某一处景 点。比如:我最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 答案: (1)“爨”30 画 (2)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王馆长: 我校定于 2019 年 6 月 30 日下午 X 点 X 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走近爨文化”活 动,特邀请您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专题讲座。 期待您的到来! 珠江源学校(签章) 2019 年 6 月 30 日 (3)【示例】①饮爨乡水,书爨体字。②同饮珠源水,共抒爨乡情; (4)①图一:真假美猴王 图二:《阿长与<山海经>》 ②示例 1:我想跟随吴承恩去游览云淡风轻的花果山。(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2:我想跟随鲁迅去游览鸟语花香的百草园。(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4 题,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分) 【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 以看岀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 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 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 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维四句描绘了诗 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的判断。 ACD.正确 B.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故选:B 2)本题考査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 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 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 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他们面对理 想的破灭难免心生孤寂郁闷。 答案: (1)B (2)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 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10 题。(4 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10.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2 分) 【分析】《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 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 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 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 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 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的判断。 ACD.正确; B.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 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 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 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他们面对理 想的破灭难免心生孤寂郁闷。 答案: (1)B (2)示例:独:独自 ,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 ,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体现 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题。(12 分)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