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角度测量 72测角方法及其比较 721相位法测角 1.基本原理 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行 测角。如图7.1所示,设在0方向有一远区目标,则到达接收点的 目标所反射的电波近似为平面波。由于两天线间距为d,故它们 所收到的信号由于存在波程差△R而产生一相位差,由图71知 2丌 2丌 AR=-d sin e (72.1) 其中λ为雷达波长。如用相位计进行比相,测出其相位差,就可 以确定目标方向θ
第 7 章 角度测量 7.2 测角方法及其比较 7.2.1 1. 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行 测角。 如图 7.1 所示, 设在θ方向有一远区目标, 则到达接收点的 目标所反射的电波近似为平面波。由于两天线间距为d, 故它们 所收到的信号由于存在波程差ΔR而产生一相位差φ, 由图 7.1知 sin 2 2 = R = d (7.2.1) 其中λ为雷达波长。如用相位计进行比相, 测出其相位差φ, 就可 以确定目标方向θ
第7章角度测量 接收机 目标方向 6 接收机 法线方向 2 △R=dsin 图71相位法测角方框图
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 7.1 相位法测角方框图 接 收 机 接 收 机 1 2 目 标 方 向 法 线 方 向 R=d sin d
第7章角度测量 由于在较低频率上容易实现比相,故通常将两天线收到的高 频信号经与同一本振信号差频后,在中频进行比相 设两高频信号为 u=U1 cos(@t-P) u2=Ucos(at) 本振信号为 u=ULcoS(Ort+Pu 其中,φ为两信号的相位差;a1为本振信号初相。u1和l1差频得 un=Ucos [(o-aDt-O-olJ
第 7 章 角度测量 由于在较低频率上容易实现比相, 故通常将两天线收到的高 频信号经与同一本振信号差频后, 在中频进行比相。 设两高频信号为 u1 =U1 cos (ωt-φ) u2 =U2cos (ωt) 本振信号为 uL =ULcos (ωL t+φL ) 其中,φ为两信号的相位差;φL为本振信号初相。u1和uL差频得 uI1 =UI1cos[(ω-ωL )t-φ-φL]
第7章角度测量 l2与差频得 Ucos [(] 可见,两中频信号41与之间的相位差仍为q。 图72所示为一个相位法测角的方框图。接收信号经过混 频、放大后再加到相位比较器中进行比相。其中自动增益控制 电路用来保证中频信号幅度稳定,以免幅度变化引起测角误差
第 7 章 角度测量 u2与uL差频得 uI2 =UI2cos[(ω-ωL )t-φL] 可见,两中频信号uI1与uI2之间的相位差仍为φ。 图 7.2 所示为一个相位法测角的方框图。接收信号经过混 频、放大后再加到相位比较器中进行比相。其中自动增益控制 电路用来保证中频信号幅度稳定, 以免幅度变化引起测角误差
第7章角度测量 自动 益控 混频器一中放 本振 相 比较 月-[混频器一[中放 自动堆 益控 图72相位法测角方框图
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 7.2 相位法测角方框图 混频器 混频器 自动增 益控制 自动增 益控制 本 振 中 放 中 放 相 位 比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