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
第一章黄土高原概述 第一节黄土高原的范围 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1955年中国地形 区划),面积50万平方公里。 北接毛乌素沙漠,南抵秦岭,西达祁连山南段东侧,东到吕梁山(张 宗古),面积40万平方公里。 西界达乌鞘岭和日月山。日月山以东的湟水谷地见黄土沿河谷连续分 布,地貌为梁状黄土丘陵,东止太行山(朱显谟),面积58万平方公 里 南:秦岭—熊耳山—嵩山,西:乌鞘岭一日月山—拉脊山 北:长城为界,内蒙清水河,大同盆地归之 东:晋城—浑源,基本沿太行山西麓(齐矗华)41。56万平方公 里
第一章 黄土高原概述 • 第一节 黄土高原的范围 • 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1955年中国地形 区划),面积50万平方公里。 • 北接毛乌素沙漠,南抵秦岭,西达祁连山南段东侧,东到吕梁山(张 宗古),面积40万平方公里。 • 西界达乌鞘岭和日月山。日月山以东的湟水谷地见黄土沿河谷连续分 布,地貌为梁状黄土丘陵,东止太行山(朱显谟),面积58万平方公 里。 • 南:秦岭— 熊耳山— 嵩山 ,西: 乌鞘岭— 日月山— 拉脊山 北:长城为界,内蒙清水河,大同盆地归之 东:晋城— 浑源,基本沿太行山西麓 (齐矗华)41。56万平方公 里
换喜涂山演的米0.瞬红速其,抛赛囊 的平白的南京法容”就出”,性 高贵云确原高土黄面米00,E 1黄高原界线面土黄团果大璃 土黄 等中“单?带、a 试00德图四由 第得菌做。的除向 160 30公里 国语在生黄一 年范 元固原 延安 年路四 岭 面 离时 西安 平容 高生黄讲图11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范围和山川形势自昌,大酸 溶度、科学
黄考队提出的黄土髙原地区包括额额尔多斯髙原 风沙区。以大青山为黄土高原的北界。 黄河上中游的界线: 以地貌分:上中游划在龙羊峡(青藏高原与黄土 高原交界),中下游划在孟津(黄土高原与华 七平原交界)。 以地质分:上中游在青铜峡(华北断块与西域陆 块交界),中下游在孟津。 以水沙分:上中游在托克托(河口)泥沙(90% 来自河口以下,55%的水量来自河口以上), 中下游在孟津
黄考队提出的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额额尔多斯高原 风沙区。以大青山为黄土高原的北界。 黄河上中游的界线: 以地貌分:上中游划在龙羊峡(青藏高原与黄土 高原交界),中下游划在孟津(黄土高原与华 北平原交界)。 以地质分:上中游在青铜峡(华北断块与西域陆 块交界),中下游在孟津。 以水沙分:上中游在托克托(河口)泥沙(90% 来自河口以下,55%的水量来自河口以上), 中下游在孟津
第二节黄土高原的地质基础 地层: ·前寒武系:分布不广,见于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嵩 山、太华山、贺兰山、阴山等地。岩石为各种区域变质岩 古生界:华北区为地台型沉积,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建造为 主。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缺失,中上石炭统分布广,为海陆交互 相含煤地层,底部为铝土岩或铁铝岩,假整合于中奥陶统之上。祁 连区为地槽型沉积,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中生界:广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陇西盆地以及六盘山。为陆相红色 碎屑岩建造。 新生界:全区缺失古新统,第三系为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多伏于盆 地之下数千米处,陕北在沟谷中可见到上新统三趾马红土
• 第二节 黄土高原的地质基础 • 一. 地层: • 前寒武系:分布不广 ,见于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嵩 山、太华山、贺兰山、阴山等地。岩石为各种区域变质岩。 • 古生界:华北区为地台型沉积,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建造为 主。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缺失,中上石炭统分布广,为海陆交互 相含煤地层,底部为铝土岩或铁铝岩,假整合于中奥陶统之上。祁 连区为地槽型沉积,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 中生界:广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陇西盆地以及六盘山。为陆相红色 碎屑岩建造。 • 新生界:全区缺失古新统,第三系为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多伏于盆 地之下数千米处,陕北在沟谷中可见到上新统三趾马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