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为了得到在这个特殊生产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期限内按契约规 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一个货币额。如果土地所有者得不到地租,他宁愿让土地荒 芜。这样,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以便把它分为两 部分,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为农业资本家所有;超过平均 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的形式付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 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 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本质上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在农业部门中,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家 获取平均利润以后,还有一个余额作为地租缴给土地所有者呢?马克思通过分析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1、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 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这种地 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造成土地等级差异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不同地块在丰度、肥力上具有差 异性;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即区位存在差异性;三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 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差异性。上述差异,使土地客观上具有不同的等级,进而 使不同等级的土地,在投入等量劳动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级差生产力。这种以 使用不同等级土地或在同一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为条件产生的土地级差生产力 是产生级差超额利润的物质基础,从而也成为级差地租的物质条件或自然基础 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农业的土地(首先是耕地)其肥力和位置总是有差别 的。劳动者在不同肥力或位置的土地上耕种,其劳动生产率必然有差别。在较优 土地上产量髙,产品个别生产价格较低;相反,在劣等土地上耕种,产量低,产 品个别生产价格就相对较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产品在市场上是按同 一价格销售的 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特别是优、中等地面积有限,仅仅把优、中等地投入 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劣等地也必然要投入农业生产。 进一步说,如果劣等地不投入农业生产,中等地就成了投入农业生产的相对的“劣 等地”,结论仍然成立。如果农产品也像工业品一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市场 价格(社会生产价格),那么,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得不到平均利润,最 终就要退出农业经营。这样,农产品的产量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价格就要上涨。 当价格上涨到使劣等地的经营者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劣等地会重新投入到农业 生产。可见,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以劣等地条件决定的个别生产
6 家为了得到在这个特殊生产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期限内按契约规 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一个货币额。如果土地所有者得不到地租,他宁愿让土地荒 芜。这样,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以便把它分为两 部分,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为农业资本家所有;超过平均 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的形式付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 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 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本质上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那么,为什么在农业部门中,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家 获取平均利润以后,还有一个余额作为地租缴给土地所有者呢?马克思通过分析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从而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1、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 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这种地 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造成土地等级差异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不同地块在丰度、肥力上具有差 异性;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即区位存在差异性;三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 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差异性。上述差异,使土地客观上具有不同的等级,进而 使不同等级的土地,在投入等量劳动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级差生产力。这种以 使用不同等级土地或在同一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为条件产生的土地级差生产力 是产生级差超额利润的物质基础,从而也成为级差地租的物质条件或自然基础。 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农业的土地(首先是耕地)其肥力和位置总是有差别 的。劳动者在不同肥力或位置的土地上耕种,其劳动生产率必然有差别。在较优 土地上产量高,产品个别生产价格较低;相反,在劣等土地上耕种,产量低,产 品个别生产价格就相对较高。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产品在市场上是按同 一价格销售的。 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特别是优、中等地面积有限,仅仅把优、中等地投入 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劣等地也必然要投入农业生产。 进一步说,如果劣等地不投入农业生产,中等地就成了投入农业生产的相对的“劣 等地”,结论仍然成立。如果农产品也像工业品一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市场 价格(社会生产价格),那么,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得不到平均利润,最 终就要退出农业经营。这样,农产品的产量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价格就要上涨。 当价格上涨到使劣等地的经营者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劣等地会重新投入到农业 生产。可见,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以劣等地条件决定的个别生产
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经营优、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价格低 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由此可见,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自然力 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髙劳动生产率 的自然基础。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 是由于这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 额利润。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 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根据造成土地等级原因的不同,马克思将由于土地丰度(肥力)和位置差 异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将由于在同一地块上各个连 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I。 (1)级差地租I 表3-2级差地租I的形成 土地投入平均 个别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元) 级差地 资本利润 等级 (单位)全部产品单位产品全部产品单位产品租I(元) 100002000 12000 12000 从表3-2中可见,面积相同的优、中、劣三块土地,虽然投资水平相同(均 为10000元),但由于肥沃程度不同,其产量分别为600、500和400个单位。其 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为20元、24元和30元。如果以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 格为社会生产价格,那么劣等地上生产的产品无法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因而会退 出生产,因此,在社会整体的需求水平给定时,供给减少,市场价格水平会提高, 只有当市场价格提高到使劣等地也能提供同样的平均利润,才会达到均衡。因此, 决定社会生产价格的是投入生产的最差等级的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在上例中以 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30元)为社会生产价格,那么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 格就分别为18000元、15000元和12000元。因此,优、中等地就可以获得6000 元和3000元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I。 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也是形成级差地租I的条件之一。见表3-3。 表3-3级差地租I的形成 地块距市场距资本投运输费资本总支平均利润(平均个别生产社会生产级差地
7 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经营优、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价格低 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由此可见,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自然力 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 的自然基础。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 是由于这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 额利润。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 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根据造成土地等级原因的不同,马克思将由于土地丰度(肥力)和位置差 异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 I。将由于在同一地块上各个连 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 II。 (1)级差地租 I 表 3-2 级差地租 I 的形成 土地 等级 投 入 资 本 (元) 平 均 利 润 (元) 产 量 (单位) 个别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元) 级差地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租 I(元) 劣 10000 2000 400 12000 30 12000 30 0 中 10000 2000 500 12000 24 15000 30 3000 优 10000 2000 600 12000 20 18000 30 6000 从表 3-2 中可见,面积相同的优、中、劣三块土地,虽然投资水平相同(均 为 10000 元),但由于肥沃程度不同,其产量分别为 600、500 和 400 个单位。其 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为 20 元、24 元和 30 元。如果以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 格为社会生产价格,那么劣等地上生产的产品无法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因而会退 出生产,因此,在社会整体的需求水平给定时,供给减少,市场价格水平会提高, 只有当市场价格提高到使劣等地也能提供同样的平均利润,才会达到均衡。因此, 决定社会生产价格的是投入生产的最差等级的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在上例中以 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30 元)为社会生产价格,那么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 格就分别为 18000 元、15000 元和 12000 元。因此,优、中等地就可以获得 6000 元和 3000 元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 I。 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也是形成级差地租 I 的条件之一。见表 3-3。 表 3-3 级差地租 I 的形成 地块 距市场距 离(公里) 资本投 入(元) 运输费 用(元) 资本总支 出(元) 平均利润(平均 利润率为 20%) 个别生产 价格(元) 社会生产 价格(元) 级差地 租 I(元)
[0 100000500 10500 2100 10000 10750 2150 10000 11000 2200 132 上述三块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其运费分 别为500元、750元和1000元。按20%的平均利润率计算,个别生产价格分别 为126元、129元、132元。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距市场最远地块丙的个 别生产价格)132元出售,则甲乙两块土地分别获得级差地租600元和300元 (2)级差地租II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被非农部门大量占用且日益稀缺,农 产品也是许多加工业的基本原料来源,这样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 农业日益采用集约化经营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就是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 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有差异,只要高于劣等地的劳动生产率水 平,就会产生超额利润。这种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就称为级差地租I 表3-4级差地租II的形成 投入平均|产量|个别生产价格(元) 土地等 级差地租 资本利润(单 全部产品单位产品全部产品单位产品Ⅱ(元) 100002000600 12000 6000(1) 优等地10000200070012000 17.14 21000 30 9000(Ⅱ) 上追加 投资 由表中可见,在优等地上追加投资10000元,由于新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每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降为17.14元。如产品仍按社会生产价格每单位 30元出售,全部产品可得21000元,其中比劣等地全部产品12000元多出的9000 元就是优等地追加投资所得超额利润,它将转化为级差地租I 可见,由追加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Ⅱ的实体。不论优等地还 是劣等地,只要追加投资所获得的较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土 地私有制的条件下,最终都会转化为级差地租I,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但转化 的时间和方式与级差地租I不完全相同。地租额的高低是在土地出租时在租约中 确定的。地租额一经确定后,在租约有效期间,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所生 产的超额利润,全部落在农业资本家手里。但到租约期满后,土地可能产生的级
8 甲 10 10000 500 10500 2100 126 132 600 乙 15 10000 750 10750 2150 129 132 300 丙 20 10000 1000 11000 2200 132 132 0 上述三块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其运费分 别为 500 元、750 元和 1000 元。按 20%的平均利润率计算,个别生产价格分别 为 126 元、129 元、132 元。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距市场最远地块丙的个 别生产价格)132 元出售,则甲乙两块土地分别获得级差地租 600 元和 300 元。 (2)级差地租 II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被非农部门大量占用且日益稀缺,农 产品也是许多加工业的基本原料来源,这样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 农业日益采用集约化经营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就是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 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有差异,只要高于劣等地的劳动生产率水 平,就会产生超额利润。这种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就称为级差地租 II。 表 3-4 级差地租 II 的形成 土地等 级 投 入 资 本 (元) 平 均 利 润 (元) 产 量 ( 单 位) 个别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元) 级差地租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II(元) 劣 10000 2000 400 12000 30 12000 30 0 优 10000 2000 600 12000 24 18000 30 6000(I) 优等地 上追加 投资 10000 2000 700 12000 17.14 21000 30 9000(II) 由表中可见,在优等地上追加投资 10000 元,由于新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每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降为 17.14 元。如产品仍按社会生产价格每单位 30 元出售,全部产品可得 21000 元,其中比劣等地全部产品 12000 元多出的 9000 元就是优等地追加投资所得超额利润,它将转化为级差地租 II。 可见,由追加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 II 的实体。不论优等地还 是劣等地,只要追加投资所获得的较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土 地私有制的条件下,最终都会转化为级差地租 II,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但转化 的时间和方式与级差地租 I 不完全相同。地租额的高低是在土地出租时在租约中 确定的。地租额一经确定后,在租约有效期间,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所生 产的超额利润,全部落在农业资本家手里。但到租约期满后,土地可能产生的级
差地租Ⅱ,在缔结新租约时,就会全部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2、绝对地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级差生产力低下的劣等地不可能产生级差超额利 润,因而也不需要支付级差地租,这是否意味着土地所有者可以不要任何代价将 这些土地交给使用者使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土地使用者仍然要向土地所有者支 付地租,否则,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将得不到实现。马克思把这种只要使用所有 者的土地绝对需要支付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事实上,不仅使用劣等地要支付绝 对地租,而且使用中等地和优等地所支付的地租中,也包含着一个绝对地租在内 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是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 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如下表所示 表3-4绝对地租的形成 资本有机构剩余价值(剩余价平均利润(平均产品生产绝对 生产部门 利润率为20%)价值价格地租 业部门80C+20V 由此,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吸收较多的 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的剩余价值。在工业生产中, 由于不同部门存在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自由竞争,因而能引起剩余价值在不同部 门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形成平均利润率。而在农业中,由于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 断,资本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农业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参与平均利 润率的形成过程。这样,由于农业资本有权构成低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就留在农 业部门,构成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 过工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差额。 3、垄断地租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 地租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 润转化成的地租。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 稀缺的产品。比如,具有特殊风味的名酒就用某些特别地块出产的原料(包括水) 酿制而成的。这些产品就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其价值的 垄断价格出售。这时的垄断价格只由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决定,而与 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无关。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 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的所有权因而转化为垄断地租,落入
9 差地租 II,在缔结新租约时,就会全部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2、绝对地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级差生产力低下的劣等地不可能产生级差超额利 润,因而也不需要支付级差地租,这是否意味着土地所有者可以不要任何代价将 这些土地交给使用者使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土地使用者仍然要向土地所有者支 付地租,否则,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将得不到实现。马克思把这种只要使用所有 者的土地绝对需要支付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事实上,不仅使用劣等地要支付绝 对地租,而且使用中等地和优等地所支付的地租中,也包含着一个绝对地租在内。 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 是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 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如下表所示。 表 3-4 绝对地租的形成 生产部门 资 本 有 机 构 成 剩余价值(剩余价 值率为 100%) 平均利润(平均 利润率为 20%) 产 品 价值 生 产 价格 绝 对 地租 工业部门 80C+20V 20 20 120 120 0 农业部门 60C+40V 40 20 140 120 20 由此,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吸收较多的 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的剩余价值。在工业生产中, 由于不同部门存在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自由竞争,因而能引起剩余价值在不同部 门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形成平均利润率。而在农业中,由于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 断,资本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农业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参与平均利 润率的形成过程。这样,由于农业资本有权构成低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就留在农 业部门,构成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 过工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差额。 3、垄断地租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 地租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 润转化成的地租。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又非常 稀缺的产品。比如,具有特殊风味的名酒就用某些特别地块出产的原料(包括水) 酿制而成的。这些产品就可以按照不仅大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其价值的 垄断价格出售。这时的垄断价格只由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决定,而与一 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无关。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 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的所有权因而转化为垄断地租,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