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要求】(《武汉市学业考试说明》P31)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考点解说】 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 要形式。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 容。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內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 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 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 (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 (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 (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 (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 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局部概括,指针对 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 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 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6考题的呈现形式:
【考点要求】(《武汉市学业考试说明》P31)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考点解说】 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 要形式。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 容。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 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 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 (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 (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 (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 (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 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局部概括,指针对 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 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 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6.考题的呈现形式:
填空题(见2010年四月调考卷第14题), 简答题(见2010年元月调考卷第14题)。 【原题再现】 (2010年元月调考卷《千载醉翁亭》) 14.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他心目中的欧阳修的?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示例}:(1)人生际遇(仕途经历、仕途坎坷、经历、命运) (2)人生态度(处事精神、矿大胸襟、良好心态、修养、品格) (2010年四月调考卷《工地上的父亲》) 14.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分) 接受任务→ 坚持砌石 午休美梦 答案提示}:本题概括时内容上应突出“砌石”、“中暑”两个要点,形式为 四字短语即可。每空2分。 {答案示例}认真砌石天热中暑 【答题指导】 静心读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主旨 1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及段落间的关系(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顺承式),利于把握文章 的脉络、结构 2.圈点勾画,并理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倾向等 二、辨明文体,根据文体特点,有所侧重 记叙文段:要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时、地、人,事件的因、过、果)来概括; 议论文段:要抓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键论据、作者提岀的解决方法来概括; 小说: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环境和想要表现的主题来概括; 散文:要抓住主要线索,事,情,理等来概括。 要在辨明文体的基础上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找准内容点,不遗漏,也不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 三、细心审题,关照全文思考,准确表达
填空题(见 2010 年四月调考卷第 14 题), 简答题(见 2010 年元月调考卷第 14 题)。 【原题再现】 (2010 年元月调考卷《千载醉翁亭》) 14.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他心目中的欧阳修的?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示例}:(1)人生际遇(仕途经历、仕途坎坷、经历、命运) (2)人生态度(处事精神、矿大胸襟、良好心态、修养、品格) (2010 年四月调考卷《工地上的父亲》) 14.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4 分) 接受任务 → → → 坚持砌石 → 午休美梦 {答案提示}:本题概括时内容上应突出“砌石”、“中暑”两个要点,形式为 四字短语即可。每空 2 分。 {答案示例}认真砌石 天热中暑 【答题指导】 一、静心读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主旨 1.大致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及段落间的关系(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顺承式),利于把握文章 的脉络、结构 2.圈点勾画,并理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倾向等。 二、辨明文体,根据文体特点,有所侧重 记叙文段:要抓住记叙的基本要素(时、地、人,事件的因、过、果)来概括; 议论文段:要抓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键论据、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来概括; 小说:要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环境和想要表现的主题来概括; 散文:要抓住主要线索,事,情,理等来概括。 要在辨明文体的基础上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内容,找准内容点,不遗漏,也不 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 三、细心审题,关照全文思考,准确表达
明确考题是要求整体概括还是局部概括,概括围绕的核心是什么,题目有没有在 表达方式上提出要求,题目中有没有给出明确的示例等;还应总览全文,要善于 从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入手进行概括 【以上三个操作步骤,可根据个人阅读习惯适当变通】 答题方式技巧:1、提取原句法2、提炼组合法3、意会领悟法 【新题演练】 《善良的种子》 (1)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2)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 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 一个被小偷洗劫—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 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3)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 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 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 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 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 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汘,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丟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 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 的人 (4)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 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明确考题是要求整体概括还是局部概括,概括围绕的核心是什么,题目有没有在 表达方式上提出要求,题目中有没有给出明确的示例等;还应总览全文,要善于 从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入手进行概括。 【以上三个操作步骤,可根据个人阅读习惯适当变通】 答题方式技巧:1、提取原句法 2、提炼组合法 3、意会领悟法 【新题演练】 《善良的种子》 ⑴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⑵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 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 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 40 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 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⑶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 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 多块钱,他没 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 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 100 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 100 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 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 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 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 的人。 ⑷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 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5那个丟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 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 靠她—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丟了种子的人 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6)"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7)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 捧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边说:‘你少种点, 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 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 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 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8)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 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9)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 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 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0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a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 但你可以去做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 媚,花团锦簇。 14.请按照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 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⑸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 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 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 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⑹"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⑺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 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 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 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 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 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⑻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 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⑼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 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 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⑽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 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 媚,花团锦簇。 14.请按照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 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 “女人”的种子被偷 → →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父亲的钱被偷;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 14.请概括说明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最后又回到了他口袋里的原因。(4分) 【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 (2分)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2分)】 14.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 概括(4分) 【不矛盾。因为第③段写父亲的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2 分);而第⑩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2 分)】 【练习反馈】 《眼睛》 (1)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2)—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 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 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 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 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3)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 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4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 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 灵。 (5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 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
【父亲的钱被偷; 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 14.请概括说明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最后又回到了他口袋里的原因。(4 分) 【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 (2 分)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2 分)】 14.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 概括(4 分) 【不矛盾。因为第③段写父亲的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2 分);而第⑩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2 分)】 【练习反馈】 《 眼 睛 》 ⑴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⑵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 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 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 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 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⑶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 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⑷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 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 灵。” ⑸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 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