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3.2.1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 ▪ 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 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 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 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 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3.2.2监测目的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3.2.2监测目的 ▪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 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 评价提供依据。 ▪ 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 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 提供基础资料。 ▪ 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 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3.2.3调研及资料收集(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气象资料(三)地形资料(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3.2.3调研及资料收集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 (三)地形资料 (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3.2.4监测项目表3.2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类别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测项目1空气污染物监测空气降水监测CS,、Cl,、氯化氢、硫酸雾CO、总氧化剂、总TSP、SO,、HCN、NH、Hg、Be、铬酸NO、硫酸盐烃、PM1o、F、HF、雾、非甲烷烃、芳香烃、苯B(a)P、Pb、H,S、光化速率、灰尘乙烯、酚、甲醛、甲基对硫自然沉降量化学氧化剂磷、异氰酸甲酯等K+、Nat、Ca2+Mg?+、NH4t、pH、电导率SO42-、NO,-、CI-
3.2.4监测项目 类 别 必测项目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 测项目 选测项目 空 气 污 染 物 监 测 TSP、SO2、 NOx、硫酸盐 化速率、灰尘 自然沉降量 CO、总氧化剂、总 烃、PM10、F2、HF、 B(a)P、Pb、H2S、光 化学氧化剂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 HCN、NH3、Hg、Be、铬酸 雾、非甲烷烃、芳香烃、苯 乙烯、酚、甲醛、甲基对硫 磷、异氰酸甲酯等 空 气 降 水 监 测 pH、电导率 K+、Na+、Ca2+、 Mg2+、NH4 +、 SO4 2-、NO3 -、Cl-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3.2.5监测站(点)的布设(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表3.3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灰尘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市区人口万人SO、NO、TSP<50≥33≥650~1004~86~12100~2008~1112~18512~20200~40018~306>400720~3030~40
3.2.5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人 SO2、NOx、TSP 灰尘自然沉降量 硫酸盐化速率 <50 3 ≥3 ≥6 50~100 4 4 ~ 8 6 ~ 12 100 ~ 200 5 8 ~ 11 12 ~ 18 200 ~ 400 6 12 ~ 20 18 ~ 30 >400 7 20 ~ 30 3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