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2008年初三模拟练习二 语文试卷120分,150分钟 考1.本试卷分为第I卷(积累·运用·理解·感悟)第Ⅱ卷(表 生|达·交流),共六道大题,27道小题。 须2.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学校、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 知3.一律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仔细作 答,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4.答题时要安排好作文时间 题号 四「→)<三)(六总分 第I卷(共60分) 得分阅卷人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10分。每 小题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奔丧(ben)比较(jo)脖颈(jing)搬弄是非(neng) B.刹那(ch)乘客( cheng)分泌(mi)称心如意(chen) C.蹒跚(pon)畸形(j) 坎坷(k6)得不偿失(chng D.应和(he)勉强( qiang)脑髓(sui)载歌载舞(zai) 2.汉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辩论恻隐穿梭各行其是 B.静谧清脆茂盛悬梁刺骨 C.匿名启程颓唐再接再厉 D.泄气执拗自诩走投无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情不自禁禁止通行B.春华秋实实话实说 C.举一反三一劳永逸D.满载而归载歌载舞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依 【】 A.我能光荣地加入共青团组织,都是老师和同学拔苗助长的结果。 B.班会上,同学们就“迎奥运树新风争创先进班集体”问题讨论热烈,充分 发言,各持己见。 C.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班委会提出“每人捐献一本书,向灾区同学献爱心” 的倡议,同学们随声附和,一致赞同。 D.自汶川发生大地震以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特种部队计十万 余人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为营救受灾群众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 怀柔区 2008 年初三模拟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120 分,150 分钟 第 I 卷(共 60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 10 分。每 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奔.丧(bēn) 比较.(jiào) 脖颈. (jǐng) 搬弄.是非(nèng) B.刹.那 (chà) 乘.客(chéng) 分泌. (mì) 称.心如意(chèn) C.蹒.跚(pán) 畸.形(jī) 坎坷.(kě) 得不偿.失(cháng) D.应和.(hè) 勉强.(qiǎng) 脑髓.(suǐ) 载.歌载舞(zài) 2.汉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辩论 恻隐 穿梭 各行其是 B.静谧 清脆 茂盛 悬梁刺骨 C.匿名 启程 颓唐 再接再厉 D.泄气 执拗 自诩 走投无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情不自禁. 禁.止通行 B.春华秋实. 实.话实说 C.举一.反三 一.劳永逸 D.满载.而归 载.歌载舞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依 【 】 A.我能光荣地加入共青团组织,都是老师和同学拔苗助长 ....的结果。 B.班会上,同学们就“迎奥运树新风争创先进班集体”问题讨论热烈,充分 发言,各持己见 ....。 C.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班委会提出“每人捐献一本书,向灾区同学献爱心” 的倡议,同学们随声附和 ....,一致赞同。 D.自汶川发生大地震以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特种部队计十万 余人夜以继日 ....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为营救受灾群众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积累•运用•理解•感悟)第Ⅱ卷(表 达•交流),共六道大题,27 道小题。 2.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学校、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 3.一律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仔细作 答,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4.答题时要安排好作文时间。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六 总分 得 分 得分 阅卷人
5.下面作家属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李白王安石马致远 B.范仲淹苏轼欧阳修辛弃疾 C.刘禹锡杜甫柳宗元王安石 D.白居易王维柳宗元吴敬梓 得分。阅卷人二、填空(共7分) 6.默写(5分) (1)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1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桃花源记》(1分) (5)《陋室铭》中描绘住所清幽环境的句子是 。(1分) 7.文学名著。(2分) 《左转》也叫《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史书。该书 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和《 》(再填写一篇记录战争篇 名)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阅卷人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根据提供的图表和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我国2007年经济总量和十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统计 目[年份数额(万亿元)比上年增长%占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2007 246619 114 2007 275 1620 2006 18.79 财政收入 2005 17.3 2003 16 2003年——2007年五年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 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 摘自2008年02月05日0905新华网 材料2 经济观察网讯记者魏黎明据广州市统计局消息,2007年1-9月广州全市城 镇单位发放职工工资总额588.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其中,单位职 工平均工资28299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575元,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15140 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8%、7.4%和15.0%
2 5.下面作家属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 李白 王安石 马致远 B.范仲淹 苏轼 欧阳修 辛弃疾 C.刘禹锡 杜甫 柳宗元 王安石 D.白居易 王维 柳宗元 吴敬梓 二、填空(共 7 分) 6.默写(5 分) ⑴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1 分)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分) ⑶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 分) 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桃花源记》(1 分) ⑸《陋室铭》中描绘住所清幽环境的句子是 , 。(1 分) 7.文学名著。(2 分) 《左转》也叫《.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史书。该书 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和《 》(再填写一篇记录战争篇 名)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根据提供的图表和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我国 2007 年经济总量和十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统计 项 目 年 份 数额(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 2007 246619 11.4 财政收入 2007 5.1 27.5 16 20 2006 4 33.3 18.79 2005 3 50 17.3 2003 2 16 2003 年——2007 年五年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 17 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 增加 10 万亿元,年均增长 22%。 摘自 2008 年 02 月 05 日 09:05 新华网 材料 2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魏黎明 据广州市统计局消息,2007 年 1-9 月广州全市城 镇单位发放职工工资总额 588.77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7%。其中,单位职 工平均工资 28299 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8575 元,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 15140 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7.8%、7.4 %和 15.0%。 得分 阅卷人 得 分 阅卷人
8.请从材料1中提取两条最有价值的信息:(2分) 9.请你概括材料2的主要信息(在25字以内)。(2分) 答 10.下面是根据材料1的内容所出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2内容补出下联。(2分) 上联: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下联: 11.班内要召开“看今朝我为祖国而骄傲,展未来祖国为我而自豪”纪念祖国 改革开放25周年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身份,为班会设计一段100字左右的 开场白;要求用上“改革开放、日新月异、讴歌”三个词语。(2分) 开场白: 得分阅卷人」四、文言文阅读(10分)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臧否 ②卑鄙: 13.根据文段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说出第(1)段中作者分析形势指出的不利客观因素和有利因素(用原文回 答) 答:不利因素是 有利因素是 ②概括说出(1)(2)段中作者向“陛下”提出的两条建议。 答:(1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3 8.请从材料 1 中提取两条最有价值的信息:(2 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概括材料 2 的主要信息(在 25 字以内)。(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根据材料 1 的内容所出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 2 内容补出下联。(2 分) 上联: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下联: 。 11.班内要召开“看今朝我为祖国而骄傲,展未来祖国为我而自豪” 纪念祖国 改革开放 25 周年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身份,为班会设计一段 100 字左右的 开场白;要求用上“改革开放、日新月异、讴歌”三个词语。(2 分) 开场白: 四、文言文阅读(10 分)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⑶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臧否: ②卑鄙: 13.根据文段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①说出第⑴段中作者分析形势指出的不利客观因素和有利因素(用原文回 答) 答:不利因素是 有利因素是 ②概括说出⑴⑵段中作者向“陛下”提出的两条建议。 答:(1) (2)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得 分 阅卷人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15.概括说出第(3)段作者追忆了那两件事(每件事只限用四个字)。(2分) 答: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得分阅卷人](-)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9分) 书法大地的胸怀 赵士英 ①北京城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发展迅速。无须经意,任其俯、仰、平视 的一瞥,就会时不时地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新奇 ②才几天没出门,忽一夜春雨后的新笋高楼毫不客气地矗挡你的面前; ③明月皓洁刚刚还羞涩地不舍隐去,俯首又唤来一片洒满条条新铺沥青马路 的朝霞 ④左顾右盼,块块来不及数的公交车新站牌,遮不住二层特8、列车厢式大 巴士的各色身影,接踵鱼贯而来 ⑤北京发展日新月异,已跻身于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了,但它仍处处散发着 传统文化的芳香。 ⑥假如你有暇走进公园,不论在天坛、北海、颐和园古老的皇家名园,还是 双秀和人定湖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临街供人们茶余饭后漫步小憩的小公园,你常常 会发现一些“书法家”在不倦的演练。他们一色左手提着自制的小水筒,那多是 用废罐头盒或可口可乐塑料瓶改装加工而成,右手把一枝近约二尺木棍,棍端捆 绑着用泡沫海绵削剪成的“毛笔头”,用水代墨、以地当纸,在一片水泥或石板 路上,或忘我投入地奋笔驰飞,或煞有介事地顿挫有致,边默诵边默书着李白、 杜甫、贾岛、白居易的名篇佳句:也有的从苏轼《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 峰”一直写到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⑦突然,我被一位银发白髯、颇具仙骨的“大地书法家”所吸引,只见他悠 闲自得地信手书来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月春风似剪刀。 ⑧当笔下最后一行字刚刚落地,头一行诗句的水渍已几骤淡然消失,我正扼 腕叹息,老者却全不在意,熟练地俯将绳系的小水筒投入刚刚解冻的冰河,以汲 取“墨”水、添加给养 ⑨只见远处层层柳枝已经苏醒,像一帘帘扑朔迷离的绿纱拂来荡去。 ⑩啊!春姑娘不请自来了 ω带着报春的信息,伴着默默耕耘不求闻达“大地书法家”的一身潇洒一一 噢,该去报道了 ①D时近阳春三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一次大会开幕了 16.找出本文中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起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段落,将其序号填
4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15.概括说出第⑶段作者追忆了那两件事(每件事只限用四个字)。(2 分) 答: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五、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18 题。(9 分) 书法大地的胸怀 赵士英 ①北京城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发展迅速。无须经意,任其俯、仰、平视 的一瞥,就会时不时地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新奇—— ②才几天没出门,忽一夜春雨后的新笋高楼毫不客气地矗挡你的面前; ③明月皓洁刚刚还羞涩地不舍隐去,俯首又唤来一片洒满条条新铺沥青马路 的朝霞; ④左顾右盼,块块来不及数的公交车新站牌,遮不住二层特 8、列车厢式大 巴士的各色身影,接踵鱼贯而来…… ⑤北京发展日新月异,已跻身于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了,但它仍处处散发着 传统文化的芳香。 ⑥假如你有暇走进公园,不论在天坛、北海、颐和园古老的皇家名园,还是 双秀和人定湖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临街供人们茶余饭后漫步小憩的小公园,你常常 会发现一些“书法家”在不倦的演练。他们一色左手提着自制的小水筒,那多是 用废罐头盒或可口可乐塑料瓶改装加工而成,右手把一枝近约二尺木棍,棍端捆 绑着用泡沫海绵削剪成的“毛笔头”,用水代墨、以地当纸,在一片水泥或石板 路上,或忘我投入地奋笔驰飞,或煞有介事地顿挫有致,边默诵边默书着李白、 杜甫、贾岛、白居易的名篇佳句;也有的从苏轼《题西林壁》的“横看成岭侧成 峰”一直写到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⑦突然,我被一位银发白髯、颇具仙骨的“大地书法家”所吸引,只见他悠 闲自得地信手书来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⑧当笔下最后一行字刚刚落地,头一行诗句的水渍已几骤淡然消失,我正扼 腕叹息,老者却全不在意,熟练地俯将绳系的小水筒投入刚刚解冻的冰河,以汲 取“墨”水、添加给养。 ⑨只见远处层层柳枝已经苏醒,像一帘帘扑朔迷离的绿纱拂来荡去。 ⑩啊!春姑娘不请自来了…… ⑾带着报春的信息,伴着默默耕耘不求闻达“大地书法家”的一身潇洒—— 噢,该去报道了。 ⑿时近阳春三月,万众瞩目的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一次大会开幕了 16.找出本文中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起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段落,将其序号填 得 分 阅卷人
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答 17.概括说出第②③④段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出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3 )收 描绘出北京日新月异的发 展变化的 18.说出第⑦⑧段中描写一老者书写《咏柳》诗句在本文中的含义。(2分) 19.你读本文有何收获或感受?捡最突出的一点谈一谈(可就文章的某一角度谈 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150字左右)(3分) 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 得分阅卷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9分) 国家体育场鸟巢介绍 ①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 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 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 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②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因设计调 整而暂时停工,同年12月27日恢复施工,2008年3月完工。工程总造价22.67 亿 ③“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 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 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④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 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 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 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 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⑤鸟巢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 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
5 写在下面横线上。(1 分) 答 17.概括说出第②③④段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出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3 分) 答 描绘出北京日新月异的发 展变化的。 18.说出第⑦⑧段中描写一老者书写《咏柳》诗句在本文中的含义。(2 分) 答 。 19.你读本文有何收获或感受?捡最突出的一点谈一谈(可就文章的某一角度谈, 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150 字左右)(3 分) 答:□□□□□□□□□□□□□□□□□□□□□□□□□□□□□□□ □□□□□□□□□□□□□□□□□□□□□□□□□□□□□□□□□□ □□□□□□□□□□□□□□□□□□□□□□□□□□□□□□□□□□ □□□□□□□□□□□□□□□□□□□□□□□□□□□□□□□□□□ □□□□□□□□□□□□□□□□□□□□□□□□□□□□□□□□□□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3 题(9 分) 国家体育场鸟巢介绍 ①国家体育场——“鸟巢”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 2001 年普利 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 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 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②国家体育场于 2003 年 12 月 24 日开工建设,2004 年 7 月 30 日因设计调 整而暂时停工,同年 12 月 27 日恢复施工,2008 年 3 月完工。工程总造价 22.67 亿元。 ③“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 24 根桁架柱。国家 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 332.3 米,短轴为 296.4 米,最高点高度为 68.5 米,最低点高度为 42.8 米。 ④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 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通过多种 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 20,000 个 临时座席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 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⑤鸟巢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 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 得 分 阅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