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各类设计中立体构成设计的应用分析提升学生的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立体构成在各类型设计中的区别与联系 4.教学建议: 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构成上的延伸与发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教学内容 总学 其 中 课外辅导/ 时 讲课实验上机其他 课外实践 备注 ☐绪论 4 4 2构成要素 4 3形式要素 4 2 4材料与枝术要素 8 4 5构成形式与表现 8 立体构成的应用与作品 6 欣赏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实验/实贱内容: 七、考核方式: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最后 作业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主要参考书: 《三维设计基础》郑美京、王雪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张曼华系室审核人:明兰 28
28 2.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各类设计中立体构成设计的应用分析提升学生的认识。 3.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立体构成在各类型设计中的区别与联系。 4. 教学建议: 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构成上的延伸与发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绪论 4 4 2 构成要素 4 2 2 3 形式要素 4 2 2 4 材料与技术要素 8 4 4 5 构成形式与表现 8 4 4 6 立体构成的应用与作品 欣赏 4 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无 七、考核方式: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 10%+课堂表现 10%+课后作业 10%)+最后 作业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年。 2、主要参考书: 《三维设计基础》郑美京、王雪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张曼华 系室审核人:明兰
《立体构成B》考试大纲 Three Dimentional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130901039 总学时数:32 学分:2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木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具备较 强的实践能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从平面到立体16分值 1、考试内容:①从平面到立体的形式:②从平面到立体的表现手法。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从平面到立体的形式及其表现手法。 第二章材料和形态18分值 1、考试内容:①材料:②形态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握材料和形态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线材立体造型16分值 1、考试内容:①线材立体造型:②线材与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 2、考试要求:掌握线材与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立体空间造型。 第四章面材立体造型16分值 1、考试内容:①面材立体造型。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握面材立体造型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块材立体造型16分值 1、考试内容:①块材立体造型。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掘块材立体造型的基本知识。 29
29 《立体构成 B》考试大纲 Three Dimentional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130901039 总学时数:32 学分:2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具备较 强的实践能力。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从平面到立体 16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从平面到立体的形式;②从平面到立体的表现手法。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从平面到立体的形式及其表现手法。 第二章 材料和形态 18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材料;②形态。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握材料和形态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线材立体造型 16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线材立体造型;②线材与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 2、考试要求:掌握线材与空间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立体空间造型。 第四章 面材立体造型 16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面材立体造型。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握面材立体造型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块材立体造型 16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块材立体造型。 2、考试要求:全面了解掌握块材立体造型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线、面、块的综合构成形式18分值 1、考试内容:①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类型:②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形式。 2、考试要求:掌握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基本知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理论考(闭卷) 考试时间:110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判断愿:10一15% 单项选择题:10一15% 多项选择题:10% 简答题:18~24% 问答题:40~45%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上课出勤+平时作业成绩+理论闭卷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立体构成》,卢少夫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 执笔人:张曼华系室审核人:明兰 30
30 第六章 线、面、块的综合构成形式 18 分值 1、考试内容: ①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类型;②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形式。 2、考试要求:掌握线、面、块的综合构成的基本知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理论考(闭卷) 考试时间:110 分钟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判断题:10~15% 单项选择题:10~15% 多项选择题:10% 简答题:18~24% 问答题:40~45%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上课出勤+平时作业成绩+理论闭卷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立体构成》,卢少夫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年。 执笔人:张曼华 系室审核人:明兰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Design Psychology 课程编号:130901048 学时:16 学分:2 适用对象:艺术设计各专业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史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2~②、 2-④条的达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学会从设计心 理学的研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设计问愿:理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好的设计” 的准则,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品色彩、表面质感等方面对设计心理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 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 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 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一)理论方面: 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用户的相关心理过程,重点掌握情感设计与可用性设计。 (二)实践方面: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 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运用设计心理学相关知识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 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 31
3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Design Psychology 课程编号:130901048 学时:16 学分:2 适用对象:艺术设计各专业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史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 2-②、 2-④条的达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学会从设计心 理学的研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设计问题;理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好的设计” 的准则,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品色彩、表面质感等方面对设计心理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 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 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 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一)理论方面: 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用户的相关心理过程,重点掌握情感设计与可用性设计。 (二)实践方面 :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 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运用设计心理学相关知识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 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
第三节设计心理学发展历史 2.敦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 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4教学建议: 结合设计热点问愿去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 第二章心理现象的基础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2.敦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敕学重点难点: 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4.教学建议: 结合实际案例和艺术作品去分析。 第三章知学与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视觉系统 第二节空间知觉 第三节颜色知觉 第四节听觉、触觉、化学感觉与通感 2.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2
32 第三节 设计心理学发展历史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 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4.教学建议: 结合设计热点问题去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 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4.教学建议: 结合实际案例和艺术作品去分析。 第三章 知学与艺术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视觉系统 第二节 空间知觉 第三节 颜色知觉 第四节 听觉、触觉、化学感觉与通感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