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鉴赏诗 歌中常见的表现 手法 典题在线
第二讲 鉴赏诗 歌中常见的表现 手法 典题在线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 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解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 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 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 的少女;三、四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 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 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 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 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 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 要轻易地吐蕾。诗人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 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 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
解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 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 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 的少女;三、四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 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 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 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 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 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 要轻易地吐蕾。诗人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 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 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
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 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 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 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 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 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 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 棠一种沉稳独立、自生自爱的品格
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 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 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 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 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 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 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 棠一种沉稳独立、自生自爱的品格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溪中花。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 赏析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溪中花。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