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理 GEOGRAPY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局)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统 计 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 年 9 月
目录 总体情况 二、地形地貌-…… 2 植被覆盖4 四、水域 五、荒漠与裸露地. 六、铁路与道路. 七、居民地与设施 16 附件:名词及指标解释 19
目 录 一、总体情况........................................................................................................1 二、地形地貌........................................................................................................2 三、植被覆盖........................................................................................................4 四、水域................................................................................................................8 五、荒漠与裸露地..............................................................................................11 六、铁路与道路..................................................................................................14 七、居民地与设施..............................................................................................16 附件:名词及指标解释......................................................................................19
地理国情普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査,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 国策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3)9号)部署,宁夏的普查工作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在自治 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历时3年,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标准时点 核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面査清了我区各类地理国情要素 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我区地理国情“家底”。公报内容按照《国务 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的要求, 依据“有价值、可公布、受关注、可获取的原则”,筛选并建立了反映地形地 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铁路与道路、居民地与设施等地理国情 要素基本信息的统计指标体系。基于地理国情普査数据库,采用空间分析与统 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统计单元,通过逐级汇总形成宁 夏基本地理国情信息。利用文字、表格、地图等形式,从地理空间角度综合反 映我区地理国情要素的分布状况和特征。 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成果公 布如下: 、总体情况 宁夏的普查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内的5个地级市、22个区县。本次 普查对象为我区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 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的类别、位 置、范围、面积;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铁路与道路、居民地与 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本次普查采用2000国家大地标系和 1985国家高程基准,利用优于0.5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室内分析判读 野外实地校核”等技术方法,首次获取了多要素、全覆盖的宁夏地理国情数据, 并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运用资源三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对 普查数据进行了时点核准。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数据采集原则,如实表达地
1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 国策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3〕9 号)部署,宁夏的普查工作于 2013 年 4 月正式启动。在自治 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历时 3 年,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标准时点 核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区各类地理国情要素 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我区地理国情“家底”。公报内容按照《国务 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 号)的要求, 依据“有价值、可公布、受关注、可获取的原则”,筛选并建立了反映地形地 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铁路与道路、居民地与设施等地理国情 要素基本信息的统计指标体系。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采用空间分析与统 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统计单元,通过逐级汇总形成宁 夏基本地理国情信息。利用文字、表格、地图等形式,从地理空间角度综合反 映我区地理国情要素的分布状况和特征。 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成果公 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宁夏的普查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内的 5 个地级市、22 个区县。本次 普查对象为我区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 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的类别、位 置、范围、面积;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铁路与道路、居民地与 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本次普查采用 2000 国家大地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利用优于 0.5 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室内分析判读、 野外实地校核”等技术方法,首次获取了多要素、全覆盖的宁夏地理国情数据, 并以 2015 年 6 月 30 日为标准时点,运用资源三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对 普查数据进行了时点核准。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数据采集原则,如实表达地
理国情要素在统一时点的现实状况。本次普査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过 程抽査、验后复核”的质量控制体系,由各级专职质量检査人员全面开展质量 检查,实现了对普査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査工序全覆盖、普 查成果全覆盖。公报所使用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测 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査验收,质量评定样本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达 100%。 公报从地形地貌、地区等不同角度,描述了我区地理国情要素的空间分布 情况,以图、文、表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我区普查成果整体情况。此次普查 将全区划分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其中:北部地区指银川市和石 嘴山市行政区域,中部地区指吴忠市和中卫市行政区域,南部地区指固原市行 政区域 通过普查查清了我区地理要素的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状况。我区地理国 情现状见附图1 自然地理要素。从地区分布看,19.86%的种植土地、林草覆盖、荒漠与 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在北部地区;59.47%分布在中部地区;20.67%分布 在南部地区。从海拔分级看,14.19%的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在海拔区域1000 (含)~1200米的区域:30.11%分布在海拔1200(含)~1500米的区域;44.56% 分布在海拔1500(含)~2000米的区域;11.14%分布在海拔2000(含)米以 上的区域 人文地理要素。从地区分布看,40.05%的居民地与设施、铁路与道路等 人文地理要素分布在北部地区:44.72%分布在中部地区:15.23%分布在南部地区, 二、地形地貌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查清了我区海拔分级、坡度分级及地貌类型的面积构成 和空间分布。 海拔分级:海拔在1000(含)~1200米之间的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 15.87%,集中在中、北部地区;海拔在1200(含)~1500米之间的面积占30.18%
2 理国情要素在统一时点的现实状况。本次普查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过 程抽查、验后复核”的质量控制体系,由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全面开展质量 检查,实现了对普查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查工序全覆盖、普 查成果全覆盖。公报所使用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测 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查验收,质量评定样本合格率为 100%,优良品率达 100%。 公报从地形地貌、地区等不同角度,描述了我区地理国情要素的空间分布 情况,以图、文、表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我区普查成果整体情况。此次普查 将全区划分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其中:北部地区指银川市和石 嘴山市行政区域,中部地区指吴忠市和中卫市行政区域,南部地区指固原市行 政区域。 通过普查查清了我区地理要素的面积、构成及空间分布状况。我区地理国 情现状见附图 1。 自然地理要素。从地区分布看,19.86%的种植土地、林草覆盖、荒漠与 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在北部地区;59.47%分布在中部地区;20.67%分布 在南部地区。从海拔分级看,14.19%的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在海拔区域 1000 (含)~1200 米的区域;30.11%分布在海拔 1200(含)~1500 米的区域;44.56% 分布在海拔 1500(含)~2000 米的区域;11.14%分布在海拔 2000(含)米以 上的区域。 人文地理要素。从地区分布看,40.05%的居民地与设施、铁路与道路等 人文地理要素分布在北部地区;44.72%分布在中部地区;15.23%分布在南部地区。 二、地形地貌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查清了我区海拔分级、坡度分级及地貌类型的面积构成 和空间分布。 海拔分级:海拔在 1000(含)~1200 米之间的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 15.87%,集中在中、北部地区;海拔在 1200(含)~1500 米之间的面积占 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