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基本内容: 第一节点的构成 第二节线的构成 第三节面的构成 第四节点、线、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造型要素:点的形象、形状、大小以及表情特征:线的形象、表情特征经及线的变化: 面的形象、表情特征:掌握点、线、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及形式。 4.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搜集好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作品并分析其优点。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秩序构成 第二节非秩序构成 第三节综合构成 2.敦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秩序与非秩序构成及综合的形式与种类,理解其相同与不同点。 4.散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四章:色彩的属性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色彩的分类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 2.敦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8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点的构成 第二节 线的构成 第三节 面的构成 第四节 点、线、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造型要素;点的形象、形状、大小以及表情特征;线的形象、表情特征经及线的变化; 面的形象、表情特征;掌握点、线、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及形式。 4.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搜集好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作品并分析其优点。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秩序构成 第二节 非秩序构成 第三节 综合构成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案例示范讲解为辅。 3.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秩序与非秩序构成及综合的形式与种类,理解其相同与不同点。 4. 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四章:色彩的属性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分类 第二节 色彩的三要素 2. 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三大属性。掌握色彩明度、纯度的变化。 4.散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五章:色彩的调配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加法混合 第二节减法混合 第三节中性混合 第四节色彩推移 2.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加色混合原理:减色混合原理:加色与减色混合的区别 4.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六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色彩的对比 第二节色彩的调和 第三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色相的强中弱对比关系:色相对比的画面效果:明度、纯度对比调子:冷暖色的分类与 冷暖色的实验:色彩调和的概念和手法。 4.教学建议: 9
9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三大属性。掌握色彩明度、纯度的变化。 4. 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五章:色彩的调配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加法混合 第二节 减法混合 第三节 中性混合 第四节 色彩推移 2. 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 加色混合原理;减色混合原理;加色与减色混合的区别。 4. 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六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 第二节 色彩的调和 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色相的强中弱对比关系;色相对比的画面效果;明度、纯度对比调子;冷暖色的分类与 冷暖色的实验;色彩调和的概念和手法。 4. 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七章:色影设计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色彩的情感与心理 第二节色彩与文化 第三节国际流行色 第四节主题性色彩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直接和间接心理感应 4.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课外辅 总 序 多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上机其 备注 课外实 践 1绪论 Q Q 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2 4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4 色彩的属性 8 4 5色彩的调配 6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5 7色彩设计 84 4 五、敦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学生搜集好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作品并分析其优点,加强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六、实验/实践内容: 无 七、考核方式: 10
10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第七章:色彩设计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情感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文化 第三节 国际流行色 第四节 主题性色彩设计 2. 教学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 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的直接和间接心理感应。 4. 教学建议: 结合多媒体教学,图片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 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 导/ 课外实 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绪论 8 8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2 4 8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8 4 4 4 色彩的属性 8 4 4 5 色彩的调配 8 4 4 6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2 4 8 7 色彩设计 8 4 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学生搜集好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作品并分析其优点,加强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六、实验/实践内容: 无 七、考核方式: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最后 作业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现代构成艺术》陈敬良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主要参考书: 《二维设计基础》王雪青、郑美京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执笔人:张曼华系室审核人:明兰
11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 10%+课堂表现 10%+课后作业 10%)+最后 作业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现代构成艺术》陈敬良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主要参考书: 《二维设计基础》王雪青、郑美京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年。 执笔人:张曼华 系室审核人:明兰
《平面色彩构成B》课程考试大纲 Graphic Color Composition B 课程编号:130901041 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训32学时) 学分:4学分 一、考试对象 视觉传达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 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教 研室任课教师集体评分。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锁。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课堂手绘一幅平面色彩构成作品,题为“戏”。考核学生对平面构成的掌握程度及对色彩 构成的知识理解程度,包括学生的创意能力以及对平面与色彩构成综合运用能力。 2、课外命题考试,包括10幅构成其中包括5幅平面构成、5幅色彩构成。考核学生的对 基础构成知识的理解及创意能力。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考试和平时作业。课堂考试为90分钟,平时作业周期为一个月。课堂考 试的方式是现场手绘一幅平面色彩构成作品,平时作业的方式是在宿舍完成。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课堂考试为成绩评定的百分之六十,平时作业为百分之四十。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考勤情况及考试情况而定。 八、敕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现代构成艺术》陈敬良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
12 《平面色彩构成 B》课程考试大纲 Graphic Color Composition B 课程编号:130901041 总学时数:64 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 32 学时,实训 32 学时) 学分:4 学分 一、考试对象 视觉传达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 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教 研室任课教师集体评分。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课堂手绘一幅平面色彩构成作品,题为“戏”。考核学生对平面构成的掌握程度及对色彩 构成的知识理解程度,包括学生的创意能力以及对平面与色彩构成综合运用能力。 2、课外命题考试,包括 10 幅构成其中包括 5 幅平面构成、5 幅色彩构成。考核学生的对 基础构成知识的理解及创意能力。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考试和平时作业。课堂考试为 90 分钟,平时作业周期为一个月。课堂考 试的方式是现场手绘一幅平面色彩构成作品,平时作业的方式是在宿舍完成。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课堂考试为成绩评定的百分之六十,平时作业为百分之四十。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考勤情况及考试情况而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现代构成艺术》陈敬良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