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初三(上)语文半期模拟测试题 出题人:雷英 A卷(共100分) 、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何况是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ye)你。 B.受到过去的诅咒( zu zhou),受到未来的祝福 C.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了一幢(dong)圆木造的房子。。 D.屠户横披着衣服,腆(tian)着肚子去了。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子 B.最使我彷惶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 C.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D.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 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 ③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人 A.探索对付教化安慰教导 B.探求应付教导安抚教化 C.探测对付教导安慰教化 D.探索应付教化安抚教导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可厚非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C.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的“安其居,乐其业”那 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D.对于过去所经历的挫折和所犯的错误,要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目的是做将来
1 2009 级初三(上)语文半期模拟测试题 出题人:雷英 A 卷(共 100 分) 一、基础知识(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何况是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yè)你。 B. 受到过去的诅咒..(zǔ zhòu),受到未来的祝福。 C. 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了一幢.(dòng)圆木造的房子。。 D. 屠户横披着衣服,腆.(tiǎn)着肚子去了。 2.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子。 B. 最使我彷惶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 助。 C. 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______,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______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 ③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_______人,_______,_______人。 A. 探索 对付 教化 安慰 教导 B. 探求 应付 教导 安抚 教化 C. 探测 对付 教导 安慰 教化 D. 探索 应付 教化 安抚 教导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可厚非 ....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C.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的“安其居,乐其业”那 句话,断章取义 ....造出来的。 D. 对于过去所经历的挫折和所犯的错误,要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目的是做将来
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5.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锦江/春色/来/厌天地,玉垒浮云廖变/古今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D.一封廟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平?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跣,以头抢地尔。ˆ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 怒未发,休枝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然,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B.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 C.今日是也 是:相当于判断动词“是” D.寡人谕矣 谕:明白,懂得 7.下列句子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杀之以应陈涉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故临崩以大事也。 8.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极力描绘“天子之怒”所引起的可怕场景,是想进一步用战争来恫吓唐雎。 B.唐雎借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达了自己面对秦王威胁毫不示弱,意即要跟 秦王拼命。 C.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表面屈服,刻画了他阴险的一面,一旦有机会肯定会报复。 D.文章在写秦王与唐雎的计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三、(共12分) 9.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 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 5. 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B.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D.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平?”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 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 怒未发,休枝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然,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B.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 C.今日是.也 是:相当于判断动词“是” D.寡人谕.矣 谕:明白,懂得 7.下列句子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杀之以.应陈涉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故临崩以.大事也。 8.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极力描绘“天子之怒”所引起的可怕场景,是想进一步用战争来恫吓唐雎。 B.唐雎借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达了自己面对秦王威胁毫不示弱,意即要跟 秦王拼命。 C.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表面屈服,刻画了他阴险的一面,一旦有机会肯定会报复。 D.文章在写秦王与唐雎的计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三、(共 12 分) 9.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0.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 (1)簌簌衣巾落枣花,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日长飞絮轻 (4塞下秋来风景异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4分) (1)李清照的《武陵春》中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出企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愿望 的句子是 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 怀的句子是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共12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貝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 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土比 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 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 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 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 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2.以上的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意列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 用。(3分) 13.第3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用课文原句填空。(4 分) (1)簌簌衣巾落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 (4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4 分) (1)李清照的《武陵春》中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出企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愿望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 怀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共 12 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 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 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 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 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 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 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2. 以上的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意列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 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 3 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
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仔细推敲所提示的段落)。(3分) 14.议论文中常使用设问句,选文也使用了设问,请结合文段谈谈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 用。(2分) 15.第2段中叙述了调查情况,调查的结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区别在于 什么?第4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所举的例 子要突出前提条件)(4分) 五、作文(共60分) 16.请在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以“生命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书写工整、规范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B卷(共50分) 诗歌鉴赏(共4分)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 敌为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五十弦”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 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4 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仔细推敲所提示的段落)。(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议论文中常使用设问句,选文也使用了设问,请结合文段谈谈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 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 2 段中叙述了调查情况,调查的结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区别在于 什么? 第 4 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所举的例 子要突出前提条件)(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 60 分) 16. 请在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以“生命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 600 字。 (3)书写工整、规范。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B 卷 (共 50 分)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 敌为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五十弦”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 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 曲突徙薪 《汉书》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mo,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①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ang,行列)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日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②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傍有积薪 (同“旁”旁边) B.远徙其薪 (移) C.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通“向”,先前,以前) D.而不录言曲突者 (录取)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每句2分) 5.“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3分) 6.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三、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7、(1)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阅读心语。(2分) 示例:所选人物:』祥子对应名著:《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阅读心语:祥子,一个旧社会的人力车夫。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拥 有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黑暗的社会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使他 失去生活的信心,堕落为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所选人物: 对应名著:《傅雷家书》作者: 傅雷
5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 曲突徙薪 《汉书》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mò,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①灼烂(烧伤)者在于上行(háng,行列),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 “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②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傍.有积薪 (同“旁”旁边) B.远徙.其薪 (移) C.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 (通“向”,先前,以前) D.而不录.言曲突者 (录取)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 分,每句 2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人”家发生火灾后,论功请客为什么没有想到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7、(1)仿照下面示例,写一段阅读心语。(2 分) 示例:所选人物: 祥子 对应名著:《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社会的人力车夫。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拥 有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黑暗的社会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使他 失去生活的信心,堕落为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所选人物: 傅雷 对应名著: 《傅雷家书》 作者: 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