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 婆罗门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 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 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 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犹如佛之四辈弟子,为利养故,自称得道,有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慈德, 故使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验己言,杀子惑世。 12.煮黑石蜜浆喻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 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 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减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 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13.说人喜瞋喻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 过:一者喜瞋,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人, 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 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诃责,返生尤嫉。苦引证佐, 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打扑之 14.杀商主祀天喻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即共求觅,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 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 天。”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 婆罗门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 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 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 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犹如佛之四辈弟子,为利养故,自称得道,有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慈德, 故使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验己言,杀子惑世。 12.煮黑石蜜浆喻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 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 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减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 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13.说人喜瞋喻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 过:一者喜瞋,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人, 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 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诃责,返生尤嫉。苦引证佐, 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打扑之。 14.杀商主祀天喻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即共求觅,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 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 天。”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切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宝,当修善法行以为导师。毁破善 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杀其导者, 迷失津济,终致困死 15.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 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 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 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左右,赐 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 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倍踊跃 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16.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 重罚之。” 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 胜于彼 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 福。本期善果,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17.债半钱喻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 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雇两 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 之所怪笑。 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得苦 报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宝,当修善法行以为导师。毁破善 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杀其导者, 迷失津济,终致困死。 15.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 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 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 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左右,赐 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 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倍踊跃 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16.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 重罚之。” 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 胜于彼。” 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 福。本期善果,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17.债半钱喻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 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雇两 钱。 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 之所怪笑。 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得苦 报
18.就楼磨刀喻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羸瘦。王 见怜愍,赐一死驼。 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 来下而剥 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不能数上,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为众 人之所嗤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以用修福,望得生天。如悬驼上楼磨刀, 用功甚多,所得甚少 19.乘船失釨喻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釘,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 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釨.诸人问言:“欲 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釘,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 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釘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釘于 彼,而于此觅。 20.人说王纵暴喻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剥脊, 取百两肉。 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 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 意不足耶?何故苦恼?
18.就楼磨刀喻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羸瘦。王 见怜愍,赐一死驼。 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 来下而剥。 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不能数上,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为众 人之所嗤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以用修福,望得生天。如悬驼上楼磨刀, 用功甚多,所得甚少。 19.乘船失釪喻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 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诸人问言:“欲 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 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釪于 彼,而于此觅。 20.人说王纵暴喻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剥脊, 取百两肉。 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 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 意不足耶?何故苦恼?
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头,虽得千头,不免子死。虽十倍得肉,不免苦 愚人亦尔。不畏后世,贪得现乐,苦切众生,调发百姓,多得财物,望得减 罪而得福报。譬如彼王,剥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补,望使不痛,无有是处 21.妇女欲更求子喻往昔世时,有妇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问余妇女: 谁有能使我重有子? 有一老母语此妇言:“我能使尔求子可得,当须祀天 问老母言:“祀须何物?” 老母语言:“杀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 时此妇女,便随彼语,欲杀其子。 傍有智人,嗤笑骂詈:“愚痴无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 而杀现子!” 愚人亦尔。为未生乐,自投火坑,种种害身,为得生天。 22.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 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 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23.贼偷锦绣用裏褐喻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褐种 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诸功德。以贪利 故,破于清净戒及诸功德,为世所笑,亦复如是。 24.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 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头,虽得千头,不免子死。虽十倍得肉,不免苦 痛。” 愚人亦尔。不畏后世,贪得现乐,苦切众生,调发百姓,多得财物,望得减 罪而得福报。譬如彼王,剥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补,望使不痛,无有是处。 21.妇女欲更求子喻往昔世时,有妇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问余妇女: “谁有能使我重有子?” 有一老母语此妇言:“我能使尔求子可得,当须祀天。” 问老母言:“祀须何物?” 老母语言:“杀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 时此妇女,便随彼语,欲杀其子。 傍有智人,嗤笑骂詈:“愚痴无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 而杀现子!” 愚人亦尔。为未生乐,自投火坑,种种害身,为得生天。 22.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 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 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23.贼偷锦绣用裹褐喻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褐种 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诸功德。以贪利 故,破于清净戒及诸功德,为世所笑,亦复如是。 24.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 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 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5.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 火上。 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 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 是 26.人效王眼瞤喻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 耶?何以眼瞤?”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效王也。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 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 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 27.治鞭疮喻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 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 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为妇贸鼻喻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 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 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即截他妇鼻,持来妇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
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 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5.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 火上。 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 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 是。 26.人效王眼瞤喻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 耶?何以眼瞤?”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效王也。”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 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 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 27.治鞭疮喻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 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 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8.为妇贸鼻喻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 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 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即截他妇鼻,持来妇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