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 主要内容 §6.1地基承载力概述 §6.2按极限平衡区发展范围确定地基承 载力 §6.3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6.4按原位测试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 §6.5按《地基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 ◼ §6.1地基承载力概述 ◼ §6.2按极限平衡区发展范围确定地基承 载力 ◼ §6.3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6.4按原位测试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 ◼ §6.5按《地基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主要内容
§6.1地基承载力概述 、地基承载力概念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 个方面的要求 1变形要求 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 降差,应该在该建筑物所允许的范围内 2稳定要求 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该在地基所允许的承载 能力之内 地基承载力:地基所前承受荷载的能力
§6.1 地基承载力概述 ◼ 一、地基承载力概念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 个方面的要求 1.变形要求 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 降差,应该在该建筑物所允许的范围内 2.稳定要求 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该在地基所允许的承载 能力之内 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Dpa性变形阶段 oa段,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 载与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士中τ<℃地 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b.弹塑性变形阶段 ab,荷载增加,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 线,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 性变形区 c破坏阶段 bc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 塑性变荷载增加,沉降急剧变化 区nsn 连续滑动面」p2Pa
◼ 二、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0 s p p cr pu a b c p<pcr pcr <p<pu p≥pu a.线性变形阶段 塑性变 形区 连续滑动面 oa段,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 载与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土中τ<τf ,地 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b.弹塑性变形阶段 ab段,荷载增加,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 线,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 性变形区 c.破坏阶段 bc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 荷载增加,沉降急剧变化
地基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 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临塑荷载p 地基濒临破坏(即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破坏阶段)时,地基 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极限荷载pn ■三、地基的破坏形式 1,整体剪切破坏 a.p-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b.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 的滑动面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基 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
◼ 三、地基的破坏形式 地基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 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临塑荷载pcr 地基濒临破坏(即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破坏阶段)时,地基 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极限荷载pu 1.整体剪切破坏 a. p-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b. 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 的滑动面 c. 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基 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
2.局部剪切破坏 a.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 b.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 3.冲剪破坏 ap-s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 b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
2.局部剪切破坏 a. 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 b. 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 c. 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 3. 冲剪破坏 b.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 c. 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 a. p-s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