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3)制备固体催化剂煅烧的目的是: ()除掉易挥发组分,保证一定化学组成,使催化剂具有 稳定的活性。 (2)使催化剂保持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隙结构和比 表面。 (3)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催化剂活化:目的是除去吸附和沉积的外来杂质。 方法是:(1)适度加热驱除易除去的外来杂质; (2)小心燃烧除去顽固杂质; (3)用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或氯化烃作为活 化剂活化催化剂。 第21页
第21页 3) 制备固体催化剂煅烧的目的是: (1)除掉易挥发组分,保证一定化学组成,使催化剂具有 稳定的活性。 (2)使催化剂保持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隙结构和比 表面。 (3)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 催化剂活化:目的是除去吸附和沉积的外来杂质。 方法是:(1)适度加热驱除易除去的外来杂质; (2)小心燃烧除去顽固杂质; (3)用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或氯化烃作为活 化剂活化催化剂。 2.1 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2.1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4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容积分布 活性 物理性质: 比表面积; 选择性 催化剂的性能 影响 孔容积; 寿 命 孔容积分布。 1)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Sg,mg; 影响催化剂的吸附量和活性。 !!!测定表面积的方法是:氮吸附法。 第22页
第22页 4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容积分布 选择性 催化剂的性能 活 性 寿 命 物理性质: 比表面积; 孔 容 积 ; 孔容积分布。 影响 1)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Sg,m2 /g; 影响催化剂的吸附量和活性。 !!!测定表面积的方法是:氮吸附法。 2.1 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2.1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2) 比孔容:每克催化剂内部微孔的容积Vg。cm3/g !!!测定孔容积较准确的方法是:氨-汞法。 3)固体密度(真密度或骨架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的催化剂(不包括 P 孔容积)所具有的质量。 4)颗粒密度(假密度):是指单位 体积的催化剂(包括孔容积)所 Pp mp 具有的质量。 颗粒 5)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催 化剂(包括孔容积、催化剂体积、 mp 颗粒间空隙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堆积 第23页
第23页 2) 比孔容:每克催化剂内部微孔的容积Vg。cm3 /g !!!测定孔容积较准确的方法是:氦-汞法。 3) 固体密度(真密度或骨架密度): 是指单位体积的催化剂(不包括 孔容积)所具有的质量。 p t m V = 骨架 4) 颗粒密度(假密度):是指单位 体积的催化剂(包括孔容积)所 具有的质量。 V颗粒 mp p = 5) 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催 化剂(包括孔容积、催化剂体积、 颗粒间空隙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V堆积 mp b = 2.1 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2.1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6)孔隙率:指催化剂颗粒孔容积占整个催化剂体积的百分率。 0= V孔= V颗粒 g+m,1+, 或0= 7)空隙率:指催化剂颗粒间体积占整个催化剂体积的百分率。 m £= V维积一V能=1 V颗粒1 Pp =1-P V积 堆积 mp Pp 8)孔容积分布:微孔大小在催化剂中的分布。 第24页
第24页 6) 孔隙率:指催化剂颗粒孔容积占整个催化剂体积的百分率。 1 1 1 1 g g g p t p g t V V V V V m V = = = = + + 孔 颗 粒 或 7) 空隙率:指催化剂颗粒间体积占整个催化剂体积的百分率。 p b b p p p m m V V V V V = − = − = − − = 1 1 1 堆积 颗粒 堆积 堆积 颗粒 8) 孔容积分布:微孔大小在催化剂中的分布。 2.1 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2.1催化及固体催化剂 ■9)平均孔径 平行孔模型:互不相交、内壁光滑、均匀分布 、半径不等的平行圆柱孔道。 平均孔半径与孔容成正比,与比表面成反比 微孔孔半径<1nm 孔类型 中孔孔半径在1-25nm之间 大孔孔半径>25nm 第25页
第25页 1 3 ◼9) 平均孔径 平均孔半径与孔容成正比,与比表面成反比 a 2 / g g r V S − = 平行孔模型:互不相交、内壁光滑、均匀分布 、半径不等的平行圆柱孔道。 孔类型 微孔 孔半径<1nm 中孔 孔半径在1-25nm之间 大孔 孔半径>25nm 2.1 催化及固体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