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相权会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根本原因) 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②相权会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
(拓展图到图2有何变化?说明什 么问题? 图1 皇帝 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 皇帝负责。 下 书 省 尚书省 省 皇帝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说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史户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图1 图2 图1到图2有何变化?说明什 么问题? 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 皇帝负责。 说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探究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 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 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 思不可无人”。 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 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影响办事效率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 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 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 思不可无人”。 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 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影响办事效率
新课讲授 、内阁的出现——明成祖 )预学阅读教材P17页内容,把表格信息补充完整。 的期名称 职权 特点 设立殿阁仅备皇帝顾问 侍从顾问 大学士兼协理章奏 无决策权 明成祖内阁形成参与军国大开始参与机密 事的商讨 事务的决策 的宣宗内阁 大学士 “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 明神宗内阁首辅大权尽归内阁首辅权压群臣
二、内阁的出现——明成祖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阅读教材P17页内容,把表格信息补充完整。 设立殿阁 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 兼协理章奏 侍从顾问 无决策权 内阁形成 内阁 大学士 参与军国大 事的商讨 开始参与机密 事务的决策 “票拟权” 地位日益提高 内阁首辅 大权尽归内阁 首辅权压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