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报告,美国现有29%以上桥梁和13以 上的道路老化,有2100座水坝不安全,估计需有1.3万亿美元改 善其安全状态。 美国每年基础设施修复费用约为这些设施总资产的10%! 发达国家土建设施耐久性问题造成的年损失,约占GDP的 1.52%,其中主要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破坏。 我国也将面临着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维修
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报告,美国现有29%以上桥梁和1/3以 上的道路老化,有2100座水坝不安全,估计需有1.3万亿美元改 善其安全状态。 美国每年基础设施修复费用约为这些设施总资产的10%! 发达国家土建设施耐久性问题造成的年损失,约占GDP的 1.5~2%,其中主要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破坏。 我国也将面临着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维修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耐西涅成功地将高强钢丝用于 预应力混凝土,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得以在工程实践 中成为现实。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已提出,但是当 时因钢筋强度偏低及对预应力损失缺乏深入研究,使预 应力混凝土未能成功地实现。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是在1938年弗耐西涅发明锥形楔式锚具(弗式锚具)和 1940年比利时的门格尔发明门格尔体系之后。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得到根本的改善,使高强钢筋能够在 混凝土结构中和到有效的利用,使混凝土结构能够用于 大跨结构、压力贮罐、核电站容器等领域中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耐西涅成功地将高强钢丝用于 预应力混凝土,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得以在工程实践 中成为现实。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已提出,但是当 时因钢筋强度偏低及对预应力损失缺乏深入研究,使预 应力混凝土未能成功地实现。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是在1938年弗耐西涅发明锥形楔式锚具(弗式锚具)和 1940年比利时的门格尔发明门格尔体系之后。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得到根本的改善,使高强钢筋能够在 混凝土结构中和到有效的利用,使混凝土结构能够用于 大跨结构、压力贮罐、核电站容器等领域中
4、在结构形式方面的发展 (1)钢筋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促进了混凝士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 的应用。1976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达74层,高 262米。朝鲜平壤的柳京大厦,105层,高305米,也是混凝土 结构。美国、俄罗斯等国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 已达C80~C100。美国西雅图市的Two Union Square大厦(58 层)60%的竖向荷载由中央四根直径为10英尺(3.05m)的钢 管混凝土柱承受,钢管内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135。 (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桥梁,特种结构、水利工程、海 洋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各个领域内的发展
4、在结构形式方面的发展 (1)钢筋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促进了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 的应用。1976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达74层,高 262米。朝鲜平壤的柳京大厦,105层,高305米,也是混凝土 结构。美国、俄罗斯等国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 已达C80~C100。美国西雅图市的Two Union Square大厦(58 层)60%的竖向荷载由中央四根直径为10英尺(3.05m)的钢 管混凝土柱承受,钢管内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135。 (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桥梁,特种结构、水利工程、海 洋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各个领域内的发展
1875年法国莫尼埃曾主持修建过一座长达16m的钢筋混凝土 桥,1983年巴西建成主跨为44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997 年我国在四川万县建成主跨420的混凝土拱桥等。在这些方面 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这里不再一一不列举了。 万县长江拱桥 从1925年德国第一次采用折板结构大型煤仓开始,薄壁空间 结构逐渐在屋盖及贮仓水塔、水池等构建物中得到广泛应用
1875年法国莫尼埃曾主持修建过一座长达16m的钢筋混凝土 桥,1983年巴西建成主跨为440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997 年我国在四川万县建成主跨420m的混凝土拱桥等。在这些方面 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这里不再一一不列举了。 万县长江拱桥 从1925年德国第一次采用折板结构大型煤仓开始,薄壁空间 结构逐渐在屋盖及贮仓水塔、水池等构建物中得到广泛应用
台北101大厦 (508米)
台北101大厦 (5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