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教学目标文1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计量方法及危害。2、了解一般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放射性的类型、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防护标准:放射性检测实验室及检测仪器: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及一般检测方法教学重点文放射性污染物性质特征及常用监测方法的理论讲解。教学难点C放射性污染物常用监测方法
1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计量方法及危害。 2、了解一般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 教学内容 放射性的类型、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防护标 准;放射性检测实验室及检测仪器;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及 一般检测方法 ❖ 教学重点 放射性污染物性质特征及常用监测方法的理论讲解。 ❖ 教学难点 放射性污染物常用监测方法。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一节概述一、放射性: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称做放射性物质其所放出的粒子或光子,将对周围介质包括肌体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损伤
2 一、放射性 ❖ 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称做放 射性物质。 ❖ 其所放出的粒子或光子,将对周围介质包 括肌体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 损伤。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概述第一节二、放射性的来源放射性污染源可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1天然辐射源,宇宙射线:是从宇宙审空间向地面辐射的射线。天然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如3H、7Be、14C、22Na、33P、35S等中等质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数量不多如40K、87Rb、115ln等重放射性核素:原子序数>83的放射性核素(2)人工放射源
3 二、放射性的来源 放射性污染源可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 1 )天然辐射源 ❖ 宇宙射线:是从宇宙空间向地面辐射的射线。 ❖ 天然放射性核素: 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如3H、7Be、14C、22Na、33P、35S等; 中等质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数量不多如40K、87Rb、115In等; 重放射性核素:原子序数﹥83的放射性核素。 ( 2 )人工放射源 第一节 概述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一节概述三、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放射性污染源。使蛋白质及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断裂等而造成组织破环。是人体产生脱发、皮肤起红斑、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白内障、短寿、影响生殖机能、形成癌症、死亡,还有遗传效应,使下一代畸形、精神异常、抵抗力减弱等
4 三、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放射性污染源。使蛋白质及核糖 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断裂等而造成组织破环。是人 体产生脱发、皮肤起红斑、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 白内障、短寿、影响生殖机能、形成癌症、死亡,还有遗 传效应,使下一代畸形、精神异常、抵抗力减弱等。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八章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二节放射性监测方法一、监测对象及内容:放射性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1)现场监测(2)个人剂量监测(3)环境监测对放射性核素具体测量的内容有(1)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2)环境和人体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间照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
5 一、监测对象及内容 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二节 放射性监测方法 ❖ 放射性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 (1)现场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 (3)环境监测 ❖ 对放射性核素具体测量的内容有: (1)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 (2)环境和人体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 间照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