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发展概况 汉代民歌:两汉乐府诗 诗歌 汉代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历史 《史记》 散文 《汉书》 散文 其他 论说文、抒情散文 散文 东汉碑文、游记文 骚体赋 辞赋 枚乘《七发》 汉大赋 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 抒情小赋
汉代文学发展概况 散 文 诗 歌 辞 赋 历史 散文 其他 散文 《史记》 《汉书》 论说文、抒情散文、 东汉碑文、游记文 骚体赋 汉大赋 抒情小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 汉代民歌:两汉乐府诗 汉代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第二章秦汉散文 第一节秦朝文学 一、“秦世不文”;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三、李斯。 第二节两汉论说散文 西汉鸿文(西汉前期);二、经学文风(西汉中期); 、复古文风(西汉后期);四、复古文风新变(东汉前期); 五、清议之文(东汉后期) 第三节汉代历史散文 、司马迁与《史记》;二、班固与《汉书》;三、《吴越春秋》 第四节汉代其他散文 一、抒情散文;二、东汉碑文;三、游记文
第二章 秦汉散文 第一节 秦朝文学 一、 “秦世不文” ;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三、李斯。 第二节 两汉论说散文 一、西汉鸿文(西汉前期);二、经学文风(西汉中期); 三、复古文风(西汉后期);四、复古文风新变(东汉前期); 五、清议之文(东汉后期) 。 第三节 汉代历史散文 一、司马迁与《史记》;二、班固与《汉书》;三、《吴越春秋》 。 第四节 汉代其他散文 一、抒情散文;二、东汉碑文;三、游记文
第一节秦朝文学 一、“秦世不文”及其原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对秦代文学有 著名论断:“秦世不文,颇有杂赋。”这一论断基 本合乎事实,也大致概括了秦代文学的特征与窘境。 1、享祚日短(15年:前221—前206),百 业待兴,无暇顾及文学; 2、崇尚刑名法术,焚书坑儒,灭绝百家学 说,破坏文化传统,致使学术荒芜。 鲁迅:“由现存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 人而已
第一节 秦朝文学 一、 “秦世不文”及其原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对秦代文学有 一著名论断: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 ”这一论断基 本合乎事实,也大致概括了秦代文学的特征与窘境。 1、享祚日短(15年:前221-前206),百 业待兴,无暇顾及文学; 2、崇尚刑名法术,焚书坑儒,灭绝百家学 说,破坏文化传统,致使学术荒芜。 鲁迅: “由现存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 人而已。
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1、吕不韦生平:吕不 韦(?一前235),卫国人。姜 公 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期 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吕不韦经商往来各地,以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 千金家产。他以“奇货可居 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 上王位,任秦国丞相,并组织 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 秋》,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1、吕不韦生平:吕不 韦(?-前235),卫国人。姜 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期 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吕不韦经商往来各地,以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 千金家产。他以“奇货可居” 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 上王位,任秦国丞相,并组织 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 秋》,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吕氏春秋 成书年代约在前239年左右。 全书分为八览(每览8篇)、六 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 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现 存160篇),共20多万言。 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 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之为《吕 氏春秋》。 《吕氏春秋》内容驳杂,属于杂家 思想,有一定的文学成就
2、《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 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成书年代约在前239年左右。 全书分为八览(每览8篇)、六 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 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现 存160篇),共20多万言。 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 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之为《吕 氏春秋》。 《吕氏春秋》内容驳杂,属于杂家 思想,有一定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