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中考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四)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阅读·赏析”、“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 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积累运用(30分)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3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6)▲,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用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 句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左传》相传是舂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的 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B.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文学大师之一,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格 列佛游记》就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用尖锐深邃的讽刺揭露并批判了英国腐败的政治 制度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我们学过的课文《春》、《绿》 《背影》都是他的作品。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诸 葛亮的《出师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6--2017 学年度中考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四)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阅读·赏析”、“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 6 页, 24 小题,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考生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 分)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3 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 ( ▲ 《行路难》)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 (白居易《 ▲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横眉冷对千夫指, ▲ 。 (鲁迅《自嘲》) (6) ▲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忠贞,现用来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 句是 ▲ , ▲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的 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B.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文学大师之一,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格 列佛游记》就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用尖锐深邃的讽刺揭露并批判了英国腐败的政治 制度。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我们学过的课文《春》、《绿》 《背影》都是他的作品。 D.“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诸 葛亮的《出师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水清草美的潮河湾,梨花盛开的伊甸园,神奇浪漫的伊芦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灌云 的游客都朝三暮四,流连忘返。 B.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 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C.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D.一连下了好几天雨,这条路上拖泥带水的。 5.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 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 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它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 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 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 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1分)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 分) 6.语文素养积淀。(7分) (1)《水浒传》里的“智取生辰纲”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一情节里晁盖他们的蒙汗药是 如何巧妙倒进酒桶里的?(3分) (2)读右图分析:请描述出上海二手房价格现状及趋势。(4分) 上海最新二手房房价走势(数据来源于安居客) 二、阅读·赏析(6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月明明1明1月12月12月3月 (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中“风吹雨”有哪些含义?(2分)
A.水清草美的潮河湾,梨花盛开的伊甸园,神奇浪漫的伊芦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灌云 的游客都朝三暮四 ....,流连忘返。 B.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 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 后”从不 袖手旁观 ....,参与度较高;“90 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C.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 ....地给他们辅导。 D.一连下了好几天雨,这条路上拖泥带水 ....的。 5.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 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 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 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它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 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 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 朋友圈。” ⑴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1 分) ⑵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 分) 6.语文素养积淀。(7 分) (1)《水浒传》里的“智取生辰纲”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一情节里晁盖他们的蒙汗药是 如何巧妙倒进酒桶里的?(3 分) (2)读右图分析:请描述出上海二手房价格现状及趋势。(4 分) 上海最新二手房房价走势(数据来源于安居客) 二、阅读•赏析(60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7——8 题。 (5 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中“风吹雨”有哪些含义?(2 分)
8.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 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 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 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 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 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众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 为秦王。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沛公:指刘邦。②霸上:在今陕西西安。③组:丝带。 ④玺、符、节:分别是天子印、发兵符、使节信物。⑤轵道:轵道亭,在今陕西西安, ⑥属:委托 ⑦偶语:聚在一起说。偶,相聚。 ⑧抵:判处 ⑨诸吏人:各官吏和百姓 ⑩0献飨:即犒劳。飨,用酒食招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诸将或言诛秦王 (2)吾当王关中 (3)馀悉除去秦法 (4)人又益喜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12.这段文字是成语“约法三章”的出处。刘邦在什么情况下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的?根据 你的理解,简单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分) (三)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片段,完成13-15题。(9分) 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父就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地就睡醒了,醒了一听,处处有鸟叫着,回想昨夜的风雨,可不知 道今早花落了多少?
8.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6 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①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③,封皇帝玺 符节④,降轵道⑤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⑥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 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⑦者弃巿。吾 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⑧罪, 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⑨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 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 牛羊酒食献飨⑩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 为秦王。 (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注释】①沛公:指刘邦。 ②霸上:在今陕西西安。 ③组:丝带。 ④玺、符、节:分别是天子印、发兵符、使节信物。 ⑤轵道:轵道亭,在今陕西西安。 ⑥属:委托。 ⑦偶语:聚在一起说。偶,相聚。 ⑧抵:判处。 ⑨诸吏人:各官吏和百姓。 ⑩献飨:即犒劳。飨,用酒食招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诸将或.言诛秦王 (2)吾当王.关中 (3)馀悉.除去秦法 (4)人又益.喜 10.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 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 分) (1)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12.这段文字是成语“约法三章”的出处。刘邦在什么情况下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的?根据 你的理解,简单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 分) (三)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片段,完成 13—15 题。(9 分) 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父就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地就睡醒了,醒了一听,处处有鸟叫着,回想昨夜的风雨,可不知 道今早花落了多少?
是每念必讲的,这是我的约请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纠缠不清地闹。等一开了门,到院子去。院子里边已经是万道金光 了,大太阳晒在头上都滚热的了。太阳两丈高了。 祖父到鸡架那里去放鸡,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鸭架那里去放鸭,我也跟在后边。我跟着 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 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大,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祖父说骑不得。 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 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它们抖擞着毛,一出来就连跑带叫的,吵的声 音很大。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子在地上 于是鸡啄食的声音,咯咯地响成群了。 喂完了鸡,往天空一看,太阳已经三丈高了。 我和祖父回到屋里,摆上小桌,祖父吃一碗饭米汤,浇白糖;我则不吃,我要吃烧包 米;祖父领着我,到后园去,趟着露水去到包米丛中为我擗一穗包米来。 擗来了包米,袜子、鞋,都湿了 祖父让老厨子把包米给我烧上,等包米烧好了,我已经吃了两碗以上的饭米汤浇白 糖了。包米拿来,我吃了一两个粒,就说不好吃,因为我已吃饱了。 于是我手里拿烧包米就到院子去喂大黄去了。 13.请结合文段中的细节描写,分析概括“祖父”的形象特征。(3分) 14.联系原著,说说作者在“祖父”这一形象上寄予的情感。(3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呼兰河传》全书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读书是快乐的中/华-资*源%库 ①与书结缘,还是在孩提时。那时我的小叔在家开了一个小书店,专门出租连环画 借着这个便利条件,“小人书”陪伴我度过了小学时代。尽管那时读书还似懂非懂,却初步 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②参加工作后,时值“文革”文艺萧条时期,伴随我的只有平时积攒下的一堆书籍,时 常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孤独无依,只有以书为伍,读书解闷。本是无奈之下的阅读,却常常 有出乎意料的收获。读书之时,心如止水,心无旁骛,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 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日复一日,渐渐养成了一个永远不变的爱好
是每念必讲的,这是我的约请。 ……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纠缠不清地闹。等一开了门,到院子去。院子里边已经是万道金光 了,大太阳晒在头上都滚热的了。太阳两丈高了。 祖父到鸡架那里去放鸡,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鸭架那里去放鸭,我也跟在后边。 我跟着 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 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大,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祖父说骑不得。 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 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它们抖擞着毛,一出来就连跑带叫的,吵的声 音很大。 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子在地上。 于是鸡啄食的声音,咯咯地响成群了。 喂完了鸡,往天空一看,太阳已经三丈高了。 我和祖父回到屋里,摆上小桌,祖父吃一碗饭米汤,浇白糖;我则不吃,我要吃烧包 米;祖父领着我,到后园去,趟着露水去到包米丛中为我擗一穗包米来。 擗来了包米,袜子、鞋,都湿了。 祖父让老厨子把包米给我烧上,等包米烧好了,我已经吃了两碗以上的饭米汤浇白 糖了。包米拿来,我吃了一两个粒,就说不好吃,因为我已吃饱了。 于是我手里拿烧包米就到院子去喂大黄去了。 13. 请结合文段中的细节描写,分析概括“祖父”的形象特征。(3 分) 14. 联系原著,说说作者在“祖父”这一形象上寄予的情感。(3 分) 15. 用自己的话概括《呼兰河传》全书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12 分) 读书是快乐的中/华-资*源%库 ①与书结缘,还是在孩提时。那时我的小叔在家开了一个小书店,专门出租连环画。 借着这个便利条件,“小人书”陪伴我度过了小学时代。尽管那时读书还似懂非懂,却初步 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②参加工作后,时值“文革”文艺萧条时期,伴随我的只有平时积攒下的一堆书籍,时 常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孤独无依,只有以书为伍,读书解闷。本是无奈之下的阅读,却常常 有出乎意料的收获。读书之时,心如止水,心无旁骛,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 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日复一日,渐渐养成了一个永远不变的爱好
一读书。自从喜欢用读书来填充业余时间起,读书几乎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课。当白 天的喧嚣被黑夜的寂静替代之时,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的消磨与浸润就成了我最为惬意 的享受了。以至每次离家外出也必须在行囊里塞上一本书,否则独卧在异乡的床上定会辗转 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③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 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 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 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清纯;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 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中/华-资*源%库 ④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古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 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 犹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 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字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 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发人深省,益人心智,陶冶性情。 ⑤读书之喜,结交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 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切得失荣辱,有的 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份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心绪得到安详宁静。书又是益友,当 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 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彻悟人生的真谛。中/华一资*源%库 ⑥读书之得,渐入佳境。潜心书海,酿就读书人一分无拘无束的读书快意,而所谓的增 长知识都是在似春雨润物、春蚕食叶般的快乐阅读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 本书,年 轻时读,多半出于猎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时读,便能领会书中精髓,得到洞悉与启迪 年高时读,则犹如人置高处,一览无余。即古人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 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则如台上观月”。由此看来,读书的品位也是渐入佳境的。 ⑦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字之书。漫漫人生,光阴似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脚踏 实地地撰写人生之书的每一个章节。如今,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满眼的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 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濡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 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 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中/华-资*源%库 ⑧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参悟天地,投入
——读书。自从喜欢用读书来填充业余时间起,读书几乎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课。当白 天的喧嚣被黑夜的寂静替代之时,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的消磨与浸润就成了我最为惬意 的享受了。以至每次离家外出也必须在行囊里塞上一本书,否则独卧在异乡的床上定会辗转 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③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 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 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 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清纯;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 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中/华-资*源%库 ④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古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 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 犹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 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字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 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发人深省,益人心智,陶冶性情。 ⑤读书之喜,结交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 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 忘记了一切得失荣辱,有的 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份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心绪得到安详宁静。书又是益友,当 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 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疑。 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 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彻悟人生的真谛。中/华-资*源%库 ⑥读书之得,渐入佳境。潜心书海,酿就读书人一分无拘无束的读书快意,而所谓的增 长知识都是在似春雨润物、春蚕食叶般的快乐阅读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书,年 轻时读,多半出于猎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时读,便能领会书中精髓,得到洞悉与启迪; 年高时读,则犹如人置高处,一览无余。即古人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 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则如台上观月”。由此看来,读书的品位也是渐入佳境的。 ⑦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无字之书。漫漫人生,光阴似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脚踏 实地地撰写人生之书的每一个章节。如今,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满眼的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 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濡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 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 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中/华-资*源%库 ⑧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了阅读人生,参悟天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