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教师口语概说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掌握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也有人将教 师的职业称“舌耕”。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然而,中国几千年的 传统语文教育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没有口才的教师,其教有教学效果一定 非常糟糕。 何其芳曾这样回忆他的两位哲学老师:“我们那位教康德和黑格尔的教授, 在国外曾获得博士学位。他每次讲课,必定从头到尾把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静心 再读一遍。然而他却无法把他的课教得让人可以听懂。在课堂上他总是翻着康德 和黑格尔的书,东念一段,西念一段,然后半闭着眼睛,像和尚念经似的咕噜起 来,要抵抗这种催眠术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另一位教中国哲学的教授,他的讲义 倒是事先写好的。上课的时候,总是拿着稿子一句话念两遍,要大家静静坐着默 写。上这样的课实在太闷了,所以我就有计划地缺课,准备缺到不至于被取消学 籍为止。” 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之所以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除 其丰富的知识外,纯熟、优美的口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古今中外教育家谈“教师口语”:
绪论 教师口语概说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掌握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也有人将教 师的职业称“舌耕”。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然而,中国几千年的 传统语文教育只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没有口才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一定 非常糟糕。 何其芳曾这样回忆他的两位哲学老师:“我们那位教康德和黑格尔的教授, 在国外曾获得博士学位。他每次讲课,必定从头到尾把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静心 再读一遍。然而他却无法把他的课教得让人可以听懂。在课堂上他总是翻着康德 和黑格尔的书,东念一段,西念一段,然后半闭着眼睛,像和尚念经似的咕噜起 来,要抵抗这种催眠术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另一位教中国哲学的教授,他的讲义 倒是事先写好的。上课的时候,总是拿着稿子一句话念两遍,要大家静静坐着默 写。上这样的课实在太闷了,所以我就有计划地缺课,准备缺到不至于被取消学 籍为止。” 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之所以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除 其丰富的知识外,纯熟、优美的口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古今中外教育家谈“教师口语” :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 动效率 叶圣陶: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作好教育工作和教学 工作。 二、新授 (一)口语与教师口语 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口语有一般口语和专业口语之分。教师口 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 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 (二)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1.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能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使每一节课成为言语训练课。 4.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课时 (三)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同其他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 求:1规范性,2科学性,3.针对性(可接受性),4、鼓励性,5教育性,6、 生动性,7儿童性。 1.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 范效应。教师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几个方面。语音规 范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词汇规范是指不用方言词, 杜绝生造词,如不把“母猪”说成“猪娘”,“抽屉”说成“桌板底”等等。 语法规范是指力求避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类误用、语序失调等不规范现象。 如不把“请坐下”说成“请坐起来”,“你先走”说成“你走先”等等。 2.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的学科, 就要使用不同的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 例如,符号“0”,数学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数值,语文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拼 音字母,化学老师把它讲成氧原子,音乐老师把它讲成休止符。各自有别,含糊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 动效率。 叶圣陶: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作好教育工作和教学 工作。 二、新授 (一)口语与教师口语 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口语有一般口语和专业口语之分。教师口 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 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 (二)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⒈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⒊能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使每一节课成为言语训练课。 ⒋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课时 (三)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 同其他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 求:⒈规范性,⒉科学性,⒊针对性(可接受性),4、鼓励性,5 教育性,6、 生动性,7 儿童性。 ⒈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 范效应。教师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几个方面。语音规 范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词汇规范是指不用方言词, 杜绝生造词,如不把“母猪”说成“猪娘”, “抽屉”说成“桌板底”等等。 语法规范是指力求避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类误用、语序失调等不规范现象。 如不把“请坐下”说成“请坐起来”,“你先走” 说成“你走先”等等。 ⒉科学性 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讲授不同的学科, 就要使用不同的所规定的不同术语、概念。 例如,符号“0”,数学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数值,语文老师把它讲成一个拼 音字母,化学老师把它讲成氧原子,音乐老师把它讲成休止符。各自有别,含糊
不得。例如,政治课中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中把“大脑”说成“脑 袋”、“脑子”,化学课把“加热”说成“烧”,数学课中把“分子”和“分母” 说成“上边”和“下边”,地理课把地图上的“北南东西”说成“上下左右”等 等,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 有位地理老师在讲授我国各地降水的有关内容时说:“我国东南沿海靠海近, 故降水多,西北地处内陆,故降水少。”作为我国降水分布的事实,这句话是正确 的。但对于降水多少的原因却解释得不够准确。因为靠海近,不一定降水多,如非 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美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等。 科学的说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易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夏季风的影响, 所以东南沿海较西北内陆降水多。 3.可接受性 所谓可接受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 思。教师在进行教有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 教有教学效果。 例如:《论语.先进》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和冉有先后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 问题:“闻斯行诸?”意为:听到了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却 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公西华问孔子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谦人,故退之。”意为:冉有遇事退缩不前,所以激励他:子路好胜心强, 所以阻止他 4.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 忌讳“冷”、“辣”、“硬”。传授知识时,要忌“笨”、“傻”之类的埋怨 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 “真了不起”之类的冷潮: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断 言。教师的语言应当象“雪中碳”、“三春雨”、“六月风”。 5.教育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得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 言,当然也始终贳穿着教育性。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 是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例如: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打”字时,有学生说:“是打人的打。”老 师立即纠正说:“应该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还能打人吗?”还有位教师借
不得。例如,政治课中把“货币”说成“钱”,生理卫生课中把“大脑”说成“脑 袋”、“脑子”,化学课把“加热”说成“烧”,数学课中把“分子”和“分母” 说成“上边”和“下边”,地理课把地图上的“北南东西”说成“上下左右”等 等,都是违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 有位地理老师在讲授我国各地降水的有关内容时说:“我国东南沿海靠海近, 故降水多,西北地处内陆,故降水少。”作为我国降水分布的事实,这句话是正确 的。但对于降水多少的原因却解释得不够准确。因为靠海近,不一定降水多,如非 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美洲西海岸的干旱地区等。 科学的说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更易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夏季风的影响, 所以东南沿海较西北内陆降水多。 ⒊可接受性 所谓可接受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 思。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运用语言,才能取得良好的 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论语.先进》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和冉有先后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 问题:“闻斯行诸?”意为:听到了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却 给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公西华问孔子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谦人,故退之。”意为:冉有遇事退缩不前,所以激励他;子路好胜心强, 所以阻止他。 ⒋鼓励性 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教师语言最 忌讳“冷”、“辣”、“硬”。传授知识时,要忌“笨”、“傻”之类的埋怨; 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 “真了不起”之类的冷潮;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断 言。教师的语言应当象“雪中碳”、“三春雨”、“六月风”。 ⒌教育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得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 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自己 是教师,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例如: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打”字时,有学生说:“是打人的打。”老 师立即纠正说:“应该说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队员还能打人吗?”还有位教师借
打球对学生进行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效果也很好。 6.生动性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具象思维发展 得很快,生动的表达有利于语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率。 化学老师在讲核外电子的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的理论, 向学生打比方说:“这好比你的小时侯,婴儿时,你爸爸把你抱在怀里:你会走 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里:再大一点,你爸爸说:去,外面玩去。”把枯燥的 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位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吸烟,没有用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谈 话: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长期吸烟,会成为深 度剧咳,听到咳嗽小偷怎敢上门?二是节省衣料。因为吸烟能引起驼背,农服可 以做短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用 不着化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活不 到老了。 有位数学教师讲授π的值。他先用艺术笔法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接着写 出3.13、3.14、3.15等几个数,然后对学生说:谁来为这个小脚姑娘找一个最 合适的“丈夫”?当学生找出3.14后,那位教师又说:谁能说出它的职业?数 还有职业吗?学生们一下子都愣住了。这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说:大家看,这是它 住的地方:山巅一寺,寺就是庙,在寺庙里工作当然是“老和尚”了。学生大笑。 笑声中,“山巅一寺”(3.14)在学生头脑中留了下深深的印象。 还有位教师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仿拟原文翻新了一篇《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 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翻得快,杂志看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 影。上课打瞌睡,下课如发疯。无学习之意趣,有混世之闲情。虽非俱乐部,堪 比游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教师最后说,我们切不可做这样的学生。翻得自然 成趣,劝喻妥贴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7.儿童性 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 《我爱吃水果》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只香蕉,来说说它的样子
打球对学生进行积极进取精神的教育,效果也很好。 ⒍生动性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口语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具象思维发展 得很快,生动的表达有利于语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挥最佳效率。 化学老师在讲核外电子的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的理论, 向学生打比方说:“这好比你的小时侯,婴儿时,你爸爸把你抱在怀里;你会走 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里;再大一点,你爸爸说:去,外面玩去。”把枯燥的 道理通过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位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吸烟,没有用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谈 话: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长期吸烟,会成为深 度剧咳,听到咳嗽小偷怎敢上门?二是节省衣料。因为吸烟能引起驼背,衣服可 以做短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用 不着化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活不 到老了。 有位数学教师讲授π的值。他先用艺术笔法把π画成一个小脚女人,接着写 出 3.13、3.14、3.15 等几个数,然后对学生说:谁来为这个小脚姑娘找一个最 合适的“丈夫”?当学生找出 3.14 后,那位教师又说:谁能说出它的职业?数 还有职业吗?学生们一下子都愣住了。这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说:大家看,这是它 住的地方:山巅一寺,寺就是庙,在寺庙里工作当然是“老和尚”了。学生大笑。 笑声中,“山巅一寺”(3.14)在学生头脑中留了下深深的印象。 还有位教师在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仿拟原文翻新了一篇《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 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翻得快,杂志看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 影。上课打瞌睡,下课如发疯。无学习之意趣,有混世之闲情。虽非俱乐部,堪 比游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教师最后说,我们切不可做这样的学生。翻得自然 成趣,劝喻妥贴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⒎儿童性 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易,表达生动有趣。 《我爱吃水果》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这只香蕉,来说说它的样子
生:香蕉弯弯的。 师:你真会观察,用词可真准!谁能说得更好?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亮。 师:是吗?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用哪个词语形容弯弯的月亮?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牙。 师:你能自己纠正,了不起!(翘起大拇指)以后说话要作到用词准确,谁还愿 意说说? 生:香蕉弯弯的,像小船。 生:弯弯的香蕉像镰刀。 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要明确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并且掌握教师口语的 基本要求。 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的学习生活》、《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教学反馈 学生对教师口语的特点有了个轮廓的了解,但感觉听起来抽象,如果能用幻 灯展示材料就好
生:香蕉弯弯的。 师:你真会观察,用词可真准!谁能说得更好?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亮。 师:是吗?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可用哪个词语形容弯弯的月亮? 生:香蕉弯弯的,像月牙。 师:你能自己纠正,了不起!(翘起大拇指)以后说话要作到用词准确,谁还愿 意说说? 生:香蕉弯弯的,像小船。 生:弯弯的香蕉像镰刀。 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要明确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并且掌握教师口语的 基本要求。 作业 一分钟说话《我的学习生活》、《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教学反馈 学生对教师口语的特点有了个轮廓的了解,但感觉听起来抽象,如果能用幻 灯展示材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