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二化螟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二化螟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二化螟 在我国1年发生1~5代。 以幼虫在稻桩、稻草、 茭白及稻田周围、田埂上的杂草茎秆中越冬。 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 高秆、茎粗、叶片宽大、叶色浓绿的稻田最易 诱蛾产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二化螟 在我国1年发生1~5代。 以幼虫在稻桩、稻草、 茭白及稻田周围、田埂上的杂草茎秆中越冬。 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 高秆、茎粗、叶片宽大、叶色浓绿的稻田最易 诱蛾产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二化螟 分蘖前,卵块主要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7cm 处;分蘖后期至抽穗期,多产在离水面7cm以上 的叶鞘上。初孵幼虫沿稻叶向下爬行或吐丝下 垂,从叶鞘缝隙侵入。幼虫3龄以后食量增大, 并转株危害。越冬代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化蛹, 其他世代幼虫在稻茎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化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二化螟 分蘖前,卵块主要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7cm 处;分蘖后期至抽穗期,多产在离水面7cm以上 的叶鞘上。初孵幼虫沿稻叶向下爬行或吐丝下 垂,从叶鞘缝隙侵入。幼虫3龄以后食量增大, 并转株危害。越冬代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化蛹, 其他世代幼虫在稻茎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化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三化螟 1年发生2~7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块产于叶 面,表面有绒毛覆盖。初孵幼虫多先爬向叶尖, 吐丝随风飘荡到附近稻株分散钻入稻株。幼虫2 龄以后,有转株为害习性,可转株1~3次。幼 虫老熟后,移至稻株基部化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三化螟 1年发生2~7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块产于叶 面,表面有绒毛覆盖。初孵幼虫多先爬向叶尖, 吐丝随风飘荡到附近稻株分散钻入稻株。幼虫2 龄以后,有转株为害习性,可转株1~3次。幼 虫老熟后,移至稻株基部化蛹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 死稻桩内幼虫;处理玉米、高梁等寄主茎秆; 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改单、双季稻混 栽为双季稻或单季稻为主;适时插秧、加强田 间管理,使水稻生长整齐,卵孵化盛期与水稻 分蘖期及孕穗期错开;避免过量使用氮肥;人 工摘除卵块,拔除枯心株、白穗株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水稻螟虫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 死稻桩内幼虫;处理玉米、高梁等寄主茎秆; 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改单、双季稻混 栽为双季稻或单季稻为主;适时插秧、加强田 间管理,使水稻生长整齐,卵孵化盛期与水稻 分蘖期及孕穗期错开;避免过量使用氮肥;人 工摘除卵块,拔除枯心株、白穗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