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节点(事件)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为圆圈,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或 结束。箭线尾部的节点称箭尾节点,或开始节点,箭线 头部的节点称箭头节点,或结束节点,如图13-5所示。 节点只是一个“瞬间”,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网络图中第一个节点叫开始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 任务的开始;最后一个节点叫结束节点,它意味着一项 工程或任务的完成,网图中的其他节点称为中间节点。 为了使网络图便于检查和计算,所有节点均应统一编号,一条箭 线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就是该箭线所表示的工作代号,一项工作 用两个号码来表示,因此称为“双代号”。在对网络图进行编号 时,箭尾节点的号码一般应小于箭头节点的号码,如图13-5中所 示,应小于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图13-5
▪ 2. 节点(事件) ▪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为圆圈,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或 结束。箭线尾部的节点称箭尾节点,或开始节点,箭线 头部的节点称箭头节点,或结束节点,如图13-5所示。 节点只是一个“瞬间”,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网络图中第一个节点叫开始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 任务的开始;最后一个节点叫结束节点,它意味着一项 工程或任务的完成,网络图中的其他节点称为中间节点。 ▪ 为了使网络图便于检查和计算,所有节点均应统一编号,一条箭 线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就是该箭线所表示的工作代号,一项工作 用两个号码来表示,因此称为“双代号”。在对网络图进行编号 时,箭尾节点的号码一般应小于箭头节点的号码,如图13-5中所 示,i应小于j。 图 13-5
▣3.线路 ■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 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 为线路。线路既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 表示,也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工作名称来表示。 如图13-6所示,该网络图中有三条线路。这三条 线路既可表示为:①→②→③→⑤→⑥、 ①→②→③→④→⑤→⑥和①→②→④ →⑤→⑥:也可表示为:支模1→扎筋1→混凝 土1→混凝土2、支模1→扎筋1→扎筋2→混凝土 2和支模1→支模2→扎筋2→混凝土2。 支I 扎I 浇I 图 13-6 支Ⅱ 扎 浇Ⅱ 6
▪ 3. 线路 ▪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 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 为线路。线路既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 表示,也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工作名称来表示。 如图13-6所示,该网络图中有三条线路。这三条 线路既可表示为:① → ② → ③ → ⑤ → ⑥、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和① → ② → ④ → ⑤ → ⑥;也可表示为:支模1→扎筋1→混凝 土1→混凝土2、支模1→扎筋1→扎筋2→混凝土 2和支模1→支模2→扎筋2→混凝土2。 图 13-6
■13.2.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1)首先要正确地反映工程的逻辑关系, 即:本工作完成之后应进行哪些工作,哪 些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本工作,本工作 可以与哪些工作同时进行。绘制网络图之 前,要正确确定工作顺序,明确各工作之 间的衔接关系,根据工作的先后顺序逐步 把代表各项工作的箭线连接起来
▪ 13.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 1.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 1)首先要正确地反映工程的逻辑关系, 即:本工作完成之后应进行哪些工作,哪 些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本工作,本工作 可以与哪些工作同时进行。绘制网络图之 前,要正确确定工作顺序,明确各工作之 间的衔接关系,根据工作的先后顺序逐步 把代表各项工作的箭线连接起来
·2)一个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结 束节点。图13-7a所示的网络图中,①、④节点 都是起点节点,这是不允许的。正确方法是用虚 箭线把①、④节点连接起来,或直接把①、⑥两 节点用箭线连接起来,取消④节点(图13-7b)。 另外,⑤、⑧节点都是结束节点,这也是不允许 的,应该取消⑤节点,将②、⑧节点连接起来。 6 2 图13-7 a) b)
▪ 2)一个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结 束节点。图13-7a所示的网络图中,①、④节点 都是起点节点,这是不允许的。正确方法是用虚 箭线把①、④节点连接起来,或直接把①、⑥两 节点用箭线连接起来,取消④节点(图13-7b)。 另外,⑤、⑧节点都是结束节点,这也是不允许 的,应该取消⑤节点,将②、⑧节点连接起来。 图 13-7
3)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即出现从一 个节点出发,沿箭头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现 象。循环回路将使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混乱。 ·4)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连线。 图13-8所示是错误的。 4 图13-8
▪ 3)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即出现从一 个节点出发,沿箭头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现 象。循环回路将使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混乱。 ▪ 4)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连线。 图13-8所示是错误的。 图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