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论是 Pauling在1930年提出,基本要点如下: 1.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按照价键理论可写出二个 以上的经典结构式时,这些结构式成为参加共振的一员,例苯 CH CH 2.分子的稳定程度可用共振能表示,共振结果使体系内能降低。 对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来说,每个极限式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不 同,越稳定的极限式贡献越大〔共价键较多的稳定,贡献大。 电荷式不稳定,贡献小)
共振论是Pauling 在1930年提出,基本要点如下: 1. 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按照价键理论可写出二个 以上的经典结构式时,这些结构式成为参加共振的一员,例苯: CH - CH + 。。。。。。 2. 分子的稳定程度可用共振能表示,共振结果使体系内能降低。 对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来说,每个极限式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不 同,越稳定的极限式贡献越大(共价键较多的稳定,贡献大。 电荷式不稳定,贡献小)
3.书写极限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1)遵守价键理论,氢外层电子不能超2个,碳不能超八个。 (2)原子核位置相对不变,只允许电子排布有差别: H2C=CH-CH2 HC-CH=CH 不能: H2C——CH CH (3)在所有极限式中,未共用电子数必需相等。 HC=CH-CH2 H,C-CH=CH, +X) HC-CH-CH
3. 书写极限式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1) 遵守价键理论,氢外层电子不能超2个,碳不能超八个。 (2) 原子核位置相对不变,只允许电子排布有差别: H2 C CH CH2 + H2 C + CH CH2 不能: H2 C CH2 CH + (3) 在所有极限式中,未共用电子数必需相等。 H2 C CH CH2 H2 C CH CH2 H2 C CH CH2
五、苯的结构的表示方法 ○网国回
五、 苯的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苯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烃基苯只有一种,没有异构体 HoC-CH CH 简单芳烃: 乙苯 甲苯 萘 (苯环作母体,烃基作取代基。) HC=CH C H3C-CH2CH=C 复杂芳烃 苯乙烯 2-苯基-2-戊烯 (链烃作母体,苯环作取代基)
第二节 苯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一 、 一烃基苯只有一种,没有异构体 H2 C CH3 CH3 简单芳烃: 乙苯 甲苯 萘 (苯环作母体,烃基作取代基。) HC CH2 H3 C CH2 CH C CH3 复杂芳烃: 苯乙烯 2-苯基-2-戊烯 (链烃作母体,苯环作取代基)
二、多烃基苯存在不同的异构体 CH CH CH CH CH CH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对一二甲苯 m-(1,3-) p-(1,4-) CH CH 人CH CH CH HaC CH CH 连一三甲苯 偏一三甲苯 均一三甲苯 123- 1.24- 3.5-
二、 多烃基苯存在不同的异构体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o- (1,2-) m- (1,3-) p- (1,4--)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H3 C H3 C CH3 连-三甲苯 偏-三甲苯 均-三甲苯 1,2,3- 1,2,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