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基本内容 目 §1.2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1.3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录514控制测量新鼓术的发展概况 第一篇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与外业观测 第二章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1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3三角锁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 §2.4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25任意边角网的点位误差的概念
第一章 绪论 §1.1 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基本内容 §1.2 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1.3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1.4 控制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一篇 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与外业观测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1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 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3 三角锁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 §2.4 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2.5 任意边角网的点位误差的概念 目 录
第二章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6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概念 目 §27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书的编制 §28选点、建标和埋石 录第三章精蜜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1精密测角仪器的基本构造 §32精密光学经纬仪 Wild t3的构造特点 §33DJ2、 Wild t2的结构特点 §3.4双平行玻璃板光学测微器的构造及 测微原理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6 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概念 §2.7 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书的编制 §2.8 选点、建标和埋石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1 精密测角仪器的基本构造 §3.2 精密光学经纬仪Wild T3的构造特点 §3.3 DJ2、 Wild T2的结构特点 §3.4 双平行玻璃板光学测微器的构造及 测微原理 目 录
第三章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5双平行玻璃板光学测微器的检验 目|36双光樱光学测微器的构造及测微原理 录|58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39经纬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 §310精密电子测角仪器 §311精密测角的误差影响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5 双平行玻璃板光学测微器的检验 §3.6 双光楔光学测微器的构造及测微原理 §3.7 垂直度盘指标自动归零的补偿原理 §3.8 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3.9 经纬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 §3.10 精密电子测角仪器 §3.11 精密测角的误差影响 目 录
第三章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12方向观测法 §313分组方向观测法 目 §314全组合测角法 录 §315偏心观测与归心改正 第四章电磁浪测距 541电磁波极其在大气中的传播 §42电磁波测距的出发公式及电磁波测距仪 的分类、分级 543电光调制和光电转换 544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3.12 方向观测法 §3.13 分组方向观测法 §3.14 全组合测角法 §3.15 偏心观测与归心改正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4.1 电磁波极其在大气中的传播 §4.2 电磁波测距的出发公式及电磁 波测距仪 的分类、分级 §4.3 电光调制和光电转换 §4.4 脉冲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目 录
第四章电磁浪测距 §45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46相位法测距的方法自动数字测相 目 §47干涉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548光波测距仪的合作目标 录549光波测距仪的使用 5410光波测距仪的检验 5411光波测距成果的归算 §4.12光波测距的误差来源及精度估计 54.13微波测距概要 54.14多波测距的基本理论 5415多功能自动化测量系统简述
第四章 电磁波测距 §4.5 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4.6 相位法测距的方法—自动数字测相 §4.7 干涉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4.8 光波测距仪的合作目标 §4.9 光波测距仪的使用 §4.10 光波测距仪的检验 §4.11 光波测距成果的归算 §4.12 光波测距的误差来源及精度估计 §4.13 微波测距概要 §4.14 多波测距的基本理论 §4.15 多功能自动化测量系统简述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